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从京城巡捕营开始 > 第120章 别耽误人家一辈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督大人,赵姑娘到了!”

    军兵的声音,将薛御从思绪中拽回现实。

    赵天香缓步走进正厅,见薛御对木盒子发呆,好奇的立即伸手准备把盒子掀开。

    “等下,不要打开!”

    啊?

    赵天香挠挠头,狐疑的望过去,“薛总督,这盒子里是什么啊?”

    “没什么,总之你不要打开就对了。”

    “好吧!”

    “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

    赵天香嘴里嘟囔着,慢慢接近薛御。

    刚好薛御也在看着她。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赵天香包含爱意的眼神,让薛御感觉到一阵无所适从。

    不明白今天这丫头怎么这么奇怪。

    “薛总督,我想跟您告别了,明天我准备回长安了!”

    “明天就走吗?”

    从赵天香出现在宁远,薛御便无时无刻不想着让她离开。

    可这些天的相处,当这个女人真的要走时,薛御的心却猛的一颤。

    不过薛御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表露出来。

    眼下的宁远城表面宁静,却暗流涌动。

    表面牢固,实则随时可能被清军攻破。

    到了那时,城里的人,只有死亡。

    “赵姑娘,这些天多谢你在身边照顾。明日我亲自送你出城,派人护送你回京师!”

    “薛总督,辽东战事何时结束?”

    赵天香突然问出一句让薛御也无法回答的问题。

    面对赵天香郑重其事的眼神,薛御感到好奇,却又不能不回答。

    “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

    “十几年……”

    赵天香樱唇呢喃着。

    弯月般的眸子忽然变得模糊起来,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质问:

    “薛总督,如此说,你我岂不是头发都白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容不得自己再退缩。

    薛御深吸了一口气。

    长痛不如短痛,不能耽误人家。

    “赵姑娘,薛某深知你的一片心意。只是天下未定,薛某无心思虑儿女之事。”

    “赵姑娘知书达理,且怀侠义之心。望赵姑娘早日断了与薛某的情愫,寻一有德之人为好!”

    你……

    赵天香怎么也没想到。

    相识这么长时间,薛御竟然会拒绝自己。

    而且把话说的这么明了。

    可再望向对方时,薛御的眼神是那么坚定、冰冷。

    一瞬间,赵天香心里所有的幻想、期待,一一破灭。

    转过天。

    薛御刚刚吃过早饭,仆人便送来一个消息。

    赵天香走了。

    五更天走的。

    没说一句话。

    闻言,薛御端着茶杯的手臂僵在半空中,久久都没有落下。

    “知道了,下去吧!”

    一个人静静走到总督府外。

    薛御眼神略显悲伤,出神的望着山海关的方向。

    “说不定哪天就战死沙场了,怎么能耽误人家呢……”

    :报,报总督大人。李副将让属下前来通知您,多尔衮撤兵了!

    撤了?

    薛御急忙收起伤感。

    得到的准确答复,确实是撤兵了。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炷香后。

    薛御出现在北门城头。

    遥望远处,虽然看不到清军的大营,但李敖在身边将调查出来的情报讲述了一遍。

    为了亲眼得到验证。

    薛御亲自出城查看。

    李敖也亲率一千骑兵紧紧保护左右。

    果然。

    二十里外,清军的大营被全部收走。

    只留下一些没用的东西,以及一些损坏的锅灶。

    还真走了。

    “总督大人,属下认为,肯定是多尔衮觉得攻下宁远损失太大,加上粮草不足,也就撤走了。”

    嗯。

    薛御很赞同李敖的判断。

    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总督大人,如今清军已走。您曾说过,如果朝廷能够拨银重修中左所,还是可以将其占据的。”

    “是啊!”

    “我这就回去给陛下写奏疏,如果朝廷能够给齐银两的话,立即扩建中左所。”

    薛御盯着中左所方向,心里一个劲打鼓。

    扩建中左所,需要不少钱,崇祯还真不一定能同意。

    ——

    “陛下,臣等不同意扩建宁远中左所。”

    “陛下,臣等也不同意扩建宁远中左所!”

    早朝上。

    文物群臣,面对崇祯接到的奏疏,纷纷发表意见。

    周延儒余光偷眼观察其他人,自己却没发表任何意见。

    自从魏藻德被杀,周延儒马上意识到,现在朝廷依仗薛御跟清军作战。

    崇祯更是把薛御当成救命稻草。

    这个时候带头反对薛御,万一传到对方耳朵里,难免对自己不利。

    只不过这老家伙一肚子坏水。

    他不说话,却鼓动其他人反对。

    而一向跟薛御较好的倪元璐、吴麟征等人,却罕见的没有参与。

    崇祯看着众人反对,面色依旧淡然。

    他心里也并不想扩建中左所。

    因为薛御索要的银子,超过了四十万两。

    这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巨款。

    就算是有个金矿,可每年开采出来的金子,除去各种成本,剩下来的换算成银子也就是两百多万两。

    这么多军队要养活,哪里有多余的钱?

    “倪爱卿、李爱卿,你们怎么不说话?你们觉得,朝廷是否应同意扩建宁远中左所?”

    倪元璐,李邦华。

    两人同时心里一紧。

    其实他们并不同意扩建。

    因为扩建中左所,要浪费极大的人力、财力。

    现在朝廷财政很紧张。

    特别是李邦华,他对于军事还是很了解。

    李邦华扫了眼倪元璐,见对方也在盯着他,便一步上前:“陛下,臣觉得此事可暂缓。”

    “您不要一口拒绝,只说银两不足,暂缓即可。”

    “嗯。”

    “那朕早朝后便回复薛御。”

    既然都不同意,崇祯也就不在纠结。

    四十多万两银子,可够十万兵马一个月的饷银了。

    “陛下,臣有一事!”

    忽然。

    久未说话的周延儒,从队列里走出来,对着崇祯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何事?”

    看到周延儒,崇祯心里不是很痛快。

    这老家伙,清军为害辽东多年,他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

    唯一一次带兵抵挡清兵入关劫掠时,还谎报军情。

    “陛下,此次宁远大捷,实乃朝廷之幸。薛总督神勇无敌,挫败多尔衮七万大军。”

    “臣认为,多尔衮受伤返回盛京,清军也损失了不少人马。”

    “朝廷正可趁此良机,迅速攻占锦州。只要夺下锦州、广宁,我大明即可控制辽西走廊。”

    “到那时,京师再无忧患,何乐而不为?”

    这……

    被他这么一说,立马重新点燃了崇祯心里的幻想。

    如果不考虑其他方面,崇祯恨不得薛御立马出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