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朱厚照,打造巅峰大明 > 第68章 钱不是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事情太多,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弘治皇帝为了继续给自己儿子展示才华的机会,特意下旨,给今日参加朝会的群臣一顿丰盛的午宴。

    当然,午宴期间,各司大人,都在热烈的讨论上午太子的种种看着不靠谱,但绝对是最先进和切合实际的理念。

    每个人都热烈的发表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就在这种热烈的讨论中,在大家取得了一致的,太子睿智无比,太子学究天人,太子老成谋国,太子必将是未来的一点雄主。

    大家心里,都有了一种,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太子早日登基之后,朱厚照的理念,也慢慢的深入人心了。

    下午的时候,会议继续。

    既然建设这座新的港口和城市,什么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那么,咱们大家就谈谈钱的问题吧。

    对于这座城市,户部是绝对不出钱的。虽然不能做到一文不给,也绝对要做到一毛不拔。

    但做为一个负责人的臣子,提出合理的建议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户部官员就提出来,你的资金从哪里来?

    于是朱厚照就抛出了募集股份的手段。

    募股的方法,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新鲜了。

    在个时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在大明的南方开枝散叶了。

    就比如这个股份的事。据历史记载,在泉州,在弘治三年的时候,就出现了由贫民百姓集体买股,打造的十条出海商船给,行走欧洲。一年后,泉州治里记载:“小户股民,获利三倍”的记载。

    而这种募股的办法,一直推行到武宗死后,大明再次禁海,才又一次销声匿迹了。

    至于几家合伙开个织布厂啊,酱菜厂什么的,更是比比皆是,平常的很。

    但后者不是前者。后者是认人不认票,靠的是一诺千金。而前者是认票不认人,靠的是经营利益。

    这就是合伙和股份的本质区别。

    “我先期的募集股份的目标是200万两银子。”

    这个目标一出,户部的所有人都摇头:“建设这么一座城市,我们替太子殿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没有两千万两银子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古人的思维,想要做一件什么事,都必须先期一股脑的把所有的本金钱粮准备足,然后就堆在那里慢慢的用。

    但朱厚照却对大家解释:“我的这200万两银子,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启动资金。顾名思义,他就是为了启动这座城市建设的资金。先做基础建设,比如道路排水等等。“

    在不修建城墙的情况下,二百万做这些,够了。

    ”城市初具规模,然后我做的第1个生意就是向天下,发买我已经规划出来的地皮,这样就会回笼一笔资金。”

    这很恒大。

    “然后再用这一笔资金,进行港口的建设。港口建设成功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停泊费,市舶司的收入,以及地方的税收。”

    这很深圳。

    “等这一笔费用收到了手,我再用这一笔钱去我的城市里盖房子。然后我再将这些房子卖给那些想要购买房子住在这个城市的人。“

    这又很房地产黑商人。

    ”然后我就又会收到一笔回笼的资金,然后我再投入到港口,进行港口的扩建。然后在港口上再回笼一笔资金,再投入到城市的建设里来。”

    这很眼花缭乱。

    “这笔资金回笼之后,我再拿他建造港口的仓库。然后我将这些仓库出租给各地的商人,收取租金和统一的管理费。然后我再把这一笔回笼的资金,再投入到其他方面上去。”

    很迷糊,但让人很兴奋。

    “而我每一次投入一笔资金回笼的时候,都会比原先的投入资金要增长一倍两倍,如此滚雪球下去,这个雪球将越滚越大,会给投资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

    这个在后世已经被玩烂了的办法,在这个时代简直超前的不能太超前了。

    在大殿里的一片蛙声中,难以理解的这个超前理念,只要细想一下就会立刻理解了。

    这就是钱生钱,这就是只要有了启动资金,将这件事情运作起来,每一步都在回本都在赚利啊。

    许多官员都在思考,思考这样的办法是不是以后,我被外放地方,也可以运用这个办法治理地方呢?这真得仔细的推敲考虑啊。

    于是,几百年后,这个褒贬参半的土地财政政策,就悄悄的在大明推行开了。“不瞒在座的诸位说,我的母后和我的父皇,已经决定在内帑之中,投入第1笔100万两银子的资金;宫中的各位公公宫女们,也募集到了15万两银子。而本太子和郑老板,啊,不,现在是郑大人,再拿出50万银子。我是向父皇保证过的,今年年底结算的时候,我要给父皇和宫中的各位公公宫女们,以一倍的回报。”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中,弘治皇帝尴尬的站起来:“朕投入的这笔资金,并非是要极力的与民争利。一来是推动这个绝对必要的港口的建设,同时内帑增加了收入,朕就会将这一笔钱,投入到灾民的救济上,投入到天下孤寡上,投入到天下那些寒门士子求学上。”

    他努力的说明的就是,自己这个皇上,不是钻钱眼里去滴,是一心想着天下平谷百姓滴,我赚这些钱是为天下赚滴。

    我是一个不爱铜臭的人,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人,是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对于我的投资问题,大家不要过份解读哈。

    但今天这上百个大臣们,却总感觉到皇上的解释非常苍白无力,而且欲盖弥彰,并且非常的越描越黑。

    于是大家纷纷群起反对。“你天津港就发200万股,结果你这一家子就占了一百七十万,你们这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典型的监守自盗,典型的不顾百姓的死活。就比如说我们在座的这100多个百姓。

    不行,你必须扩股,让我们也加入你们这一家子与民争利的行列中来,进行这令人发指的行动。

    这时候这京城里,可比崇祯时候的富多了。

    崇祯时候还能一次性被李自成收刮走8000万银子呢。这种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京城里的士绅们都拖后门走关系,结果刚刚扩股的二百万,转眼就被抢购一空。

    要不是朱厚照死死的压住,未来准备吸引江南士绅商贾的股份,根本就不用出北京城,户部给预算出来的2000万两银子转眼就能实现目标。

    但即便能够转眼筹集到2000万银子,朱厚照也不想那么做。

    筹集上来的银子是有红利的,那些银子一时用不出去压在手里,是赔钱的。自己也不是搞庞氏骗局的,玩那手段干什么?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生意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