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病,足足病了有一个多月才好。
或许有的人天生就比较投缘,或许是杨婉怜惜甄封氏的遭遇,又或者两者皆而有之,总之,在甄封氏病好离开林家时,杨婉和她成了好友。
为此,杨婉把林堇叫到她俩跟前,仔细的盘问了她所知道的薛家买的那个丫头的情况,并不是问了不止一次。问到后来,关于甄英莲的话翻来覆去一再重复,林堇都有些烦了。
殷殷叮嘱之后,依然不放心,恨不得让林堇陪着去的杨婉送走了甄封氏之后,满脸惆怅的叹了一口气,回头看着被她拉来送行的林堇,问道:“堇儿,你觉得封姐姐这次去京城能如愿以偿吗?”
林堇想了一下道:“那看母亲要怎么定义这个如愿以偿了?如果确定薛家买的那个丫头确实是封姨丢了的女儿,封姨拿到甄家家主手书的话,母女相认应该没问题;但想母女团聚,带英莲离开的话,可能性不是很高。”
杨婉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如果确定是英莲的话,薛家为什么不放人?”
看了杨婉一眼,觉得她天真,林堇冷笑道:“薛家为什么要放人?咱们府里也不是没有从外面买来的丫头,虽然府里依照常情,并没有不让她们和父母断绝往来,但事实上,从她们被买进府那一刻起,她们这个人就已经不属于她们父母老子了,属于府里。
因此,如果府里打死她们,卖了她们,又或者将她们送人,又或者将她们怎么怎么样,都无需经过她们的家人同意,府里做主即可。她们的家人就算闹到官府里去,不管是道理,还是法理都在我们这边。
英莲的情况和这种情况类似,只不过卖她的不是娘老子,而是拐子。但拐子不拐子的,和薛家买下她,她如今已经属于薛家,扯不上关系。
如果英莲没扯进命案里去,薛家或许在封姨找上门来时,发一下善心,将女儿还给她;但现在情况不同,她是命案里非常关键的人物,薛家必须把她捏在手里才放心,所以,怎么可能把她放还给封姨?
这一点,纵使薛家人想不到,但王子腾一定能想得到,因此,就算封姨和女儿能母女团聚,那个甄英莲也不可能离开薛家。”
听了她一席话,杨婉沉默半晌才道:“往好了想,封姐姐终于找到了女儿。从此之后,她至少能看得到女儿,而不用像之前那样心里惦记着,却不知道她身在何处要好得多。”
好很多吗?林堇不觉得。
如果没找到,至少还能臆想一下,想着她可能在某个地方过得很好,骗一骗自己;但找到了,知道女儿就在薛家,却无法将女儿带离薛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给薛蟠做妾,就薛蟠那个混不吝的模样,甄封氏怎么可能放心?在现实面前,她甚至连骗自己的机会都没了。
之前,林堇为什么不愿意告诉甄封氏甄英莲的下落?就是因为她知道,就算告诉了她,她也没能力救女儿出苦海;就算甄封氏找上门去,甄英莲也逃不过给薛蟠做妾的命。谁让甄封氏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孤老婆子呢。
至于英莲虽然不会离开薛家,但会不会因为和甄封氏相认之后,而改变她原有的悲惨命运?林堇想了想,觉得可能性不大。
顶多未来夏金桂过门时,磋磨她时,因为知道她并不是孤身一个人在薛家,外面还有家人,所以手段不会那么直白粗暴,但正妻想要磋磨小妾,手段多的是,有的时候直白一点,反而比隐晦行事来得好,因为至少她受的罪,是名堂正面的摆在大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她受了罪,还能获得一点同情和怜悯。
由甄英莲,林堇想到薛家,进而想到薛家进京这一节。
薛家自抢了香菱,打死人之后,就以送宝钗入京待选为理由离了金陵。直至贾雨村结了那桩杀人案,薛家才在贾府露了面。
这里的结案,并不是贾雨村前一阵子在应天府对这个案子的判决,而是他判完案之后,报到刑部审批,然后再由刑部转回给应天府收档,这案子才算彻底了解。
这个时候,才是薛家在贾家露面的时机。这前前后后的时间算起来,至少是一年有余。以黛玉进京的行程时间算起,这许久的时间,额,走上几个来回都够了。
幸好,因为太上皇和今上的儿女众多,所以薛宝钗参加的这个待选并不是只有一次,不然她为了薛蟠这个哥哥,在路上耽搁这么久,就错过了。
林堇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顿时觉得曹公所用的那一句“在路不记其日”用得着实是妙不可言。薛家的路途,本就不应以时日计,乃是命案了结之时,就是薛家到京投亲之日也。
她这番猜想并非无的放矢,是有确凿证据的,京中雨鸥后面的来信就证明了这一点,贾家尚未收到薛家进京的任何消息。
看到手里雨鸥的来信,林堇忽然想到,忘了告诉甄封氏这一点了。算算时间,如果顺利的话,她应该差不多该到京城了。这样的话,只怕她要留在京中等薛家一段时日的。不过想到甄封氏上路时,杨婉赠送的那厚厚的仪程,她觉得纵使甄封氏在京中多耽搁一些时日应该也没关系。
不同于雨鸥的信,黛玉家书中的内容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林堇看望黛玉的来信,不由得叹了口气,果然,被她料中了,幸好,她还有雨鸥这个耳报神。
林堇将雨鸥送到黛玉身边伺候,其目的可不仅仅是给黛玉当丫鬟的,还有让她将那府里的事向她汇报的意思。
不是监视黛玉,而是她知道,离家在外的游子,在给家里写信的时候,大都是报喜不报忧,但她不希望这样,所以想让雨鸥将黛玉在那府里的情况写明给她。
因为怕黛玉和林如海发现,误会她监视黛玉,或误会她对那府的态度,雨鸥的信,并不是直接写给她,而是夹在她写给家人的家书里。
不是林堇不放心,也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虽然曹公没有明确写出黛玉在那府里到底受了多少委屈,但能让她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刀霜雪剑严相逼”的呐喊来,可见对黛玉在贾府之中所受之委屈,不知有多少不能写,不忍写,不愿写之事……
看望雨鸥的来信,林堇忽然想到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不由得发愁起来。和贾家来往,最让她烦心的就是送给贾府四时节礼这些事。
之前,黛玉没去贾家,随手准备一下,只要大概价值和贾敏在的时候差不多就行了。但如今黛玉去了那边,情况就不同了,怎么也得让那府里的人尽量满意才行,希望他们能看在礼物的面子上,对黛玉好点。
虽然林堇知道可能没什么效果,但至少是个心理安慰。因此,这样一来,礼物就要精心准备了。杨婉忙了一次之后,就做了甩手掌柜,把这事交给林堇来办。
林堇是那种既然做了,那就尽量做到面面俱到的人,所以,她准备的礼物,除了给那府里的各个主子,以及那些有头有脸的丫鬟,还有那些不入等的小丫鬟和婆子、媳妇们也没有放过。
在她看来,反正大钱都花了,那打赏那些下人的小钱就没必要省着了。毕竟,从先知上能看出,在那府里,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例子可不是一件两件,所以打点好那些难缠的小鬼,甚至远比那些主子来得重要。
别看京城是一国之都,要说起东西的新奇、好看、精美,还要数江南。这次送荣国府的礼,林堇除了预备各房主子以及下人的礼之外,还预备了一些给黛玉日常用来打赏的小物件,上等的荷包、香袋、香珠、香饼、香膏、头绳、胭脂、络子、丝线、绣花样子……还有一些应季的土仪,以及海贸运来的外来物件,满满的两大箱,着实花了她一番心思。
之所以准备这么多,是因为虽然林堇准备了不少送给贾府下等奴婢和仆妇的礼物,但她不知道确切数字,只是估量着来的,因此如果不够的话,这些零碎的小东西也好能帮着填补一下。要是多了也无妨,反正这些东西,大多都不怕放。
准备的这么齐全,想的这么周到,林堇也是没办法。尽管在家里,在和黛玉一起读书时,她有意无意的,没少指点黛玉的人情世故和人情义理,但牛牵到京城依然是牛,黛玉的本性就不是一个圆滑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她只能在一旁替她多操些心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