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 > 第140章 入主冀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公,你看我把敌军的将领抓住了!”

    张飞把鞠义推到刘安面前,像展示战利品一样展示鞠义。

    鞠义侧着头不说话,刘安也不去管他。

    反而是夸赞张飞:

    “好,不愧是益德,令人信赖!”

    “嘿嘿,没有没有,也就比孝父和云长强一点吧。”

    张飞喜上眉梢,乐呵呵的说。

    关羽脸黑了。

    “益德你这么说,我可是会告诉孝父的。”

    “说就说呗,我又不怕他。”张飞不以为然地说道。

    “是吗?看来我有必要去看望一下妹妹和外甥了。”

    说话的人正是匆匆赶来的高顺。

    “明公,我军大破敌军,只有敌将率少量残部脱身,程别驾还在收敛大军,让我先来告知明公。”

    刘安点点头,说道:

    “无妨,让他回去给袁使君报个信也好。

    你们三人也去收拢大军吧,该启程回去了。”

    “是!”

    几人告辞。

    路上,张飞搓着手来到高顺面前,露出讨好的笑容。

    不知说了什么,一旁的关羽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益德,啧啧。”

    戏复看戏看得津津乐道。

    要不是他去过张飞家,他也不敢相信,在外面屡屡口出狂言的张飞居然在他妻子面前一句重话都不敢说。

    比他还惨,他顶多就是被罚跪算盘而已。

    想到这里,戏复哀怨的看向刘安这个“算盘”发明者。

    算盘可真硌得慌!

    “志才,怎么了?”

    “没事,就是可惜那些灶台都凉了。”

    夫妻情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志才可是饿狠了,我这里还有些干粮。”

    做戏做全套,刘安的确从前日就开始撤军,只不过是把军队撤到这里的山谷附近,因为要隐蔽不方便生火,便提前做了一些干粮。

    “算了,还是吃口热乎的吧。”

    “咳咳……”

    “也好,志才你脾胃不好,还是一会儿喝点热粥吧。”

    “咳咳……”

    鞠义咳出声,但无人理他。

    拜托,他一个大活人还在这里呀!

    不要旁若无人的闲聊,把他当空气呀!

    “那个,不知使君打算如何处置我呢?”

    刘安这才看向鞠义,心想,总算是开口了。

    于是刘安笑眯眯的说:

    “这要看鞠将军是怎么想的了,若是有意归顺,那我自然乐意麾下多一个贤才。

    若是不愿,我怜惜将军才华,也愿意多养一个闲人。”

    刘安在闲人两字上加重。

    这是刘安对鞠义的态度,也是刘安未来对所有敌军阵营里那些三国里人才的态度。

    首先如果得到手了,肯定是不会放出去的。

    降了就在他手底下慢慢发展,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不降,他就养着,就像曹操对徐庶一样,你爱献策不献策,反正只要不给敌对势力献策就行。

    他又不是养不起一个闲人。

    而且这天下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徐庶的。

    多少人渴望的就是功成名就,怎么可能忍受自己无所事事的度过一生,所以最后都会乖乖自己低头。

    如果非要死的,那他也成全他的忠义。

    鞠义闻言不说话了。

    他当初背叛了韩馥是因为韩馥胆小懦弱,不能用他,和他屡屡不合,良禽择木而栖,他才选择了袁绍。

    而袁绍虽然有些小缺点,但是却能重用他、信任他,他又怎能做那等背信弃义之人。

    这样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但是从此放下这一身武艺闲在家里他又舍不得。

    “此事不急,鞠将军慢慢考虑。

    来人,先带鞠将军去休息。”

    刘安云淡风轻的离去,留下鞠义一人陷入苦恼的纠结之中。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高览虽然没被抓住,但是带着残兵逃回去处境也不比鞠义好多少。

    “败了?还是大败?怎么回事?”

    袁绍难得不顾形象的不停踱着步,心中的烦闷像是无边的海水。

    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事已至此,城内只剩两千守军,守是绝对守不住了,为今之计只有先带兵撤回邺城,把文丑从常山国调回。

    然后看能不能联合曹操止住刘安的攻势,固守邺城,保留魏郡。

    能止住最好,止不住,兖州就是袁绍留给自己的退路。

    当初,刘岱身死的时候,其实鲍信等人想推举曹操为兖州牧。

    但袁绍在场就找了个由头推辞了,只给了曹操刺史的位置。

    就是因为他怕给了曹操州牧,曹操就不受自己控制了。

    现在看来,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如果事有不逮,那他就是下一任兖州牧。

    危急关头,众人的意见难得达成一致——退守邺城。

    因此袁绍这么久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高效办公。

    傍晚传来的消息,一行人连夜就开始撤军,从南门逃走。

    虽然夜间不便行军,但是如果不趁着刘安今晚休整的机会逃走,只怕就没机会了。

    临走之前,袁绍本来想把带不走的粮草都烧了,但又怕大火引起刘安等人的警觉。

    于是就干脆卖了个好,把这些粮草都送给了当地的世家。

    等刘安第二天进城的时候,袁绍已经撤退了,只剩下一座空城。

    那些袁绍送去的粮草又被那些世家拿出一半送给刘安作为示好。

    为了让这些世家安心,刘安接受了这笔横财,随后犒赏三军。

    既然袁绍逃了,他也就不急着去追了,他要趁着胜势巩固胜利的成果。

    战争并不是非得把人打死了才叫赢,战争只是实现政治目的手段。

    现在,刘安发动战争的政治目的已经初步达成了。

    拿下广宗,袁绍溃逃后,冀州的局势瞬间变了,安平国、巨鹿国的世家纷纷向刘安示好。

    虽然他们曾忠于袁绍,但现在刘安是胜利者,他们自然立马就倒戈了。

    和刘安见面时热络的样子仿佛是相交已久的好友。

    每次见到这些人的嘴脸,刘安都会感叹自己要学的还多着呢。

    随后刘安带兵赶到高邑,驻扎在这里的文丑已经撤兵了。

    高邑的前身是?县,光武帝刘秀就是在?县南千秋亭称帝,建立了东汉。

    次年废柏乡侯国入?县,并改名高邑,设为冀州刺史部治所。

    再后来,冀州治所才迁到邺城。

    刘安到达高邑后,就立刻上书表刘备为冀州牧,然后把矛头指向袁绍,批判袁绍这个冀州牧是假的,得位不正。

    并且为赵云和张杨正名,帮两人套上大义的名号。

    接着刘安开始插手冀州的政治生态网,将各郡的郡守上换上自己的人。

    至于袁绍,暂时就让赵云和张杨和他在魏郡斗一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