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从京城巡捕营开始 > 第113章 好你个多尔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傍晚的云层压得很低,让人感觉十分压抑。

    凌空飘摆的漫天雪花,洋洋洒洒。

    坚守在城头的军兵,一个个眼神凝重的盯着远处。

    薛御手扒城垛,不断打量着远处。

    天地间,一片风平浪静。

    似乎危险渐渐远去。

    忽然。

    一名军兵急匆匆跑上城头,一番寻找后,快速来到薛御面前。

    :报总督大人,黄总兵派小人前来通报,清军在东门外设下大营。

    听这军兵汇报,薛御面色平静的点着头,脸上丝毫没一点惊讶。

    看来这次多尔衮是玩真格的了。

    不拿下宁远,誓不罢休啊!

    不多时,负责在西门的刘芳亮也派人报告,清军在西门外安下大营。

    “果然都来了!”

    薛御眼里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夜晚。

    薛御悄无声息的带着亲兵进入西门。

    刚巧刘芳亮从城头上下来,看样子是准备吃饭。

    “总督大人,您怎么来了?”

    “呵呵,我怎么不能来。”

    说罢,薛御将刘芳亮找到僻静地方,询问道:“清军在东门有多少人马?”

    人马……

    刘芳亮疑惑着挠着头,支支吾吾了半天。

    “总督大人,不知道清军的人数。只是从大营规模来判断,差不多可容四万人左右。”

    什么?

    确定刘芳亮不是在开玩笑。

    这下薛御再无法保持镇定。

    单单在西门就四万人,这还了得?

    那东门、正门呢?

    真要这么算下来,清军远超十万人啊!

    想到这,薛御迅速带人赶到东门。

    “总督大人,刚刚哨探分析,清军大营规模不小,足够容纳四万人。”

    沃槽?

    不是吧?

    这下薛御彻底慌了。

    两侧偏师都八万了,那正门的算在一起,应该不少于十二万。

    “总督大人,您怎么了?”

    黄天与李敖正在吃完,见薛御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顿时傻眼。

    最后,还是黄天猜透了薛御心思。

    “总督大人,属下觉得清军应该是在虚张声势!”

    “一次用兵十多万,清军恐怕没那么多粮草。”

    “再者说,咱们又不是打到他们家门口了,为了一个宁远,他们没必要出动这么多人马。”

    被他这么一说,薛御这才稍稍稳住心神。

    李敖放下碗筷,看着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黄天赞同道:“黄总兵说的没错。”

    “清军不可能出动这么多人马,他们在各地还要有驻军,想都调动出征,难度不小。”

    有了两人分析,薛御紧皱的眉头渐渐有所舒展。

    可还是得谨慎对待。

    仔细叮嘱了几句后,薛御这才离开。

    转过天。

    还是那个时辰,薛御再度来到城头巡视。

    这一次,清军没在进攻。

    城外连人影都没看到。

    连续两天。

    清军都没有任何动作。

    因为哨探不能近距离观察,只能在远处徘徊,一时间也无法确定大概人数。

    直到第三天。

    正在午饭期间,军兵突然押着一名清军哨探走进大营。

    “总督大人,咱们的哨探抓获了一名清军哨探,特带来见您!”

    噢?

    薛御看到果真是清军,兴奋的直接把碗筷放下,立即命人将抓了清军的几名哨探找到大营。

    看着几人疲惫不堪的神态,薛御直接离席。

    将事先准备好的银子送到几人手里。

    “你们这次立了大功,这些银子是赏给你们的。”

    说罢,薛御立即派出亲兵向全军传令,今天所有哨探的饭食增加一碗猪肉。

    面对清军哨探,薛御收敛笑容,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

    此刻,看到薛御一脸怒气,这名俘虏早已经被吓破了胆。

    还没等问话,直接跪在地上一个劲的求饶。

    简单沉思了片刻,薛御开口道:“放心,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回话,本总督会放了你,也不会对你用刑。”

    “告诉我,多尔衮这次带了多少人来宁远?”

    听到能活命,俘虏不敢撒谎,急忙磕头道:“回大人,摄政王共计带了七万大军。”

    七万?

    薛御疑惑了一下,马上想到东西两座城门外的清军大营。

    还真特么是虚张声势。

    还以为真来了十几万清军,原来就七万人!

    看着军兵一脸恐惧,薛御判断这人没有撒谎。

    紧接着,继续问道:“东西两大营内,各有军兵多少?多尔衮,可在宁远北门?”

    “回大人,东西两营具体人数奴才不知,但摄政王就在宁远北门。”

    嗯。

    薛御寻思了好半天,忽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

    “我问你,你们的粮草囤在何处?还够支撑全军吃喝多久?”

    这……

    哨探表情为难,可抬起头,刚好发现薛御正狠狠的盯着自己。

    左右两侧军兵,也都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吓得他急忙脱口道:“回大人话,粮草放在锦县城内,只带一月随军粮草。”

    “至于还够食用多久,奴才实在不知!”

    薛御点点头,直接对着手下军兵道:“放了他,让他离开。”

    听到让自己离开。

    俘虏如蒙大赦,感激的以头锤地,不断谢恩。

    等这人离开,薛御也没心思吃饭了。

    碰巧这时李敖带人来到大营,准备汇报工作。

    迎面正好与清军哨探碰上。

    因为清军哨探是在刘芳亮镇守的西门外被抓获,所以李敖根本就不知情。

    见自己的爱将楞在原地,薛御笑呵呵的将李敖叫到身前。

    “总督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薛御笑了笑,示意李敖坐下。

    “抓了个舌头,我让人把他放了。”

    什么?

    放了?

    李敖回头瞥了一眼,一脸不可思议。

    “总督大人,为何要放?”

    哈哈!

    “问了些事情,不放作甚?要是被清军知道我们俘虏了他们的哨探,万一改变了部署,对我们也没好处啊!”

    李敖沉默了片刻,询问道:“总督大人,那您都问什么了?有没有问他们的粮草和军兵数目?”

    “当然。”

    说罢,薛御将刚才得到的情报又重新叙述一遍。

    李敖听了半天,也是气的够呛。

    “多尔衮倒是聪明的很啊,用这种小伎俩来迷惑我们!”

    “是啊!”

    薛御无奈的叹息几声,“看来想要劫粮是行不通了!”

    “总督大人,锦县距宁远很近,清军又不是劳师远征,粮道自然安全。”

    薛御附和了一声,命人将饭食撤下去。

    继续道:“也许多尔衮确实带了十万军,只是将一些人留守在锦县而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