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庶族崛起 > 第285章 两道命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刺史府,处理完公文打发走属下,罗轩来到后院,朝最角落新盖的房间走去。

    尚未靠近,一股刺鼻的怪味便随风飘来,熏的他差点闭上眼睛。

    对于这种怪味罗轩好像早已习惯,蹙着眉头继续前进,到了近前推开房门直接进入。

    房间最中央有个大方桌,角落还有个小锅炉,锅炉旁围着三个人,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另外两人看着年轻,像中年的徒弟。

    见罗轩进来,三人连忙上前行礼。

    罗轩问道:“郭师傅,怎么样,有成果了吗?”

    中年男子答道:“禀侯爷,水泥已经烧制出来了,随时可以投产,但您说的玻璃还缺一些火候。”

    罗轩脸上露出些许失望,却笑着安慰道:“不急,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眼前的中年名叫郭林,是青州最好的工匠,年轻时也曾读过私塾,算是个识文断字的。

    与大周的士大夫不同,罗轩对有技术的人还是挺尊重的,发现郭林的才能后果断将其招到麾下收为家臣,并让郭林带着两徒弟研制水泥和玻璃。

    罗轩清楚的知道,工业化一旦推动便会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任何敢于阻挡之人都会被时代的洪流碾为齑粉。

    身为朝廷重臣,罗轩在为朝廷做贡献的时候自然也要为自己谋划一番。

    他不是士族出身,在朝中底蕴尚浅,不敢去打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主意,只好将目光放在其他产业上,比如水泥,比如玻璃。

    纺织厂是刺史府的产业,玻璃一旦研制成功,就是罗轩自己的产业。

    人都有私心,罗轩可不想像说的那样,真靠俸禄过日子。

    “谢侯爷体谅。”郭林行礼拜道:“卑职一定加快步伐,早日将玻璃烧制成功。”

    罗轩点头道:“玻璃不急,水泥你给我派个人加紧生产,我有大用。”

    说完又询问了一下师徒三人的生活问题才转身离去。

    回到寝室,罗轩坐在书桌前陷入沉思。

    不管青州今后如何发展,路都是必须要修的,不但要修还要修好,将其当做百年工程来做。

    今天修,明天烂,后天再修,青州刺史府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钱粮好说,有的是办法,只是人从哪来呢,总不能开着铁甲舰去倭国抓吧。

    思前想后,罗轩想到了一人。

    方旭。

    “对啊,怎么把这小子给忘了。”罗轩拍着桌子起身满脸兴奋。

    各地叛乱都平息了,这小子继续在山里当土匪没意义了,必须尽快招安才行。

    方旭手下的土匪大多都是好吃懒做之辈,勤快的早就接受官府安置,乖乖回家种地了。

    既然是好吃懒做之辈,罗轩收拾起来自然不会有什么压力。

    想通这点,立刻命人去叫韩擒虎。

    罗轩的媳妇在京城,府里目前没有女眷,韩擒虎不用顾忌什么,直接进入寝室问道:“使君,找下官有何吩咐?”

    罗轩将他摁进旁边的椅子,亲自奉上茶水笑道:“别那么拘束嘛,现在中原各地的叛乱已经平息,咱们青州是不是也该上上心了?”

    韩擒虎问道:“你说的是方旭还是迦引?”

    “两人都招回来,用人之际将这么多青壮扔在山里太过浪费。”罗轩说道:“不过方旭毕竟是叛逃出去的,想不被人说闲话只能招安,这事你去办,程序上一定要让人找不出毛病。”

    “明白。”韩擒虎问道:“方旭手下的土匪有一万余人,这群人怎么处置?”

    罗轩叹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前段时间青州那么乱,哪个土匪手里没攒几条人命,告诉他们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今后不准再犯。”

    “另外我准备从这群人中选出五千身强力壮又头脑灵活的组建一支施工队,负责修一条临淄通往港口的公路。”

    “以前修路修渠,官府唯一的办法就是征徭役,这个思路得改改,施工队人员和纺织厂的工人一样,按月发工资,平时什么也不用干,唯一的工作就是修路,一年修不成就两年,两年修不成就三年,总有修成的一天。”

    韩擒虎笑道:“术业有专攻,如此时间一长,施工队成员别的不说,技术方面比征来的徭役可就强多了,技术好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罗轩点头道:“英雄所见略同,去办吧。”

    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大多情况下富人家的子弟都比穷人家的孩子优秀,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富人家的孩子多聪明,而是人家经历的多。

    同样是开车,富人家的孩子懂事起就在车上玩耍了,油玩没了加一箱,车子玩坏了换一辆,穷人家的孩子报个驾校都要省吃俭用几个月,怎么比?

    还有枪法,富人家的孩子拿着子弹当弹珠玩,穷人家的孩子连枪都摸不到,怎么比?

    学东西不一定非得去学校啊,相反学校学到的东西很多都是无用的,至少后世的大学是这样。

    罗轩对施工队的规划就是这样,什么都不干就研究土木工程,时间长了总能培养几个土木类的专家出来不是。

    事情交代下去罗轩便不需要管了,静等结果就好。

    等了三天却等到两个不知是喜讯还是噩耗的消息,两条消息都来自京城。

    第一条是工部发来的,说匠作监调来一批优秀的工匠,命青州刺史府妥善安置,同时分出一艘铁甲舰供他们研究。

    第二条是兵部发来的,命青州刺史府筹备粮草,整训大军并打造战船,明年开春出兵扶余。

    另外严密封锁铁甲舰的消息,切不可让扶余知道铁甲舰的存在。

    很明显铁甲舰要被当做奇兵,从海路进攻了。

    看得出来,被铁甲舰刺激到的大周君臣心底都升起一丝紧迫感,不想再容忍扶余的存在了。

    攘外必先安内嘛,不解决掉周边的隐患,朝廷怎么安心搞发展。

    接到消息,罗轩立刻召集青州官员商议,最后决定,将前段时间招募的两万大军分散送往湖边或者海边,当做海军训练。

    青州靠海,境内又有不少湖泊,这里的百姓几乎都会水,稍加训练就会成为合格的水师。

    相比之下,随罗轩前来的千骑将士就悲催了,全是西北来的,天生旱鸭子。

    罗轩却不愿就此放过,严令千骑将士必须与青州将士一起训练,争取早日学会游泳。

    同时还要训练一批枪兵和炮兵,用严格的训练和豪华的装备将士兵武装起来,尽可能的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