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红楼之殊途 > 第六十六章 消息泄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盐城从古至今就是华夏大地重要产盐地点,甚至连城市的名字都和盐有关。

    以私盐在大覃泛滥的情况,正熙帝觉得盐城应该也是私盐售卖的一个重要据点,因此,他在盐城有条不紊的处理蒋振邺的案子的同时,查探盐城私盐的情况,以及幕后主使人,他希望借此能找到他的桑弘羊的一些消息。

    虽然正熙帝将嫡四子带了出来,让他知道一些国计民生,免得常年呆在宫中不通世情,弄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来,并且会对他进行一些教导,但不是所有的事都让他知道,不仅仅是因为事情的危险性高,他不适合参与,还因为有些事,作为皇帝和太子可以知道,作为皇子则没必要知道。

    四皇子曜见正熙帝不带他,没有不识趣的央求正熙帝,而是去找老农,打听种地相关事宜,甚至还亲手干了一天庄稼活。

    养尊处优的四皇子从小长这么大,拿过最重的东西就是宝剑,干过最累的活就是学骑马射箭一整天,但和下地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一天农活干下来,四皇子觉得自己的腰和胳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手更是起了血泡。

    随行的太医将四皇子手上的血泡挑开,上药时,收到消息的正熙帝和福郡王来探视他。

    待太医给四皇子包扎完毕,退了出去之后,正熙帝关心了几句儿子的身体和伤势,话题一转,又变成了皇帝对皇子的考校和教导:“亲自体会过后,你可知道农户人家是怎么做活的了吧?你有何感想?”

    四皇子曜认真想了一下,回答道:“儿子虽然在书上看到‘春种秋收’这四个字,却不知道这么简单的四个字中包含那么多的辛苦。

    不过今日儿子听一位老农说,江南这边大多数人家因为地少人多,而税收又是按人头计算的,根本承担不起,索性就把地卖了,去租地主家的田地,可即便如此,一年下来真正剩下的可能只有收成的三四成。

    要是碰上收成不好的年份,可能连租子都交不起,要么借,要么只能卖房子卖地,甚至卖家里的孩子。

    所以,父亲,这是不是为什么明明国家开垦出来的土地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却在逐年减少,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越来越穷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旁当听众的福郡王闻言心中暗自吃了一惊,没想到他这个四侄子会想那么多。

    正熙帝其实只想让儿子知道百姓的辛苦,像自家这种情况和生活条件,如果不亲身体会一下,是很难体会百姓生活疾苦的,光靠道听途说远远无法想象,而这对身为上位者的他们统治万民并不利。

    让正熙帝意外的是,没想到儿子的认知比他想得要深刻,他忍不住满意的笑道:“你说的对。天下百姓苦者居多,不仅仅是农民。

    所以为人君者,哪怕做不到体察民情,也必须要体察民意。唐太宗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福郡王听了正熙帝的话,忍不住侧目,他这话其实涉及到了储君的教导了。

    大覃未来的继承者太子和作为臣子的皇子教育是不一样的。有些浅显的道理,纵使作为皇子的知道,但如果皇帝无意让他作为未来大覃之主的话,有些话还是不能说的,免得让皇子心生妄念。所以,在这里,正熙帝这话就有些过了,不该说。

    四皇子恍然道:“所以每当碰上荒年或灾年,祖父和父亲总是要下令当年免税,抑或连免三年,这是体谅百姓疾苦,也是与民生息。不管是祖父,还是父亲,每年都要举行‘亲耕礼’,也是为了昭告天下,农桑乃是我大覃之根本。”

    “对。”正熙帝忍不住摸了摸儿子的头,“咱们这样的人家想要体会百姓生活毕竟是难的,可是现在的生活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先人打下这片江山,不是靠某一个人来守,而是咱们家所有的子孙一起来守护,才能完成的千秋大业。”

    闻言四皇子很郑重的点了点头,“儿子明白,谨记父皇教诲。”

    正熙帝叹了一口气说:“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可见是把书上的那些道理记住了。咱们皇家这些子孙就是事事都太理所当然,对天下苍生少了一份爱戴之心,只知利己,忘了什么是长治久安之道。

    没办法,自小锦衣玉食长大,又是长于深宫之中,从而变成了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的龙子凤孙,这也是难免的。所以,朕一直觉得,皇家子弟,应该到我大覃各处看看,看看民情,知晓些世情,然后再办差……”

    ……

    见正熙帝和四皇子说得火热,福郡王悄悄起身走了出去,仰头望天,长叹一口气。

    虽然当年太上皇膝下几位皇子夺嫡争斗的惊险,因为出生的晚,他只赶上了一个尾巴,但那也是最激烈的时候,足以让他心惊肉跳,因此哪怕知道自己只要不伸头,以他的年纪和出身,不会波及到他身上,可他还是很怕,生怕一不小心卷进去,从而万劫不复。

    作为最后的胜出者,正熙帝虽然平时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从小就在他身后做“跟足虫”的福郡王虽然没参与到正熙帝夺嫡的事情当中,可以说对这个六哥非常了解,因此能猜出夺嫡时每一位落败的皇子,包括太子落马,幕后都有他的手笔。

    这样一位从众皇子杀出来,最终登上帝位的皇帝,按道理说,对夺嫡这事应该非常敏感,因此,行事上要更加注意才是。可惜,在面对自家子嗣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变成了“孩子都是自家好”的父亲,带着一点让人觉得皇家不该存在的天真,竟然觉得他的孩子不会走上他和他的几位兄弟当年的老路,让察觉到几位皇侄并不安分的福郡王觉得好笑之余,又不免有些心酸。

    就在正熙帝教导皇四子曜,福郡王在一旁暗自担心的时候,京中关于正熙帝并不在斋宫为大覃祈福求雨,而是跟着福郡王出了京的小道消息暗自传了开来。

    皇后和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时候,大惊失色,一面严查是从哪里走漏了消息,一面急急忙忙的给正熙帝送信,让他赶紧回来,并用正熙帝临走时留下的兵符暗中调动京城中的军队,防备三皇子忠勇亲王和五皇子忠孝亲王知道此事之后,逼宫造反。

    同时,他俩又到上阳宫见太上皇,将这事告知给他,求取主意,顺便窥探太上皇的心思。虽然太上皇确实是把皇位传给了正熙帝,但他不仅不肯放权给正熙帝,而且日常言语中也没少流露出对正熙帝不满。他俩担心之太上皇会借此废掉正熙帝,又或者和宫外的两个儿子勾连在一起,另立新君。

    五皇子忠孝亲王的母亲是甄太妃,作为太上皇宠妃的她消息最为灵通,所以在听到这一消息之后,赶忙告诉儿子。

    忠孝亲王收到消息之后,立刻将王府里的长史和几位幕僚叫到跟前,满脸得意的说:“我收到确切消息,我的这个好六弟没在斋宫吃斋,而是跟着小十九跑到江南逍遥去了。

    你们说如果我把这事告诉老爷子,老爷子会怎么想他?会不会废掉老六?

    要知道,老六入斋宫,是打着为我大覃祈福的旗号,是为了大覃未来的福祉,结果,他弄这么一出,根本半点都没把大覃的国运放在心上。

    这么大的罪过,应该能让老爷子废了他,另立新君了吧?”

    “殿下,不可。”幕僚甲忙站出来阻止,看到忠孝亲王投过来的眼神,忙解释道:“殿下,这事,只怕老圣人是知情人。

    老圣人虽然退位,但朝里朝外,追随他老人家的臣子依然有很多。说句冒犯的话,陛下出京这么大的事,如果能瞒得过老圣人的话,那老圣人也不会依然有临朝的能力,只怕就要退居上阳宫颐养天年了。”

    忠孝亲王不悦的说:“这么说,老六没老老实实的呆在斋宫,偷溜出去,这事就算曝出来,也没用,无法扳倒他了?”

    王府长史道:“这事就算老圣人不知道,曝出来也不足以动摇正熙的皇位,因为老圣人并不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事,认为那些东西如果真的存在,那就不会有朝代更迭,世上就该有不死之人存在了。

    只是这事虽然无法撼动正熙的皇位,但却能帮王爷你打击三王爷,如果操作得当的话,甚至能让三王爷再也无法和你争。”

    本来忠孝亲王听到不能将正熙帝拉下马,满心失望,听到长史最后一句话,顿时两眼放光,喜道:“是吗?既然如此,赶快把计划说出来,我可是迫不及待的看我的这个三哥倒霉了。”

    和正熙帝比起来,他更恨三皇子忠勇亲王,因此他觉得他会错失皇位,就是因为三皇子和他争得不可开交,让他无法他顾,以致于最后被正熙帝渔翁得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