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朱厚照,打造巅峰大明 > 第35章 开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秀芬给两人又端上来香喷喷的卤煮。

    现在秀芬知道猪笼子是朱厚照,是太子了。但她依旧没有把朱厚照当太子,而是当弟弟对待,给予悉心的照顾。这让朱厚照很感动。

    秀芬姐的铺子已经退掉了,一个人,带着不多的家当,随着朱厚照来到了这里,做了变相的朱厚照的厨娘。

    朱厚照给她早就准备了一个新建造的小院。

    上好的原木搭建的木屋,宽敞明亮,古朴有野性。住在里面,有种怡然自得的感觉。

    郑天一也想在这座小院子的边上,自己也建造一座,和秀芬比邻而居。结果朱厚照坚决让他住在矿上,要求他一定要尽职尽责以矿为家。

    而稍微有空,来秀芬家蹭饭,碍眼的小太子,就一直填鸭式的对他灌输,他的小脑袋里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似乎这个小子,就是要坚决的把他打造成朱厚照小纨绔的影子,他的代言人、

    这样的说教,这样明确的目的,让郑天一痛苦的要死。要不是自己给自己画的出人头地,成为名臣青史留名的大饼太诱人,说不得,直接带着秀芬私奔了。

    结果,他自己给自己的那个大饼,转眼就被人掰掉了一块。

    吏部和顺天府还是不放心,这么多难民聚集在这里,脱离朝廷的管束。于是,派来了一个官员,顶替了郑天一想要做这个第一任镇长的野望,成了这个镇长的镇长。

    不过矿山的事情太多了,也顾不得了。朱厚照乐意有个文官,帮助自己管理这片烂摊子。

    在一阵威逼利诱,在这个官员信誓旦旦的为他保密之后,朱厚照就跑回了北京城,直接找到太平仓大使,开口就要买十万担粮食。而且硬气的告诉他:“我现在没钱,只能打欠条赊账。”

    不这样不行啊。开矿产出有一段时间距离,而在这期间,各种消费实在是太大了。就自己那区区10万两银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而那些矿工难民嗷嗷待哺,今晚就在等米下锅。所以就不得不拿出来,原先的那种无赖的嘴脸,开始跟这个大使耍无赖。

    听到太子爷这样的要求,这个大使简直快哭了。“我的太子爷呀,您就饶了下官吧。这太平仓的存粮,在这一段时间,都快被顺天府掏空了。这运河封冻,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补充,我整天为青黄不接的春天时候,怎么能满足这北京城,上百万百姓和京营的士兵吃饭发愁呢。您这一开口就是10万担,还不给现钱,您不如直接杀了我吧。”

    朱厚照脑袋就一卜楞:“你说的那些困难,我除了给你一个理解之外,我只能说无能为力。但本太子爷要的这10万担粮食,你必须马上立刻一个粒儿都不能少给我。”

    这个大使也来了倔脾气:“即便是太子也不行。尤其在这个时候,太子更不能够发国难财。”

    感情他认为这个小太子要趁着这个机会,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呢。对于这样恶劣的行为,自己必须坚决给予抵制。

    朱厚照早就有心理准备,于是理直气壮的询问:“我是谁?”

    “您是太子。”

    “我将来要做什么?”

    “您是未来大明的皇上。”

    “那么大明是谁家的?这个太平仓又是谁的?”

    “是皇上的。”

    “那我这个未来大明的皇上,事先提取一些我自己的粮食,难道有错吗?”

    这个大使就哑口无言了。按照这个逻辑人家说的没错。

    “别跟我废话,开仓运粮。”

    “绝对不行,我要到皇上那里弹劾您。”

    朱厚照就阴险的嘿嘿一笑:“我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吗?来人,将这个家伙给我扣押,然后我们运粮食。”

    八虎带的原先帮助朱厚照打舅爷的三百多太监,立刻七手八脚的,就把这个大使给扣押了起来。然后大家胁迫着仓库保管,直接装车运粮。

    十万石的粮食,运进了西山新成立的难民营,为了照顾百姓的心态自尊,朱厚照给起的名字叫做太平镇。

    在夜色即将降临的时候,朱厚照站在粮食堆上,对着围拢过来接近两万的矿工以及他们的家属,大声的公布:“现在我正式宣布,从今天开始就给矿工按照每日结算工钱。每一个矿工,每天将获得一百钱的工钱。”

    一听这个工钱数目,所有的矿工都欢呼鼓舞感激涕零。因为这个工钱不但公道,还比市面上其他的工钱高了一点。

    “我也知道大家的困难,我发放工钱的办法是一半钱一半粮食。每斤粮食作价五文,每个工人只可以领取5斤粮食。其余的拿钱购买。”

    这再次引起了无数灾民的欢呼。

    现在在他们的眼中,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粮食,是吃的。

    于是在分发粮食完毕之后,这个原本冷清死气的太平镇,那刚刚搭建起来的窝棚上,开始袅袅的升起了,象征着希望和活力的炊烟。

    在第2天,天光微明的时候,五千矿工已经分队整齐,来到了矿区。

    他们领到了敲稿箩筐,领到了鸡公车,他们开始在太子的带领下,开始生产自救。

    朱厚照拿起了一把铁锹,神情凝重的走到了预定的煤层上,亲自挖掘了第一锹。大明西山煤矿正式启动了。

    西山的煤层埋藏的非常浅,朱厚照没有采取挖窑洞的方式。那种方式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要人命的办法。

    而是直接不顾环境保护,掀开地皮,把西山开膛破肚,进行露天开采。

    这样就没有塌方冒井,瓦斯爆炸的危险了。

    至于什么环境保护,去他的吧。救人要紧。

    这样野蛮粗暴的挖掘方式,只要有足够的人力,挥舞锄头锹镐,配上箩筐,就足矣。

    五千矿工,三天就开挖出煤层。意外之喜,就是西山的煤矿,本身就是无烟煤,正适合炼制焦炭。

    炼制焦炭的办法,朱厚照哪里有什么化工设备和工艺?简单粗暴的,就是怎么炼制木炭就怎么来。

    朱厚照亲自点燃第1个炭窑炉火,一股黄黄的浓浓的黑烟袅袅的升上天空的时候,正式宣布大明焦炭厂的诞生。

    现在,不要去管什么环境污染。对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朱厚照还巴不得呢。

    真要是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硫能形成温室效应,那就解决了让汉人被难的小冰河期了,那还求之不得呢。

    于是,西山的山皮被挖的千疮百孔,西山的山谷更是狼烟滚滚,将原本朱厚照要建设的那座美丽的小城,淹没在浓烟之中,简直十里之内对面看不到人。

    带着郑天一行走在西山的矿场上,不断的规划着这里那里。

    而郑天一也展现了他过人的组织能力。为了加快进度,郑天一规划多路并进的办法。在探明矿脉的地方,开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露天矿坑。

    现在的西山,原先美丽的地方,现在就好像是人的脑袋上,长了一片片癞痢。

    但这要被后世无数环保人士拼死反对的办法,也顾不得了。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的在灾民里招募矿工。上万矿工,在这一个又一个矿坑里挥汗如雨。

    鸡公车,人力车,将开采出来的煤炭,运输到一个巨大的焦炭场。

    那里已经建设了一排又一排碳窑,将大块的煤炭摆放进去,然后封死窑门,点火烧炭炼焦。

    那一个又一个碳窑冒出的黄褐色的浓烟,真的是遮天蔽日。远在北京的百姓都能看到西面的天空日夜不散的浓云。

    为了尽快出产品,为了尽可能多的解决灾民就业的问题,去他的环保吧,去他的美丽城市宏伟蓝图吧。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活着最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