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 > 第168章 天降sssr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打曹操彻底撤军回到兖州和袁绍争锋,刘备就带兵回到冀州。

    毕竟危机解除,陶谦也不太乐意让刘备在徐州白吃白喝了。

    刘备回到邺城,打算把诸葛亮引荐给刘安。

    “子和,这次出去,我一眼就相中一个少年郎君,模样俊秀,给我当女婿正好。

    幸好你当初让我再考虑考虑,我才没答应伯符,不然若是定了孙权,我家兰儿就错过二郎这样的好郎君了。”

    诸葛亮和孙权,一个是自己进武庙,一个是送人进武庙,这是能放在一起比的吗?

    “是那个阳都诸葛氏的孩子吧,宪和给我来信,说你在他那里就差把这个孩子夸上天了,怎么到了邺城,反而不带出来让我看看?”

    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刘备第一次去徐州就拐到了还没来得及南下荆州的诸葛亮。

    刘备不是那个漂泊半生,屡战屡败却执意兴复汉室的落魄宗室,而是发光发热的活泼小太阳。

    诸葛亮也不是躬耕陇亩,半生等待却未逢明主的隆中卧龙,而是父母早逝,在乱世中寻求一席安身之地的的自强少年。

    于是如鱼得水的君臣之义,变成了舐犊情深的父子之情。

    缘分,当真奇妙。

    “就在外面了,我把二郎叫进来给子和看看。”

    刘安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十分期待见到诸葛亮。

    幼时读演义,什么“草船借箭”、“赤壁东风”、只觉诸葛亮是神,无比崇拜。

    少时读史,得知很多故事都是罗贯中这个“亮吹”硬安在诸葛亮身上,便觉得诸葛亮也不过尔尔。

    什么美周郎、荀令君,比起诸葛亮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来大学学了历史系,细细品读三国,却又爱上了诸葛亮。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何其孤勇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丞相,候君久矣。

    “阳都诸葛亮,拜见使君。”

    少年郎君才十三,面容还有些稚嫩青涩,但是风姿灼灼,从容不迫的姿态隐约可以窥见日后风华绝代的样子。

    “先坐下吧。玄德,你这次的眼光不错,是个好孩子。”

    刘备有些得意。

    “什么叫这次,我眼光一直很不错的好吗?

    二郎既然做了我的女婿,我便将他当自己儿子一样。

    如今二郎还小,正是要找个老师学习的时候,我想给他找个好老师,但还没确定人选,不知子和可有推荐的人选?”

    虽然诸葛亮天生聪慧,但是还是要经过不断学习历练才能成长为历史上那个近乎完美的丞相。

    现在还不是任用他的最好的时候。

    “如今阿修、阿元不是都在幽州跟着文若一起读书吗?不如叫二郎也过去吧,彼此间也能做个伴。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荀??椭罡鹆炼际且坏纫坏难攀浚?绍??唇痰荚俸鲜什还?恕

    儿子,老爸已经把一张SSSR卡送到你身边,这要是把握不住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不错不错,友若是个好老师!”

    虽然刘备和荀??墓叵邓悴簧锨酌埽??⒉环涟?醣妇醯密??歉龊美鲜Α

    除了学识,荀??歉稣嬲?木?樱?腔勖鞔铮?巳萸逖拧

    不像简雍、戏复一干人等,行为放荡,做自己的狐朋狗友还可以,教孩子可不行。

    一天天就知道喝酒作乐把孩子教坏怎么办?

    而且刘元作为刘安的接班人,又和诸葛亮年纪相仿,正是培养感情的好时候,刘备很满意。

    “那二郎觉得可好?”

    诸葛亮没想到刘安会咨询他的意见,有些受宠若惊。

    “多谢使君厚爱,若能成为荀君的弟子,是亮的荣幸。”

    荀??錾砻?膨4ㄜ魇希?稚儆胁琶??罡鹆炼云湟埠芟蛲?

    这时一个侍者来到一旁,没有说话。

    “那玄德便带着二郎先回去准备准备,我一会儿给文若写一封推荐信,到时候让二郎带过去吧。”

    “好,那我就先带着二郎走了。”

    见有侍者静静站在一旁侯着,刘备知道刘安是有正事了,便带着诸葛亮先离开。

    刘备离开,侍者终于开口:

    “使君,戏监军有事求见。”

    “把监军叫进来。”

    戏复穿着裘衣,进来时一身寒气,刘安递给他一个暖手的铜炉。

    “下次若是有事志才先到其他屋子等着,没必要在外头候着,如今天寒,志才身子又孱弱,要是冻坏了就不好了。”

    如今虽然才九月,但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原因,今年夏六月便已经寒冷如冬,到九月更是寒意彻骨。

    “多谢明公体恤,不过区区寒风,奈何不了我。”

    “志才这话我是记住了,若是惹了风寒,我定让疾医在药中加上一味黄连帮志才好好清清湿热。”

    “这药怎么能随便加呢,我还是多加件外衣吧,咳咳,明公,兖州那边探子回报,曹孟德粮尽无援,袁绍又派人去劝降,只怕坚持不了多久。”

    曹操被袁绍偷家,切断了后路,没有粮草补给,眼下这个寒风凛冽的时候,他不想投也得投,不然没有粮食,那些士卒马上就会哗变。

    但,曹操可不是一般人。

    “降了?估计不会,他会走,离开兖州。”

    刘安摇了摇头,近乎笃定的说。

    “明公何以断定此人能如此果断的断尾求生呢?”

    “我曾与曹孟德共事,此人心中有沟壑,不是甘为人下之人,志才莫要轻看他。”

    当初许劭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实是有些贴切的。

    所谓雄,不是因为做出了一系列伟大的事才能称为雄。

    而是因为雄者胸怀大志,不屈不挠,所以这样的人最后才能咬着牙挺过最昏暗无光的日子,做出一系列伟大的事。

    曹操,就是一位雄者。

    这样的人,若是堂堂正正的击败也就罢了。

    偷家得来的胜利,曹操绝对不服。

    所以,他绝对不会投降,而是会选择暂时依附他人。

    就像历史上的刘备,面对强敌,打不过就先走,到别人家住着,等自己发育起来了再谋求他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