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朱厚照,打造巅峰大明 > 第31章 徐徐推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治被儿子气的不轻,第二天的时候,只能躺在床上批阅奏章。

    看一会,就想起气人的儿子,再看一会,又想起儿子的那种不养懒汉的论调,从这个论调,就又想到郑天一,当时就心烦意乱。互相矛盾的印象结论,让弘治非常纠结,连每日不离的白萝卜大补汤都不香了。

    最终只能躺在床上喘粗气。

    猛然想起,这天都下午了,儿子怎么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烦自己呢?“逆子呢?逆子又跑到哪里去啦。”

    皇后神情萎靡的回答,”一大早,儿子说心里憋闷,要出去散散心,我就叫几个老太监跟着出去了。“

    “怕是又找那个郑天一去了。赶紧的,将逆子给我叫回来。”

    “这次恐怕不会,因为我派去跟着的是何鼎,这个人素来忠直,错不了。”

    一听说何鼎跟着,弘治总算是放下了点心。

    正这时候,有小太监进来启奏,说英国公京营总管张懋求见。

    英国公一脉,从张辅开始,就和其他将门不同,他家历代,都是能文能武的真正英杰。同时,对皇室的忠心,别人绝对难以比拟。可以说,从始至终,老朱家能坐稳皇位,有张家一族巨大的功劳。是历代皇帝的绝对心腹。

    明知道皇帝大病不起,还要请见的,也只有弘治朝几个特别正直的大臣了。我管你病不病,我有国朝大事,你就的带病坚持工作,要不你就是昏君,就会被这些大臣喷的一脸唾沫。

    弘治也不起床,对外招招手:“还罗嗦什么,请进来吧。”

    看到张懋进来,弘治宽厚的笑笑,拍拍床沿:“朕不能起身,失礼了,爱卿不要怪罪,来人,赐座,看茶。”

    本来弘治对待臣子,就如同家人,对英国公更是如此了。

    张懋谢座之后,对弘治道:“皇上,今日臣进宫是有一事和皇上申请。”

    “爱卿请说。”

    “北京城防务这些年,因为节约的问题,已经没有加强了。尤其是护城河已经多年没有疏浚。京城百姓多年倾倒垃圾,几乎被填平了,万一有敌情,就没了第一道防护,还请皇上明察。”

    之所以张懋和皇上这么说,不是他不懂走兵部和户部手续,而是京营是皇家亲军,不归那两家管。所有的费用,都是皇上内帑出的原因。

    弘治苦笑为难:“爱卿你也知道,现在难民涌入京师,赈灾这块不能稍减,内帑得先可这灾民来。所以,只能等明年开春,再办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弘治宽厚,时不时的就减免供给内帑的各项税负收入,所以,皇室内帑也不怎么有钱了。

    但英国公突然在这大冬天里,突然提出来要疏浚护城河,这时令不对,内帑也紧张啊。

    弘治多聪明,当时就明白了点什么。“是不是有谁和你说了什么?”

    张懋诚实,于是回答:“是太子殿下,今天带着何鼎找过微臣。”

    弘治就笑了:“太子良苦用心啊。他是不是要你提出,雇请城外难民营的劳力疏浚护城河?”

    张懋感慨:“那日太子殿内侃侃而谈,臣深以为然。今日又亲自登门,详细的和微臣说了利弊,太子仁孝,皇上睿智,吾大明后继有人啊。”

    “他怎么说的?”

    “太子把不养懒人的事再详细说了,他跟臣说。这以工代赈的法子,势在必行。但皇上名声也不容沾染。所以,就请微臣出面,做这个趁人之危奴役灾民的恶人。”

    弘治哈哈大笑起来:“你到是忠心,然后你就答应啦?”

    张懋点头:“太子指出的,的确大有深意,微臣认为必须办。为国为君,我这个老脸名声又算什么?所以,臣提请将皇上三分的赈灾款,交付微臣一部分来办这个事。将来有灾民怨恨,那就怨恨臣抢夺他们的口食吧。”

    弘治叹息一声:“我儿说的对啊,明明知道那个法子是正确的法子,然而朕还是为仁德两字束缚拖累,而犹豫不决,却需要臣子为朕背黑锅,忏愧啊,忏愧。”

    张懋站起,郑重道:“皇上恪守圣训,太子变通为国。做为臣子的,理当为这样的仁君分忧,责无旁贷。正所谓,君忧臣辱,这也是臣子的本份。太子说了,等这样的政策施行一两回,百姓习惯了,以后就好办了。”

    弘治点点头:“委屈爱卿了,就这么办吧。”

    然后吩咐三宝局的太监何斌:“到内帑提取规定的三分数目,同时,户部的三分赈灾款也照发。”

    弘治管理太监及严,所以,不必担心有回扣贪墨。张懋欢喜的领旨:“臣代替那些难民谢主隆恩。”

    看着退出去的张懋,弘治突然问:“太子和你说这事的时候,还有别人没有?”

    张懋已经走到门口,闻听回身,老实的回答:“带着一个郑天一的,据说是太子管事。”

    弘治就挥挥手让他去了。然后眼望天棚藻井:“我说吗,我的儿子那点心思,是想不到这点的。现在他又对郑天一言听计从的态度了,不是一个好事啊。”

    不过这次是被儿子平常的表现迷惑了。

    这个儿子,已经不是那个儿子了。

    带上郑天一,朱厚照的意思是让郑天一,跟着自己学习后世的思想理念,想办法激活隐藏在他潜意思里的,自己的原先的思想。朱厚照坚信这一点。

    同时,一旦自己再做出点惊人之语,让老爹以及群臣,认为自己能做个好皇帝的时候,自己就需要立刻表现出,自己依旧是那个调皮捣蛋不着调。把自己的想法,都推到郑天一身上,拿他出来,为自己在父皇和大臣面前顶缸。

    磕头拜把子干什么?就是准备在关键时候,为朋友两肋插刀用的。是有福我享,有难你当的。

    晚上顺天府府尹沈国光觐见,原本脸上的焦虑凄苦,已经减轻了不少。

    君明臣就贤,弘治中兴期间,放眼朝堂,都是贤臣,能臣,干臣。这个沈国光也是其中一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