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 > 第252章 孙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蔡琰手一顿,脸上闲适的神情一扫而空,看向蔡睦:

    “究竟是何人?”

    蔡睦指了指蔡琰手中的茶杯。

    与茶有关,蔡琰顿时心领神会。

    刘安,刘子和!

    如今风头正盛,便是他蔡氏亦不能轻易与之为敌,确实不是她可以凭自己喜好,轻易推却的存在。

    只是蔡琰一头雾水:

    “为何会是我?我与这位可是从未见过,莫非是族内最近做了什么大事?”

    又或是对方最近有什么用得着蔡氏的地方?

    蔡睦闻言摇了摇头:

    “未曾,叔父他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阿父与其的旧事,那位想要对阿姊多加照拂也未可知?”

    细细想来,蔡琰与对方唯一的交集点也就是蔡邕了。

    蔡睦感叹道:

    “阿父生前高朋满座,知己如云,但如今还惦念的人,实在不多了。

    可见那位确实是一位仁义之人啊!如此仁义君子,阿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虽然刘安只透了一点意向,但蔡睦很希望能够促成此事。

    这不仅是他们蔡氏的机遇,更是他个人的重大政治机遇!

    当初卫霍二将之所以能够出头,除了本身的才干出众,其姊卫皇后的扶持也至关重要!

    蔡袭还在牙牙学语的年纪,只有他,已经加冠成人,可堪大用。

    “并未不满,只是事发突然,我还需要考虑考虑。”

    “阿姊如此聪慧,定然不会在此事上犯糊涂,我先暂住府中,阿姊若是下定主意,便来寻我。”

    蔡睦也不想逼得太紧,伤了二人和气,终究不是亲姐弟,还是要有些分寸。

    而蔡琰一个女子,自然不能独自前往邺城,那太危险了,蔡睦打算陪其同去。

    “好。”

    送走了蔡睦,蔡琰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再次躺到胡椅上,心情却不似刚才那般轻松。

    蔡琰心里门清,若她要二嫁,刘安便是她能找到的最好选择。

    对方如今而立之年,又位居高位,她嫁过去便是当家主母。

    君姑远在幽州,她日后生活在邺城,也不必事事躬亲。

    对家族来说,也能从刘安那里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只是若仅对她个人而言,她还是更喜欢独自寡居的日子。

    清净、平和、轻松。

    只可惜人活一世,终究不能只顾及自己。

    她这样闲适的生活,不也是家族在供养吗?

    “芷兰,你也十六了,到了待嫁的年纪,我不爱出门,也连累你在此处虚度年华。”

    芷兰闻言不知所谓,吓得伏跪于地上告饶。

    “女君何故出此言?女君对奴婢很好,奴婢从未心生怨怼,更无怨言!”

    “非你之过,只是我将要离开,在临走之前,终归要把你安排好才是。”

    芷兰是当时她从卫氏回来途中买来的,主仆一场,善始善终,她想给这个侍奉自己多年的婢女找个好去处。

    “我可还你自由身,再给你一笔金银,让你归家可好?”

    芷兰并非家生子,离家多日应该也思乡心切了。

    芷兰闻言更是磕头告饶:

    “若是女君不想要奴,也求女君万万不要放奴归家!”

    “为何?难道你就不思念亲人吗?”

    “回女君,我若在蔡氏为奴,还有衣食住处,但我若是归家,只怕身上一应财物都会被父兄拿了去。

    届时再将我发卖,我又上何处来寻您呢?”

    蔡琰顿了顿,说道:

    “既如此,那你便随我远行,日后我再为你寻个好归宿可好?”

    芷兰转悲为喜,连连磕头。

    “多谢女君怜爱,多谢女君恩德……”

    “好了,起来吧,哭成这般样子,旁人还以为是我苛责了奴仆。”

    芷兰这才拂去泪痕,赶紧起身致歉。

    蔡琰心头一惊,只见少女瓷白的额头上赫然已经破了皮,渗出丝丝血迹。

    “你怎的这般用力?若是破了相可如何是好?快去寻医者吧。”

    芷兰又是道谢又是告辞,临了说道:

    “若是女君能够留下婢子,莫说破了皮,便是毁容婢子也无悔。”

    “唉~”

    蔡琰幽幽长叹。

    宁为豪族奴,不为清白身。

    乱世害人,不过如此。

    这天下,何时才能够太平呢?

    ……

    “什么?又走了三个计吏,你现在问我要人核算粮草?我上哪里去给你找人?”

    曹操急得焦头烂额,他没想到自己还没和袁术碰刺刀,内部就先撑不住了。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汝南郡的汝南袁氏。

    虽说自袁术称帝后,汝南袁氏声望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豫州,汝南袁氏还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

    在得知曹操打着朝廷的名义正式反袁后,汝南袁氏就做出了回应。

    “谁要是在他这个阉宦遗丑手底下干活,那就是失了世家的风范,丢了士人的面子!”

    袁氏的威压一下来,曹操手下的书吏、计吏纷纷告辞归家。

    可是走一个两个还行,全都走了,活没人干,军中直接乱成一团。

    夏侯???懿倨?菩谛冢?幻馍碜右凰酰?琊起纫话恪

    “他们一个说家中长者辞世,一个说父母重病,我总不能阻止对方回去尽孝……

    我等本就在外声名狼藉,若是强留下来,只怕名声更是不堪。”

    “都到如此地步,哪里还管的了名声,难不成我们现在做个好人,他们就能不喊我阉宦遗丑?”

    那些世家骨子里就瞧不起他的出身,这一点就算无论他做多少事都不会改变。

    曹操肃声道:

    “从今日开始,别管什么理由,一个都不能放走,不愿干活,那就不给饭吃!

    如今粮草匮乏,大军吃用还不够,哪里还有闲余供给一群光吃不干事的废物?”

    “若是他们闹起来可如何是好?”

    夏侯??行┩诽郏?切┪氖恳桓霰纫桓瞿芩祷岬馈

    闹腾啊!

    “闹起来?”曹操冷哼一声,“那就动刀子,把刀放他们脖子上,自然就服软了!”

    曹操心里明白,那些文人也就是嘴硬,真要动真格了,怕是第一个就得磕头求饶。

    世间有骨气者,终究还是少数。

    大多数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

    曹操扶了扶额,他有些头痛。

    “对了,今天辞官那三个什么时候走的?”

    “我刚过来的路上同我说的,应该刚走。”

    “那你还楞着作甚?给我带一队骑兵去追!

    追不回来,你今晚就别吃了!”

    “是!”

    夏侯??绽肟??钟幸蝗私?矗??茄β?

    曹操顿时眼前一亮:

    “少谦,竹邑薛氏乃是兖州大族,家中俊才颇多,不知可否送几个识文断字的书吏过来?”

    曹操本家文人不多,夏侯氏也差不多,至于毛?乃是兖州人,在豫州毫无根基,思来想去也就薛满出身大族或许能够有所助力。

    薛满苦笑一声,满脸无奈:

    “明公有所不知,我薛氏虽有些名望,可到底比不了那袁氏,族里已经在催我回去了。”

    作为曹操的心腹,又是豫州大族出身,薛满显然是袁氏的重点争取对象。

    袁氏已然对薛氏施压。

    若不是因为沛国现在归曹操管着,只怕他早就被逼着回去了。

    如此情形,哪里还能帮曹操招揽族人呢?

    “少谦,如此危难之际,莫非你也要离开我吗?”

    曹操一愣,一行热泪便流了下来。

    他是真舍不得薛满,薛满的才干以及出身都对他大有用处。

    可恨的袁氏!

    但是曹操深知如今人心不定之时,当以退为进,不可逼迫过度:

    “不过袁氏之盛,操早已明悟,若是少谦真的要走,操也绝无半分怨言,只希望日后若操能侥幸得胜,君能重回我身边。”

    “唉,原不知在明公眼中,满竟是那等遇事便退缩的小人吗?”

    薛满长叹一声,曹操心中一喜,他知道薛满此言的意思便是不走了。

    “如若使君不嫌,家中长子虽还未加冠,但也能勉强做事。”

    既然都决定赌这一把,那就干脆梭哈吧!

    “少谦之子,少年英才,文思不凡,若肯来助操,实乃操之幸事,又怎会嫌弃呢?”

    薛满长子薛综如今才十二,做多少事谈不上,但是薛满肯让如此年幼的孩子都来助他,效死之意便无需再言。

    这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满意了。

    “少谦,东边可有消息过来?”

    东边便说的是孙策,当初两人定下暗中结盟,再合演一出大戏。

    未曾想那袁术一向自大狂妄,如今却胆小如鼠,对付他竟然还要派三路精兵?

    计划有失!

    曹操所想是让那孙策快马加鞭早日赶到沛国,然后按照剧本他假意不敌,再随其赶往寿春,最后在城中发动兵变,从内部突破岂不妙哉?

    但谁知对方却迟迟未至,眼见那中路的陈兰等人已经从寿春出兵,进了沛国,他这边却一筹莫展,不免心焦。

    曹操打算若是等陈兰到了,孙策那边还没有消息,他便把二人结盟的消息放出去。

    死道友不死贫道。

    先引起敌军内讧,再看看有无可乘之机。

    薛满闻言拿出一封密信:

    “明公,我正要同你说此事,今日有人将此密信送至官寺,是东边来的消息。”

    曹操打开密信,先掉出来一张叠起来的纸,曹操打开纸发现竟是一张简易的地图。

    上面是一条线路,点了几个点标记了具体的郡县名字。

    曹操心头一跳,再看向信件,信中那孙策言自己要先回下邳整兵,怕来不及过来援助曹操。

    但请曹操放心,他会尽快赶到,此线路乃是袁术给中路陈兰、雷续等人的运粮路线,希望能对曹操有一定帮助。

    这可太有帮助了!

    若是能断其粮草路线,不仅能够补充自身粮草不足,还能大败敌方士气。

    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饭,别说攻城战斗,能够不哗变就足以说明那将领带兵能力非凡了。

    “来的正好!”

    不过曹操仍旧有些犹豫,他本就是多疑之人,如今身处下风,便更不能随意行事。

    “少谦,你怎知这是东边来的,若是有人借此为饵,行诱兵之计可如何是好?”

    “本来我也有所疑惑,不过明公可知送信者为谁?”

    “谁?”

    “孙伯符之弟孙权。”

    薛满笑道:

    “那孙伯符长兄为父,听闻一直以来对弟妹都颇为照顾,十分怜惜家人。

    若是此事为假,他安敢令自己亲弟过来送信?”

    “原是如此,那孙权如今又在何处?少谦不曾让其离开吧?”

    “这是自然,我已将其留下,不过去处还未定,此次过来正是想与明公商榷此事。”

    曹操闻言笑道:

    “那孙二郎十四,和丕儿年岁差不多,不如便住到我家中好了。”

    曹丕如今才九岁,两人哪里年岁差不多,不过薛满也不会因此而反驳曹操。

    只道:

    “如此甚好,想来有二公子作陪,孙二郎也不至于太过无趣。”

    “此时无事,不妨少谦带我去瞧瞧那孙二郎。”

    他还是不放心,想要亲自看看此人真伪。

    屋内,一郎君身姿如竹,挺拔高俊,头微低,似乎正低头看书。

    听见开门声,郎君抬起头,一张俊俏的面容出现在曹操面前,与那孙策有五分像,曹操心中大定,此必为孙策之弟也!

    “这位郎君,便是孙二郎吧?”

    而那边孙权见一男子进门来,旁边跟着亦步亦趋的薛满,便暗中猜测此人为曹操。

    一听此言,心中更加确定,起身行礼:

    “在下孙权,拜见曹将军。”

    曹操忙将人扶起:

    “二郎风姿灼灼,有其父兄风范,二郎一来,实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只是路途遥远,又多有盗贼,伯符怎舍得让二郎独自过来?”

    孙策一向爱护弟妹,如今让其弟过来,未免有些取信与他的意味。

    孙权摇了摇头:

    “我兄本是不想让我来的,但公瑾总说曹将军风采出众,当为英雄人物。

    我不免心生好奇,所以执意想要过来拜访将军。”

    曹操哈哈大笑,道:

    “那今日一见,不知二郎可有失望?”

    “今日一见,将军虽并不壮硕,但风姿却实在出众,不虚此行!”

    “哈哈,二郎过誉,既然二郎对操心生好奇,那不如在我家中小住几日,你我也可亲近亲近,可好?”

    孙权自无不可,道:

    “如此,那权便叨扰将军了。”

    两人又寒暄一阵,曹操命人将孙权带至府上,随后将曹洪曹仁叫来,此事颇为重要,交给旁人他不放心。

    好一番嘱咐后,曹操方才令二人带上一千骑兵两千步卒前去“借”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