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宋太祖 > 第20章 故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

    听了郭无为的话,刘继业急忙叫了一声,便要劝阻。

    然而,不等他话音落地,刘继业却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郭相言之有理!”

    “未知郭相以为,何人可为使,替寡人出使北国,搬来援军?”

    郭无为微微沉吟了一下,旋即说道:

    “陛下,臣久闻太原郭俊义,三岁识文,五岁诵诗,幼有才名,名冠晋阳。”

    “及长,更是博览群书,博古通今,通晓北国语言。”

    “臣以为,陛下可以其为使,出使北国。”

    “郭俊义……”

    刘继元微微愣了一下,瞧了郭无为一眼,旋即又问道:

    “此人现在何处?”

    “回官家,郭俊义现为承义郎。”

    “承义郎……”

    刘继元又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说道:

    “传旨,命承义郎郭俊义,为通辽使,即刻出发,北上使辽!”

    一旁的近侍,急忙躬身应命。

    很快,内侍便捧来了两份草诏。

    一份是拜刘继业为都指挥使、建雄军节度使,率军出征,抵挡宋军入侵的诏书,另一份则是任命承义郎郭俊义为通辽使,持节出使北国的诏书。

    刘继元看了两份诏书后,没有什么问题,便直接让内翰誊抄了一份,然后用上了印玺。

    加盖印玺后,两份诏书,便算是正式生效了。

    虽然心中有万分的不肯,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以区区五千兵马,驻守团柏谷,抗拒皇宋十余万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

    但刘继业依然没有任何的怨言,恭恭敬敬地接过了诏书,然后与副手冯进珂,告辞离开了晋阳宫。

    离开晋阳宫后,刘继业和冯进珂,甚至连家都没回,便直接去了城南校场。

    而发给郭俊义的诏书,也被内侍连夜送去了郭俊义的家里。

    郭俊义和郭无为,虽然同姓,但却并无亲属关系。

    郭无为是青州人,而郭俊义却出身太原郭氏,跟郭无为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儿去!

    甚至可以说,郭无为举荐只是个闲散职位的承义郎郭俊义为通辽使,目的其实是为了巴结讨好太原郭氏!

    太原郭氏,那可是太原第一大士族,世代簪缨!

    可以说,就算大汉灭国了,郭氏也绝对能够在赵宋的统治下,活得有滋有味的!

    在这种灭国危亡之时,郭无为自然是想要跟太原郭氏攀上一点关系,或者交情,以便能够在大树底下好乘凉了!

    只不过,郭无为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些!

    郭俊义身为郭氏子弟,想要在大汉朝堂之上,谋个高官厚禄,又有何难?哪需要让郭无为这个外人来举荐?

    之所以郭俊义只在大汉朝堂之上,做个可有可无的承义郎,目的就是为了避祸!

    大汉如今占据着太原十二州之地,郭氏以太原为根基,若是不做大汉的官,那灭门之祸,就在眼前!

    可郭氏又很清楚,大汉国小民寡,地不过十二州,户不过五万,丁不过四五十万,想要争霸天下,问鼎中原,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连一丝一毫的可能都没有!

    一旦将来中原混一,不管这天下是谁的,皇宋也好,又或者是北国蛮夷也罢,一旦混一天下,就绝对不会允许大汉继续存在!

    灭国,那是肯定的!

    做了汉国的官,到了新朝,皇宋也好,北辽也罢,郭氏想要再站稳脚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而,在睡梦中被叫了起来的郭俊义,在接到内侍传来的诏书时,心里几乎将郭无为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

    不过,郭俊义心里再怎么不情愿,却也不敢公然抗旨不遵,只得俯首领命,从内侍手中,接过了诏书,然后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北上出使辽国。

    而郭无为,却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片好心,却在郭俊义,在太原郭氏那里,没能落个半点好处!

    从晋阳宫中出来,回到府中时,已经是三更时分了。

    有些头昏脑涨,头重脚轻地走进书房,郭无为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双眼,正要让亲随去打盆洗脸水来时,亲随却躬身低声说道:

    “相公,房门通报,说是有一个相公老家的旧相识,在房门恭候相公多时了。”

    “老家的旧相识?”

    郭无为微微愣了一下,皱眉问道:

    “谁啊?”

    他的老家,在山东青州,那里现在可是皇宋的治下!

    亲随摇了摇头,说道:

    “门子问了,那人没说,也没递上名剌。”

    郭无为微微皱了皱眉,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

    “行,我知道了。”

    “告诉门子,让他明天备好了名剌,再来吧。”

    “是,相公。”

    亲随躬身应道,便要转身。

    刚转过身去,却听郭无为又说道:

    “等等。”

    “相公还有何吩咐?”

    郭无为再次皱了皱眉,然后说道:

    “还是让门子,不,你亲自去,从后门把人带到偏,带到书房来。”

    “记住,悄悄的去,别让其他人看见!”

    “是,相公。”

    亲随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应道。

    停顿了一下,见郭无为没有别的吩咐后,亲随这才又躬身一礼,离开了郭无为的书房。

    不多一会儿,亲随便又带着一个一身青衣,如同行商一样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弱男子,走进了郭无为的书房。

    “小人拜见郭相公,相公万安。”

    瘦弱男子大礼参拜说道。

    “你是……”

    郭无为皱眉瞧着眼前的瘦弱男子,疑声问道。

    记忆里,他可从来都没见过眼前这个男子。

    瘦弱男子却并没有回答郭无为的话,只是淡淡地瞧了郭无为身旁的亲随一眼。

    郭无为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摆手说道:

    “你们都退下吧。”

    “相公!”

    亲随有些担心地叫了一声。

    “退下!”

    郭无为厉声喝道。

    “喏。”

    几个亲随和侍女,这才一起行礼,退出了书房。

    等亲随侍女退出书房,关上书房房门后,那个瘦弱男子,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来,双手递给郭无为,说道:

    “相公,这是官家给相公的密信,请相公亲启。”

    “官家?”

    郭无为微微愣了一下,瞧着那个瘦弱男子,冷声说道:

    “当今天下,官家众多,北有契丹,南有李唐,中原还有赵宋。”

    “于此,则是大汉!”

    “阁下说的,又是哪个官家?”

    “相公又何须明知故问?”

    瘦弱男子凝目瞧着郭无为,说道:

    “相公故土,乃是青州,如今已是我皇宋天下!”

    “我皇宋官家,雄才大略,顺天应命,代周立宋,席卷天下,混一宇内,乃是大势所趋!”

    “官家身在开封,便已听闻相公才名,雄韬武略,智冠天下,实是王佐之才!”

    “然汉主残暴,治国无方,实非英主!”

    “官家爱才,实不忍相公明珠暗投,恐大军兵临城下,太原城破,玉石俱焚,故而命小人,舍命前来,为相公指一条明路。”

    说着,也不等郭无为回答,瘦弱男子便又说道:

    “官家说了,只要相公肯弃暗投明,归顺皇宋,官家愿任相公为安国军节度使,保郭家世代簪缨,与国同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