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后,将军她成了王爷的掌中娇 > 23 朝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紫娟,你在之前的地方有没有一些朋友?”

    紫娟咬着嘴唇,犹豫半天,“以前,没钱给爷爷看病。有几个人看我实在可怜,就教了我偷东西的本事。我就只认识那几个孩子,他们也是逼不得已,无父无母,也没钱吃饭,才想着去偷的。”

    沈烟回暗暗高兴,她要得就是这样的人,“那他们知道你来沈府了吗?”

    紫娟摇摇头,“不知道,我跟他们不经常在一起。”

    沈烟回将手中的荔枝扔到一边,“有几个人啊?”

    紫娟心中微微思量,“一共有三个,两个女孩,一个男孩。”

    紫娟紧张地拿着包裹,出了沈府,这还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出沈府,想到小姐吩咐自己的事,她咽了口唾沫,拿帷帽遮住面容,快步走向记忆中的地方。

    破庙里,三个孩子看不清脸,正围在一起用锅煮着什么,一听有脚步声,男孩子赶紧把火灭了,小一点的女孩子已经躲了起来,另一个女孩子端着锅躲起来。

    紫娟看见四下无人,轻轻地叫到“猫儿,狗儿,花儿,我丫头。”

    一下子,三个孩子窜了出来。狗儿高兴地叫到:“快出来,就是丫头。”

    两个女孩子也窜了出来,惊喜地叫道:“呀!丫头,你现在怎么那么好看。”几个孩子围着紫娟又看又摸。

    紫娟见了他们也欣喜若狂,将包袱解了下来,三个孩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都是好吃的。

    紫娟赶紧招呼他们吃东西,一边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出来。

    猫儿忍不住羡慕地说:“真好,丫头你遇见个好心人,我什么时候也能跟你一样啊?”一边说,一边将嘴里塞满点心。

    紫娟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也高兴,“对啊!就是小姐让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呢!这些东西把我卖了也买不起。”

    三个孩子一听,瞪大了眼,嘴里的东西吐也不是吞也不是。

    还是年纪稍大的狗儿小心翼翼地说道:“你家小姐想让我们做些什么啊?”

    问到这,紫娟挠了挠头,“就是那个齐三小姐,你们知道吗?”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们平时混迹于市井,那家的东西丢了,吵架了,他们最清楚了。

    看他们点头,紫娟的头一下子扬起来,“就是那个齐三小姐以前天天欺负我们家小姐,现在她出了事,我们小姐一定要踩一脚啦!”

    这些市井小民才不讲什么以德报怨,他们的想法极为简单,有人欺负我,我就一定要找准时机欺负回来。

    几个孩子一听这事,放下心来,拍拍胸脯,义薄云天,“既然你家小姐请我们吃了那么多好东西,有什么忙我们能帮,我们就一定帮。”

    紫娟嘿嘿一笑,“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们只需说说话就行了。”

    于是,本来热度趋于下降的齐三小姐,热度攀升,这会的消息可真是太让人跌破眼镜。

    最开始只是些潇湘楚馆忽然传出说当时有人亲眼看见,那齐三小姐身边有两个男人呢!其中一个可是当今六皇子啊!

    于是谣言可是炸开了锅,虽然市井小民不认识六皇子,但是不妨碍他们东一句西一句啊!

    家中有些底蕴的看攀扯到了皇家,赶紧管住底下孩子的嘴,不让乱说。可是这件事仿佛一个火点引燃了整个草场。齐家以前用权势遮掩的那些破事被人说得一干二净,毕竟现在满城风雨,谁会关心这件事是谁说得呢?

    朝堂之上,皇帝一把将昨日递上来的奏章扔到齐博文的身上,“你自己看看吧!”

    齐博文大惊,将奏章捡了起来,越看脸色越发苍白,看到最后,身子一软自己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皇帝看见他这副德行直感头疼,想想昨天看见这份奏章自己也是颇为恼怒,赶紧派身边的探子去查。

    这一查不当紧,发现六皇子跟这静安郡主早有勾结,甚至要算计沈将军之女。为什么算计沈家真当他不知道。

    想到这,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阴翳,自己还正直壮年,底下的皇子便如此为自己谋划,若是自己病弱呢?

    皇帝回过神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齐博文,知道是时候杀一儆百了。

    他将手边的东西一下子挥了下去,东西噼里啪啦的落下,随着而来的还有文武百官的齐齐呼喊。“皇上息怒”地声音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皇帝便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切,感到无趣起来,便沉声道:“够了。”

    文武百官的声音戛然而止,整个朝堂静悄悄地一片,连屋外的侍卫都放轻呼吸。

    皇帝单手扶额,好似在闭目养神,“齐家一事由刑部查管,齐博文贬去官职。”

    齐博文瘫成一团,目光呆滞,皇帝见状便挥挥手,两个内侍便将齐博文半搀半拖地带走了。

    齐博文走后,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凝重不少,沈父心中暗暗高兴,这个齐家恐怕也大难临头喽!他本无心将皇子牵扯进来,毕竟帝心难测。不知道是那又流出的消息,他就有推波助澜了一把,反正京城这摊水已经浊了,不多这点。

    下朝后,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沈父看着那些步履匆匆地,脸上露出一抹得意和幸灾乐祸,胡子都抖了三抖。

    许御史因为有了沈父的点醒,早早地收集齐家罪证,与奏章一起呈给陛下。

    现在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那些官员攀附大族,官官相护,导致这些御史一张嘴根本无用武之地。现在好了,这齐家的案子一出,不知要牵扯多少人家。

    但是也给了这些御史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往日里他们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想到这里许御史感觉神清气爽,往日所受的窝囊气都一扫而空。

    看见这些步履匆匆的官员,心中忍不住意动,若是这齐家一案牵扯甚广,肯定会遗臭万年啊!同时他这个大功臣会不会青史留名呢?

    越想越激动,许御史的嘴恨不得咧到后脑勺,甚至都想就地吟诗作画,舞蹈一番。

    看见了前面的沈父,眼睛一亮,快步跟了上去。

    走到了跟前,许御史矜持起来,“沈将军。”

    沈父闻声看去,看到了许御史,暗中撇撇嘴,他可真不想跟这些咬文嚼字的走在一起。可是又想想,家中妻女的嘱咐,还是按耐下烦躁。

    清了清嗓子,说道:“许御史。”

    许御史微微一笑,“这次多谢沈将军,若不是沈将军愿意提点,我估计这辈子都不能在皇上面前露脸了。”

    沈父故作高深,“你我都是同僚,不必客气,我也敬佩许御史的肝胆过人。”要不是我找的那几个御史个个都是怂包,不敢接这活,我也不会找你啊!

    许御史笑没了眼,“哪里哪里!我也敬佩沈将军的智勇无双。”

    沈父默不作声地皱皱眉头,烦死了,这样子还有完没完啊!“那里,将来还是请许御史多多关照啊!许御史,家中有事,不便多聊,改日我们秉烛夜谈。”

    许御史一下子感觉找到了知己,高兴地笑着说:“好好好,沈将军赶紧去忙吧!”

    话音刚落,沈父一下子脚底抹油溜地没影,暗想道:可算甩掉了这个烦人精。

    许御史一个人哼着曲,慢慢望宫外走去。

    御书房,皇帝看完密探的奏章,一把扔出去,双眼赤红,喘着粗气。

    一旁只有大太监留了下来,也不敢出声,默默跪着。

    许久,大太监都快撑不住了,皇帝才平复下来,整个人一下子没了精气神,瘫倒在龙椅上,双手掩面,“为什么啊!我从小就因为庶子的身份受他人白眼,我不忍我的孩子亦是如此。便将这些孩子们一视同仁,怎么就养成了这种性子啊!”

    大太监起身将掉下的奏章捡了起来,放到书案旁,将早就冰冷的茶水换去,添上新的。

    皇帝实在气急,忍不住问大太监:“张昭福,你说为什么啊!”

    张大太监跟了皇帝几十年,也知道他在难过什么,叹了口气说道:“皇上,您太过心软了。”

    皇帝垂下眼眸,让人看不起眼中的波澜,“罢了,他们都长大了!有些事我不能再管了,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张大太监心中一跳,这天又要变了。

    沈家大院,何婉玲哭哭啼啼道:“娘,我如今也不是年纪轻轻的人了,这一胎太医都说了十分凶险。我就是想图个心安,若是娘感觉路途劳顿,就让大嫂陪我去吧!三弟妹掌管府中中馈,实在不好意思让她陪我。”

    老太太揉了揉眉心,忍不住叹气,前些日子刚被道士骗,差点让沈烟回背上身怀邪祟的名声,这边又闹着去什么寺里祈福。

    可是老二媳妇肚子里也是沈家的血脉,她这样哭哭啼啼,让人实在不好受啊!

    老太太咬了咬牙,终于松了口,“行,等会你看着办吧!你现在身子虚,还是别去了,派个丫鬟仆妇去吧!”

    何婉玲欣喜若狂,“多谢娘,娘我一定争气,为我们沈家再添个大胖小子。”

    老太太听见她这不着调的话,心中涌过一阵无奈,平日里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跟傻了似的。算了,眼不见心不烦,摆摆手将人打发了出去。

    想想那个大儿子,更加烦躁,一个耳根子软的怂货。

    何婉玲思前想后,还是派了赵嬷嬷去,自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唯恐事情有变。

    赵嬷嬷也是胆战心惊,自己大半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作这种事,真是有损阴德啊!

    一番通报,赵嬷嬷进入了沈家。

    赵嬷嬷恭恭敬敬地说明来意,沈母心中纳罕,这何婉玲虽然待人热情,但是最看不起的就是她这个大嫂,毕竟自己身份不如他们。

    今日之事拍个普通的丫鬟仆妇来就行了,居然把自己身边心腹派出来,还真是活久见呐!

    沈母抿一口茶询问道:“赵嬷嬷所说我都知道了,到底去那个寺庙祈福呢?”

    赵嬷嬷抬起头来好观察着沈母的神色,“是去东郊的普立寺,地方虽偏,但是都说那里灵气最足。夫人想着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所以让老奴问问夫人明日可有时间?”

    沈母心中疑惑,什么话都叫这婆子说了,自己也无甚好说,只是这时间也太赶了些。

    赵嬷嬷心领神会,笑眯眯地说道:“这时间实在太赶,可是最近的良辰吉日只有明天了,再晚就又要等半个月了。”

    沈母抿唇微笑,“没什么,明日就明日,还是孩子要紧些。”

    赵嬷嬷应和下来,“是是,老奴就在这里替我家夫人多谢大夫人体恤了,对了,夫人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老奴当说不当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