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 > 第100章 交战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俱觉得自己的名字起的真好,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本来路上好端端走着被骑兵突袭就已经够倒霉了,结果返回的路上又被人伏击。

    那个伏击的人还特别阴险,专门等他们前面的大军走过,直到士卒和亲眷混杂的地方才发动袭击。

    身处后方的徐和一开始试图像之前那样,让步卒包围骑兵,困死骑兵。

    但是无奈后方的老弱妇孺被凶悍的骑兵吓到,纷纷发出尖叫,互相拥挤踩踏,场面混乱不堪。

    听到亲人惊慌失措的尖叫,本就士气低落,又因一直赶路而疲惫不堪的士卒们彻底崩溃了。

    骚乱很快从后方蔓延到前方,且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态势。

    司马俱见状一边心里骂娘,一边断尾求生,带着亲卫和还没有完全失去控制的残部赶紧逃离。

    如今离重合县不远了,只要能逃到重合县里,那就可以依据县城的城墙进行防守。

    前军和大部分中军不知内情,看到所有人都在往前跑就也跟着跑了。

    鲜于辅懵了。

    他收到徐荣快马传递过来的消息后就蹲守在重合县外十余里的地方,打算学徐荣搞突袭。

    选择中部突袭也是想利用后面的黄巾家眷使黄巾军彻底溃乱,然后他再狠狠杀他一波,赚个大大的功劳。

    只是现在黄巾军确实溃乱了,但大部队怎么都跑了?!

    鲜于辅看着自己的“战利品”——一群老弱妇孺和一部分黄巾残部愣住了。

    他总不能杀这些老弱妇孺来换取战功吧。

    先不说杀妇孺不算战功,他鲜于辅也不是那等无耻之徒啊!

    一旁的简雍见鲜于辅似乎有些闷闷不乐,好奇地问:

    “此番伯瑾可谓是立了大功,为何郁郁不乐呢?”

    “黄巾军主力都跑了,只得了这些老弱妇孺,哪里还有什么大功呢?

    宪和莫要打趣我了。”

    简雍可算明白为什么刘安会让自己跟在鲜于辅身边了。

    原来这人有点一根筋,转不过弯。

    “伯瑾可还记得吾等此番突袭的目的?”

    “……进一步削弱黄巾军的实力,打压他们的士气,令其困居重合县,最后劝降。”

    将领在外,有太多需要临机决断的时候,所以刘安一开始就召集诸将开会,并表明了自己的终极目的。

    降服并吸纳这群黄巾军,令其在渤海、平原一带荒芜的田地屯田。

    所以要求这些将领尽可能保存这些黄巾军的有生力量。

    关于刘安想用这群黄巾军屯田的想法,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笔神来之笔。

    要知道现在诸侯割据局面初显,众人都知道以后少不了战事。

    既然要打仗,粮草的供给就至关重要。

    以现在幽州的产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诸侯都会选择压迫世家,向世家要粮。

    历史上就连曹操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曹操入主兖州后先是打黄巾、再是打袁术、黑山军、之后又打陶谦。

    打仗都是要粮草的呀,曹操连年发动战事,不够的部分除了袁绍支援一部分,剩下的肯定都是从地方世家那里压榨。

    193年打陶谦也是因为军粮耗尽被迫撤军,直到第二年才再征徐州。

    再征徐州时,曹操老家兖州就反了,边让的事只是一个导火索,内核还是曹操打压世家,从世家那里压榨资源让世家不满了。

    粮草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后来曹操意识到一直薅羊毛是不可行的,薅秃了羊会撅蹄子。

    所以196年,曹操在枣?等人的建议下实施屯田制,自此奠定了霸业的地基。

    屯田就是超出时代半步的神来之举。

    可以同时解决黄巾军、流民如何安顿以及资源不足这两个问题,还能避免和世家起冲突。

    所以刘安手下的文臣武将都很赞同屯田的主意。

    简雍闻言一笑:

    “有了这群妇孺,何愁黄巾不降呢?”

    鲜于辅大喜,对呀,老婆孩子老娘都在自己手上,还怕那群黄巾军不降吗?

    简雍接着补充道:

    “不过若只是用其亲眷逼降还不够,吾等要让这些黄巾军真心投降,方才能够真正将这支黄巾军掌握在手里。”

    什么真降假降?鲜于辅似懂非懂,干脆当个甩手掌柜。

    “那此事就交给宪和吧。”

    “好。”

    如今程立、荀??鸥赏怀觯?罄淳由希?蛴核淙徊患刀剩??且膊幌肴米约撼晌?愿煞沟拇嬖凇

    论劝降这种技术活,还得是他这个靠嘴皮子吃饭的纵横家来干!

    于是徐和及其手下亲信都被带到简雍面前。

    “在下幽州牧从事简雍,见过诸位将军。”

    徐和见过的士人大多对其横眉冷对,少有像简雍这般亲和的。

    不过徐和知道简雍如此亲和是因为想要劝降他,借此劝降他手下的将领以及司马俱。

    其实徐和是想降的,他本来也就只想要带着弟兄们来到幽州,最好占据一块地盘,过上割据一方不用东奔西走的舒坦日子。

    如今投降,虽然不能割据一方,但是也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

    徐和挺满意的。

    只不过人要脸,树要皮,他徐和要是轻而易举的就投降,所有人包括他的旧部都会看不起他。

    至少得来个“三辞三让”吧。

    因此徐和冷笑一声:

    “简从事何必如此客气?若是来劝降的话就不必再提了。

    我徐和宁死不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