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你说我是曹操的私生子? > 第87章 科举制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着每天对自己恭恭敬敬的官员们,曹操真想给扇他们几个耳光。

    尼玛,真他妈不是东西,表面一套,背地里给老子捅刀子!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一招,他是在清楚不过了!

    东汉不就是被他搞成这样的吗?

    想当初,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袁绍,一步步打到现在的天下。

    其实除了江东的孙策和荆州的刘备刘表,汉朝的天下,基本已经成为了曹操的领土,虽然他还没有称帝,但是已经是最大的诸侯。

    曹操暗骂一声,这些官僚们所干之事,就是自己曾经对大汉所做的事情?只是目标改变了,这些贵族的王八蛋开始吸自己的血了。

    曹恒看着老子的表情,心中暗暗发笑。

    他知道曹操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明白自己所指出来的那不完善的屯田制所导致的所有问题。

    《三国义》记载,历史上,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其实问题并不大,也算比较合理完善,但最后却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税收太高。就好像那个七旬老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先要交给国家四成,然后又要交给地方两成,已经六成出去了,那还种个屁啊?

    而另一方面,就是一直存在的贵族侵占土地的问题。

    曹操自然也是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对上面的欺瞒,利用自己手中职权,隐晦地将这些土地给侵占,据为己有,成为自家的固定资产,这种手段他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是没有想到,现在别人竟然用这套手段,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

    如果不是曹操的心智较为成熟的话,估计现在已经发火震怒了

    但即使自己将情绪控制地再好,他还是感觉自己的胸口非常的闷?想着这群贵族官僚,真是觉得越来越可恨,恨不得直接将他们推出去斩首。

    曹恒自然是清楚曹操现在的心情,估计此时心情比他更差的,也就是拘禁在许昌的汉献帝了。

    事实上,曹恒向曹操暗示的这个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国时期,贵族的权利与特权是相当大的。

    能够出人头地的,基本上全都是贵族,后来最终夺得天下的司马家,就是司马懿和司马徽所在的家族。

    当初不可一世的袁家,培养出了两大诸侯袁绍和袁术,虽然最后都没好下场,但是其世家子弟仍然是遍布各地,而且占据着相当一部分的地盘。

    至于诸葛家,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后来数不胜数。包括诸葛亮的媳妇黄月英,也是荆州世家黄家之女。

    基本上只要是每一个在朝为官的人,或者说在天下中少有名望的士子,那全部都是世家的子弟。

    这整个天下,就是权贵的天下!

    对三国历史极为熟悉的曹恒看起来,权贵的力量也是庞大到了一个逾越的地步。

    真正能算的上是寒门出生的,也就只有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关羽等人而已。

    哪怕就是少年不如意的刘玄德,也是汉室宗亲,到后来成为了刘皇叔,而且仅仅是年少时帮父母织过草鞋而已,在他人口中就成为了贱民。

    贵族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这种特权,如果不加以抑制,那么总有一天,他会反过来吞噬掉当权者!

    事实上,曹操麾下一直是人才众多,单单是智囊团,就有郭嘉、荀??④髫?⒓众嫉热恕V劣谖浣?蔷透?嗔耍??宋遄恿冀??还有许褚、典韦、夏侯渊和夏侯??热恕C恳桓鋈硕际堑笔烂??而且对曹操很忠心。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唯才是举“。

    虽然在汉朝,英雄也是问出处,但是在曹孟德这里,要求降低了许多,只要是有才华有实力,都可以在他这里谋个一官半职。

    像郭嘉这样吊儿郎当之人,曹操仅是与他彻夜长谈了几次,便慧眼识英雄,最后成为了他身边最重用之人。典韦和许褚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但是仍然被曹操重用,委以重任。

    曹操的这番举动,其实就是和贵族对着干。也正因为他这种行为,才招致了天下寒门的爱戴。曹操在前期,得到了多数寒门子弟的支持,从而拥有许多精兵强将和庞大的智囊团。

    因为他本身的出身环境还不错,但毕竟头上顶着宦官之后,怎么说也是不光彩的,从小到大也受过不少屈辱。

    正因为如此,曹操向来不怎么看重出身,只看中个人能力。

    见到老子开心,曹恒也是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

    “我也是从老父亲你的唯才是举中得到了启发?既然可以唯才是举,任用才华出众的寒门子弟们,就说明他们具备极大潜力的,只是没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机会,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培养人才呢?我的想法就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学府,也就是学院。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得以学习,学成之后为你所用,成绩优秀者还可以加官进爵。”

    “如此一来,寒门子弟便获得了一个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都会专心读书学习,而我们的人才也元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要建造的书院就是这样的思路,要通过建立书院,让更多寒门的子弟也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与贵族子弟一样获得学识。”

    听完了曹恒的分析之后,曹操不由得摸着胡子大笑起来,言语间满是喜爱之意。

    “真乃吾之麒麟儿!”

    “不过为父还有一事不明。”

    曹操不禁问道。

    “老父亲你直接说啊?。”

    曹恒回应道。

    曹操点头说道。

    “你如何就能够将这些田地收获的数据,如此详细地查出来?那些书生,也不过几人,如何能够将许昌偌大的地方给盘查地如此清楚?这么详细的数据,如果不是大规模排查的话,仅仅凭借这些书生,为父可是不信。”

    “即使是他们真的像杨修这样尽忠职守,但将来改革扩大下去,还要让官员如此劳累吗?这样下去,怕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曹恒闻言,不禁笑道。

    “老父亲你多虑了。其实孩儿想设立书院后,招收了很多过来的读书人过来,再将知识教给一些流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