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篡儒 > 第125章 燕云六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久病不起的三皇子萧敬文,抱病接见了东北师范。

    据说,时间不长,三皇子病体虚弱,说话声音很是轻微,说一句,太监传一句。

    本来师范们去见萧敬文,是要为陈乐山祭拜陈静要一个文牒,不想三皇子传完话,众师范都谢恩而去,没有再多留,以免打搅三皇子养病。

    据师范所说,萧敬文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难得陈乐山来到东北边塞,希望为此地留下文脉,开一趟功课,让东北学子有所进益。

    这话说得是简单,但是从皇室口中说出来,性质可就变了,这是要陈乐山开堂授业,乃是学说流派,开派立宗的大事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至于第二件事,开课,多半也要准备半个多月,届时自己身体痊愈,再为陈乐山发放文牒。

    这时候,诸人都自觉地三皇子,假借生病,要为东北一境蓄积文脉,这可就是千古流芳的大事了,纷纷称赞。

    此事传得飞快,不几日中京城就得了消息。神武帝在朝中盛赞此事,连带把萧敬文也一并夸奖了一番。

    但是这只是明面上的,私下朝中大臣,多半觉得此事不妥。

    毕竟陈乐山年少,虽然有天才之称,但这么开课,还是有些过了。做学问要循序渐进的,将来学问更进,今日的开课就会发现谬误之处,所以不该开的这么早。

    而另一方面,陈乐山就算再怎么奇才,再怎么夺目,毕竟还未著书立说,也就是还没有看到系统的一套,依然是只鳞片爪,这叫朝中入学有成的前辈,情何以堪?

    是以,当接到传闻,东燕百姓士族,也要叩关求学,朝中就一片反对之声,甚至直接说,家学浩浩,不予外邦,连有教无类的事情也顾不上了。

    神武帝萧以恒,召见靖国公郭宏,忧虑地说:

    “陈乐山,在东北的事情,你怎么看,此刻近秋,恐时间不多矣。”

    郭宏点头,又说了另一件事:“三持禅师,此次西行,从者一路增加,若火入干柴,才出中州,跟随信众已超过五千之数,臣实忧虑。”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三持所为,或有变数,却正合三十年之数,”萧以恒淡淡说道:“卿勿忧。”

    郭宏只能点头:“燕云关之内,冬季虽然寒冷,却比塞外轻了许多,如果对东北用兵,考虑到塞外冬季断不能兴兵,于我朝而言,也是用兵之时。”

    “嗯。”萧以恒笑笑,知道郭宏这就是答应自愿领兵了,随手拿起一册兵书,很快沉浸进去,没有再说什么。

    郭宏告退之后,心急火燎地找来李玉,不等他坐下,就把这几句对话,说给李玉听,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李玉。

    李玉听后,沉思半晌,然后看到郭宏的模样,皱眉说:“你既然都想到了,为何这么急着和我说呢?”

    “我不是找你确认一下吗?”郭宏急道:“陛下这是在漏风啊,难道我朝真的可以两线用兵?兵从何来?”

    李玉犹在沉思:“郭老啊,你说的没错,是陛下让你知道,想你主动去领兵的意思。”

    “但是,我也想不透,大部分禁军前往东北,这固然没什么问题,守备京师难道不重要吗?”

    “这还用说?”郭宏今天情绪急躁:“这不是摆明了,安南道的藏兵不止于此!”

    李玉摇摇头:“我细看兵册,粮簿,都没有看到端倪,公爷,你可知道,此次东北之战,京师须留下多少守备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