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 > 第238章 坦白从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绍自绝,兖州局势初定,刘安赶到昌邑,处理余事。

    得知袁绍身死,刘安既喜又叹,喜除一大敌,叹英雄末路。

    “袁本初,确实是个有骨气的人啊!”

    至少比袁术有骨气的多。

    不过袁绍说的没错,若真落在他手里,他是绝不会留下对方的。

    相反还要当众斩首,以儆效尤。

    袁绍如此也算给自己保留了一份体面。

    诸将皆在昌邑,刘安便召集诸将开个战后总结大会。

    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复盘,才能进步。

    “此次讨贼之战,首功者,当为子盛,我已为子盛表功,请封镇南将军。”

    徐荣眉开眼笑,四镇将军是从三品,再升就是四征将军,比张飞等人的四安将军还高一级。

    至于牵招、赵云两人一个负责宫中守备一个负责都城(邺城)守备,和他这种对外征战的将军属于不同类别。

    也就是说,他现在就是刘安手下第一大将。

    至于吕布之流,不过是徒有高位罢了。

    徐荣顿觉自己前途无量。

    “此次益德虽然杀敌有功,但鲁莽轻率,以至于错失战机,罚俸两年。”

    “是。”

    张飞低头称是,他这次的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并未降职已经是使君体谅。

    “而孝父未能及时阻止益德,导致贻误战机,念其非主犯,罚俸一年。”

    “是。”

    高顺见刘安笑着,看起来心情不错,想起族兄的嘱托,上前道:

    “明公,虽然袁贼犯下谋逆之罪,罪不容诛,可念在其已伏诛,祖上又世代侍奉汉室,可否允许为其更衣净面之后再下葬。”

    袁绍是决然说不出低头的话,但高干哪里忍心让袁绍穿着粗布麻衣,蓬头垢面的下葬,于是特意求到了高顺面前。

    袁绍诡计多端,但又实在刚烈,对多少人宁死不降,但真做到只有袁绍,这样有骨气的人,刘安还是高看一眼的。

    更何况高顺开口求了。

    刘安点点头,表示同意:

    “此事孝父自行安排即可。”

    “使君高义!”

    高顺谢恩。

    “仲德、云长,你们二人虽然此次犯下轻敌之过,但配合子盛攻下昌邑,功大于过,当奖!”

    “云长升任平西将军,仲德擒住贼首,升任为兖州都督,督兖州武事。”

    程昱是如今刘安手下少数有资历可以外放为一州刺史之人。

    还有一人,便是荀??

    此次战罢,刘安有意将荀??佑闹莸骰刂醒肽酥劣谇跋摺

    之前一直压着对方,也有因为荀谌在袁绍手下的原因,荀??幌胂杂谔ㄇ啊

    如今荀谌重新效力朝廷,自然也该让荀??匦陆?胫醒耄?暇勾巳丝墒峭踝糁?牛?Ь佑闹萜癫豢上А

    本来刘安想直接任命程昱为兖州刺史,奈何对方是兖州人,犯了三互法,不可为兖州刺史。

    于是刘安只得先把程昱任命为都督,掌管兖州武事,然后再安排族中长者刘基为刺史。

    让刘基放权便是。

    这次还有不少降将,作为降将,自然不能待遇太好,但也不能太差,于是干脆保留原职,不升不降,都调到邺城。

    唯有太史慈之前并无高位,只是高干的亲卫,刘安于是就把对方调为自己的亲卫,日后有机会再调出去外放。

    至于袁绍手下的文臣,郭图是第一个降的,刘安嘴一抿,到底还是收下了。

    沮授因着是冀州人,坚持了一下还是降了。

    逢纪为袁绍旧友,关系亲密非比寻常,于是立誓不再出仕后刘安放其回了原籍。

    田丰则态度不明,本身他对事二主不反感,加上袁绍也并非虚心纳谏的明主,可以降。

    但奈何袁绍死的太刚烈了,主上宁死不降,他做为臣子就算不以身殉葬,也万万没有归降的道理。

    于是不免心内纠结不已,刘安也不强求,反正田丰是冀州人,带着一起回冀州就是。

    愿意降也好,不愿意就罢了,毕竟田丰也是双刃剑,没准什么时候就把他也刺伤了。

    诚如李世民,一代贤君,面对耿直boy魏征,也忍不住对长孙皇后说:

    我迟早会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

    可见真话虽好,但也实在伤人。

    刘安觉得自己可能一开始还能忍住,但是久了,能不能忍住真就不一定了。

    所以,还是随缘吧。

    开完内部大会,接下来就该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那些两面三刀的世家不仅袁绍讨厌,刘安也颇为不喜。

    这次借着寿张王氏里通外贼一事以及他途中遇刺一事,他要狠狠地宰一波肥羊!

    是时候亮出獠牙,不然那些世家该觉得他好欺负了。

    ……

    “什么?袁绍自绝,刘安在其府邸中搜出好几箱他与我们,呸,兖州世家往来通信的信件?”

    寿张赵氏之主赵文坐在胡椅上,听着家仆传回来的消息,大惊失色。

    这袁绍一旦死了,邺城朝廷威望大增,那他们这些曾经联和袁绍的人可就通通变成了国贼。

    这可是天大的祸事!

    那边的奴仆接着说道:

    “怎敢欺骗主君,这些公告都贴到了官寺门口的公示栏上,还有专门的小吏为我等解释内容。”

    不然像他不识字的人怎么可能看懂。

    “那小吏还说,司空得知此事震怒,立誓要将那些国贼通通诛杀,还是被其别驾劝住,然后给了那些国贼两条减免刑罚的办法。”

    “哪两条?”

    赵文闻言松了一口气,此事牵连甚广,若是一网打尽,只怕后果是那刘子和承受不住的。

    只是不知道要财还是要粮。

    “一是自首,若是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罪状,便证明其有悔改之心,可以酌情减轻刑罚。”

    这条有跟没有也没什么两样,谁家会傻傻的去自首。

    不去有可能抓不到,如果要是去自首,那可就是自己把把柄送上门。

    “另一条是什么?”

    “另一条是若是能够向上检举其他通敌国贼,将功补过,可适当减轻自家的刑罚。

    如果检举越多,那么减轻的刑罚也越多。”

    这条倒是有点意思,想让他们世家自相残杀,自己坐拥渔翁之利。

    只可惜,这刘子和到底还是出身卑微,不知道他们这些家族之间虽然平时有些龌龊,但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一致对外的。

    毕竟这种事谁要是开了头,那可就是和他们所有人作对。

    没人会那么蠢吧?

    只要他们彼此团结,他倒要看看这刘子和敢不敢冒着兖州动荡的风险,强行对他们动手。

    赵文心中很是自信,他打算去找王茗,然后让对方召集寿张乃至于东平国所有的世家豪族统一口风。

    如果最后刘子和非要和他们硬碰硬,那他们就统一称这是刘子和为侵占他们财物而故意说出来的谎言,然后一起去投袁术好了。

    赵文立刻更衣前往王府,却得知王茗已经出门远行。

    “这关头,文鸣能去哪里呢?”

    赵文隐隐有些不妙的感觉。

    他突然想起之前王茗曾经向他们讨要“诚意”,当时他本来是想给的,但王茗胃口太大,几乎要了他赵氏家财的一大半。

    那赵文自然不能给了,王茗也没说什么,笑呵呵就揭过了,只说都是寿张大姓,他自然会好好“照拂”他们的。

    思及此,赵文心弦一紧。

    不会吧,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