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人在四合院开局娶了逃荒女 > 第210章 移民和建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的首都放在现在古晋南方,靠河。

    当然,也在最边境的位置。

    那些闲不住的将军们,打着为了首都的安全考虑,生生的往南,霸占了西加里曼丹。

    最先好的当然是居住区。

    为了安置即将到来的军属们,马有福不得不自己出力,通过系统,把建好的高层住宅楼,一栋栋的插在选在好的地方。

    这个超级大的小区,总数超过3000栋高楼,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

    这简直是神迹再现。

    随着第一批的军人家属到来,领到房子之后,陆陆续续的,整个军属区就住满了人口。

    整个军属小区占地面积巨大,为了适应居住,一个核电站就建在海边上为当地提供电力。

    军属区有着大量的医院,学校,超市。

    配套设施非常齐全,唯一不足的是,教师不够,医生不足。

    对于军属来说,这里的日子,是真的好日子。

    工作上,沿着军属区分布着汽车制造,半导体制造等等整个产业链。

    但还是不能解决这数百万人的工作压力!

    集体宿舍再现江湖,很多跟着过来的,非军人的直系亲属们,都给安置在集体宿舍。

    就算如此,此时一家人的数量,基本都是10多个人。

    这种3室两厅100平的房子,自然是不适合这么多人居住的。

    去住单位的房子,或者自己买房子,成了首选。

    来了这么多人,马有福的行政口子压力巨大。

    郝梅也在马有福的指示下,开设了大量的王室产业。

    从小到一根针,大到火箭,各个产业和服务业全面的展开,算是顶过了这一次的移民潮。

    人来了,产业铺开,新的城市也就直接成型。

    为了收回发行出去的大量的新元,加强纸币的流通。马有福展开房地产事业,在各个地区,建设大量的商品房。

    而最大的买家们,自然就是军队里面的小伙子。

    这些适龄青年们,在马有福时时刻刻的吹着,结婚要趁早,房子车子孩子都要!

    而此时的房价,首都的已经直接到了80新元一平的程度。

    新王国的结婚潮流迅速的出现,婚房、婚车、彩礼等等,直接榨干了在保护伞公司服役的这些老兵们,不仅如此,还给银行背了一笔债务。

    每个月不到60新元的贷款,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问题。

    就是除了粮食蔬菜,新王国其他的东西,都贵!

    64年元旦,新的国会大厦正式落成。

    二月七日,新王宫落成。

    马有福在这里,身着冕冠,正式的祭天、登基称皇。

    年号天启!

    作为正妻的李玉娟,成为天启皇后,至于其他的女人,统统都是妃子,没有谁高谁低。

    同时,给予在新王国建设过程中,出力的这些同志们,赐封名爵。

    从侯爵到男爵,总共封了40多人。

    作为君主立宪制政体,马有福的权力还是非常的巨大。

    毕竟整个国家里面,95%都是他的产业!

    军队的后勤,都在他手里。掌握着军权、财权,马有福是实至名归的实权国王。

    登基之后,马有福先是给全国的居民拜了早年,给只要有新王国居民身份证的人,每人500斤的粮油作为新年贺礼。

    这个举动,让之前逃避身份登记的众多人士,开始走进派出所的民政口子。

    也让新王国的民政部门,得到了整个王国具体的人口数据。

    也是在这一天,兔子和高卢鸡正式的承认了新王国,双方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第一任外交大使,竟然是苏上将带着他的家人过来上任的。

    熟人到来,马有福欣喜异常,拉着苏大使就把他喝了个七七八八。

    作为大使,他也是有着自己的任务的,毕竟无论是马有福的异能,还是马有福搞经济的能力,都是非常的厉害。

    兔子那边光马有福留下来的遗产,都够大量的科研人员做好多年的研究了!

    维护和马有福的关系,也是一件非常好重要的事情。

    随着苏大使一起到来的,还有高卢鸡的特使富尔夫妻两人。

    这人是两国建交的沟通者和推动者,来到新王国,也是马有福和戴高乐的私人关系较好,同时马有福在高卢鸡,还有着大量的投资。

    至于约翰牛的利益,那不是高卢鸡的利益!

    新法两国顺利的建交,让鹰酱和约翰牛,气的暴跳如雷。

    对于挑战鹰酱霸权,不服从鹰酱的高卢鸡,鹰酱也没有什么办法!

    兔子呢,正在和毛熊打嘴炮,都是对方队伍里的刺头。

    双方一拍即合,相互建交。

    顺路的福尔夫妻,转道新王国,转交了戴高乐的问候,然后一通操作之下,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建交!

    在新都国际机场,送别福尔夫妻,看着远东航空公司的飞机起航,马有福拉着李玉娟的手。

    “回去吧,这里一天天的,热的要死!”

    “爷,我们还去港市么?那边的公司,不管了?”

    “小娥姐不是在那边么?”

    “就是我一直待在这边无所事事的,心里总是不好受,这边所有的事情,都是郝梅在处理,我也搭不上手,总想找个事情做做。”

    马有福做回车里,摸着下巴,拿出雪茄点上。

    “玉娟,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你看我之前,哪里会在这里一直待着,这不是没办法的事情么?”

    “爷,这我也知道。”

    “这样吧,你成立一个慈善基金,在国内做下慈善事业,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累计名望,又有一个正当的事情。”

    “谢谢爷!”

    “和我客气啥呀!”

    此时,远在北直隶的乡村。

    经过联合省新农村的建设,此时的乡村,已经有了21世纪的水平。

    村村通工程和大量的务工机会,让农村彻底的变了样子。

    李家,也在这个大潮流里面得到了机会。

    靠着李玉娟几次寄回来的钱,李家老大成了一个包工头,成为了李庄里面第一个万元户不说,家产很快的累积到了10多万。

    李家几兄弟虽然因为钱财不和,但各有各的际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