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宋太祖 > 第59章 许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五百军士,一起大声叫喊道,声音响彻云霄,传出了好几里远。

    远在汾水河西岸的太原城头上的汉军守军,都听得一清二楚。

    距离更近的汾水桥东的汉军军砦里的汉军,包括杨业杨无敌,同样也听得一清二楚。

    宋军军寨中,赵匡胤听到这句话时,不由自主地便愣了一下,心中更是讶异万分!

    什么样的人,竟然有这般见识,能够说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话来!

    赵匡胤旁边的赵普也一样,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赵普自认为自己是王佐之才,辅佐大宋官家,巧取天下,以宋代周,打下大宋四百军州!

    在智略上,赵普自认为自己绝对是诸葛张良一类的,甚至功劳不比诸葛武侯小!

    诸葛武侯,只不过辅佐蜀汉先主,三分天下,而自己,辅佐大宋官家,已渐有席卷天下之势!

    南平荆湖,西灭孟蜀,东南唐国、吴越、闽越,先后称臣!

    如今,大军更是北上伐汉,眼见着就能覆灭弹丸小国伪汉,北上与契丹一决高下!

    放眼整个天下,能够成为大宋对手的,除了契丹,还能有谁?

    而且,一直以来,赵普也自认为自己是,凭借“半部论语治天下”,见识智略,冠古烁今,无人能比!

    可谁知,宋汉交战的阵前,却有人喊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话来!

    到底是谁,竟然有这等见识?

    竟然能够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一句话,竟然总结了三皇五帝,秦汉晋唐,上下三千年的历史规律!

    纵观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大势,这天下,可不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么?

    雄武军中,竟然有这样的人才!

    两军阵前,与汉军交战的,正是雄武军!

    喊出这样的话来的人,自然也在雄武军中!

    像是知道赵匡胤的想法一样,一个亲卫在一旁说道:

    “官家,是雄武军第一营。”

    雄武军第一营!

    赵匡胤再次愣了一下,旋即便忍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

    那句话,竟然是自家大郎说的!

    大郎还真是处处都能给自己惊喜呢!

    远处,两军阵前的雄武军第一营,再次大声喊道:

    “唐末以来,天下分崩,四分五裂,列国争雄!”

    “梁、唐、晋、汉、周!”

    “五十余载,更迭五代,神州大地,战事不断!”

    “天下百姓,十室九空,流离失所,朝夕不保!”

    “人心思定,万民盼安,已非一日!”

    “皇宋官家,天降香童,顺天应命,奄有天下!”

    “南平荆湖,西定孟蜀,吴越南唐,尽皆臣服!”

    “天下混一,此乃大势所趋!”

    “撮尔伪汉,地不过百里,户不过五万!”

    “僭主刘继元,企图凭借区区百里之地,抗拒皇宋百万天兵,直如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天下万民,皆知其不可为也!”

    “皇宋官家,仁心仁德,不忍太原百姓,生灵涂炭,玉石俱焚!”

    “故而颁下谕旨,太原百姓官绅,归顺者,皆为我皇宋子民,官家既往不咎!”

    “僭主刘氏,将军杨业等人,有出城归降者,官家亦囿其罪责,保其富贵!”

    这一长串的话,咬文嚼字,半文半白的,引经据典,好多还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自然不是说给太原城里和汾水桥东的汉军军砦中的普通军士听的。

    停顿了几秒钟后,第一营的军士,却又大声吼叫了起来:

    “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杨业你听好了,保一个人,还是保太原全城百姓,你可要仔细的想好了!”

    “一个人与全城百姓,谁轻谁重,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我教你吗?”

    这几句话,却已经彻底的变成大白话了,是个人就能够听得懂。

    “如今我大宋官家,御驾亲征,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北上,目标绝非小小的伪汉!”

    “区区弹丸之地,也根本不需要我大宋官家,御驾亲征!”

    “汉国百姓,从来就不是我大宋的敌人!”

    “汉国疆域,也不是敌国的土地,而是汉唐故土!”

    “我大宋继承汉唐之志,以恢复汉唐故土为己任,小小伪汉,岂能逆势而行,抗拒我大宋天兵?”

    “唐末以来,天下分裂,已经五十余年,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早就希望能够天下一统,安居乐业,不再颠沛流离!”

    “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统一之势,已成必然!”

    “杨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大宋,等你归来!”

    宋军军寨中,赵匡胤听到这,心里已经知道,自家大郎,劝降杨业的话,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想要对太原城里的汉军,对太原的百姓说的话,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至于能不能让杨业幡然悔悟,弃暗投明,引军来降,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赵匡胤却可以为自家大郎背书!

    刚才,赵德昭让第一营喊的那些话,做出的那些承诺,其实都只是些口头承诺,什么‘保其富贵’啊,既往不咎啊之类的,都太笼统了些,听上去就不是很靠谱,自然也不可能有多少说服力!

    当然,赵德昭虽然是皇子,可他毕竟不是大宋官家,也不敢替他老子,做出什么具体的承诺,给杨业,给刘继元封官许愿的!

    但赵匡胤可以!

    过了一小会儿,确认第一营(赵德昭)没有什么话要喊了后,赵匡胤便又回头对身旁的侍卫亲军说道:

    “去,给雄武军第一营指挥使说,就说朕说的,只要杨业和刘继元他们,肯打开城门,纳土归降,朕许他们一个节度使!”

    “刘继元为平卢军节度使,杨业为昭义军节度使!”

    说到这里,赵匡胤微微停顿了一下,决定再给刘继元多上点眼药,然后又加了一句:

    “郭无为为安国军节度使!”

    身旁的亲卫,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应道了一声“是”,策马疾驰,朝着营外的雄武军军阵疾驰了过去。

    不多一会儿,亲卫就已经冲到了雄武军军阵后,大声叫道:

    “第一营指挥使接旨!”

    “官家口谕,只要杨业刘继元肯打开城门,纳土归降,朕许他们一个节度使之职!”

    “刘继元为平卢军节度使,杨业为昭义军节度使,郭无为为安国军节度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