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每日签到,我皇孙的身份藏不住了 > 第38章 十万火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以说,这一次的动乱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大灾之年就可以造反?

    这不利于皇帝的统治,也正因如此,朱棣才会如此生气。

    奉天殿中。

    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有在京的亲王,系数都已经抵达,对于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有所耳闻。

    每个人的脸色都很严肃,这是永乐朝以来,第一次有如此大规模的动乱。

    就算是白莲教,都没造成过一个州府的彻底混乱。

    汉王朱高煦站在武将的最前方,身旁站着赵王朱高燧。

    两人对于这一次的动乱,可以算是心知肚明,但是却没想到,朱棣会如此震怒。

    因此,两人都有一些担心,这次的事情要是被朱棣发现,会不会…

    朱高煦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说白了就是仗着自己是皇帝儿子,知道朱棣生气归生气,可不会杀自己。

    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朱高煦才敢勾结遗孤,煽动流民。

    但是,这一次朱棣的态度,使得他有一些吃不准。

    “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朱棣看着到场的文武百官,不断的扫看着这些人。

    他很明白,这种程度的动乱,如果没有朝廷的人在背后支撑,地方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来?

    朱棣的第一怀疑对象就是朱高煦。

    对于自己这个二儿子,朱棣心里面也很明白,算得上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主。

    勾结靖难遗孤,这件事情朱棣早就有所了解,但他并没有过多追究。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就大不相同。

    一条鞭法可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税收政策能否不断的健康循环,所以朱棣非常的重视。

    没想到,朱高煦居然在这一次的事情上还敢动手脚,这就让朱棣有些不满。

    在没有拿到实际证据前,朱棣也不好过多训斥朱高煦。

    朱高煦看着朱棣看过来的目光,眼中也多了几分的心虚。

    “应该派兵即刻镇压,绝对不能让这一次的动乱影响到其他州府!”

    “整个山东已经乱成一锅粥,濒临山东的几个省份也已经有迹象。”

    “乱世得用重典,充州之府知法犯法,应该即刻调动军队镇压!”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纷纷开口说道。

    所有人的意见都非常的一致,那就是必须要用最严厉的手段面对这一次的事情。

    但凡有任何退缩,都会让这一次的叛乱影响程度继续提升。

    朱棣听见文武百官的话后,也是点了点头。

    这个想法也正是朱棣心中所想,站在一旁的太子朱高炽眉头紧皱:“这些流民只是受到别人的蛊惑,应该抓出幕后主使者!”

    朱高炽开口补充,他一向都是爱民如子,对于这些被煽动蛊惑的流民感到有些不忍。

    如果真的出动军队的话,无疑会有许多流民死在镇压行动当中。

    这在朱高炽看来,如果可以避免的话,最好还是避免一下。

    直接抓出幕后黑手,然后再利用赈灾,就能够在不伤害平民的情况下,化解这一次叛乱的行动。

    朱棣听见朱高炽的话后,并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则是将目光放在了沉默不语的汉王身上,询问:“汉王殿下,你怎么看待这一次的事情?”

    朱高煦听见朱棣的声音,心中顿时一紧。

    脸上连忙露出几分笑意,摸着自己的鼻子说道:“依儿臣之见,要不派一条鞭法的创造者前去?那些流民不是认为是一条鞭法导致他们无家可归的吗,只需要让人去解释明白…”

    朱高煦的话还未说完,朱棣便是冷下了一张脸来。

    直接是将朱高煦吓的话都说不完,心中也有一些疑惑。

    自家老爷子为什么那么看重朱永乐呢?

    他本来以为在遇见这种大规模的叛乱行动后,朱棣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找一个替罪羊。

    以此来平息流民的愤怒,但是,看眼下这个情况,朱棣好像并不是这样想的。

    “皇上,我觉得汉王殿下说的有几分道理,如果真让创造者前往,对于那些流民也能够起到安抚的作用!”

    “一条鞭法的推行,如果连想出这个方法的人都不敢前往,又怎能让各地的民众信服呢?”

    “我们应该做两手准备,派遣军队镇压叛乱,同时让发明者前往山东!”

    “…”

    朱高煦没有说话,可底下的汉王党一个接一个的开口,主张想要让朱永乐前往山东。

    毫无疑问,他们是想要把朱永乐往火坑里推。

    谁都知道,眼下的山东就如同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在这个节骨点上派朱永乐前往山东,这件事情一旦生效的话,对于朱永乐自身的安全无疑会成倍的增长。

    再加上汉王早就通过别人联系了山东的那些家族,只要朱永乐被派去山东,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这一个下场。

    底下的文武百官纷纷开口,也让朱棣觉得这件事情有些麻烦。

    即便他是皇帝,但在数量众多的文臣武将面前,他还是要听一下意见。

    主要这一个意见,朱棣并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让朱永乐前往山东境内,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叛乱的影响程度变小。

    煽动流民造反很简单,可要让他们一直造反,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理由,一条鞭法的发明者,如果亲自现身的话,确实能够打消许多的质疑。

    再加上配合朱永乐先前所想出的平灾计策,起到的效果,算得上是事半功倍。

    唯一缺陷的地方,就是在于朱永乐有可能,会受到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

    毕竟一条鞭法损害的是地主,这一次的叛乱背后也是那些大家族的身影。

    朱永乐前去无疑是羊入虎口,危险系数成倍式的增长。

    “如果皇上担心他的安全,我这边可以抽掉两队锦衣卫,跟随他一起前往山东!”

    朱高燧也在此刻开口,配合着汉王想要鼓动将朱永乐送往山东。

    这些时候朱永乐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再加上他和太子一党走得很近,汉王和赵王两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危机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