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千古一帝,从赘婿开始 > 第210章 安靖帝好大手笔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完,典克孝看着乔?,他已经打开思路,细节方面,得乔?自己琢磨。

    乔?也看着典克孝,

    四目相对,乔?先一步收回视线,这家伙确实没必要读国子监,太丑了,书读的再好,安靖帝也不会让他同朝议政。

    丑归丑,但是这小子的脑子,却是一次次刷新乔?对他的认知。

    乔?对安靖帝有着一定的了解,此人刻薄寡恩且又死要面子,但不可否认此人的政治手段极其高明,否则再有太子的前提之下,怎轮得到他安靖帝继位。

    一定有人在背后做文章。

    典克孝的推测十分精准,

    如果不是另有企图,安靖帝再怎么勃然大怒,在顾忌乔?的情况下,他就算对外宣称要杀吴有缺,也会把吴有缺先羁押起来,待到来年秋后问斩,给予乔?足够充分的时间。

    乔?为了救吴有缺,会主动割舍利益,央求安靖帝放过吴有缺。

    如此一来,安靖帝既得到了利益,也有台阶,

    乔?这边也达成目的,岂不是皆大欢喜?

    但安靖帝不偏不倚,只给了三天时间,

    三天,

    足够富春往庐江送信,却不足以乔?往富春送信,

    安靖帝摆明车马要让乔?一家人眼睁睁看着他杀吴有缺,让乔?他们备受煎熬,饱受痛苦。

    “不止有人在背后做文章,安靖帝本身,就想杀有缺。”细想之下,乔?给出结论。

    至于安靖帝的企图……

    乔?目光投向典克孝,双方再一次四目相对,两人都了然于胸。

    乔?是守城名将,

    到这,就已经很明朗了。

    乔?讥笑道:“一个月前,我收到一个消息,关家军两部人马有异动,说是广陵郡那边北周不安分,关家军两部人马会在邺城会师。”

    “呵呵!”

    “现在看来,什么北周不安分,关家军分明是冲着我乔?来的。”

    乔?亦非庸辈,在典克孝的引导下,根据最近江东防线之异常,通过这些蛛丝马迹联系到一块时,乔?很快就明白了安靖帝的意图。

    但是,乔?毕竟只是个将才,其眼界和政治手段,比之坐镇富春的安靖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人家安靖帝才是国际化的眼界和格局。

    所以乔?只知道安靖帝的意图,却不知安靖帝的真正意图。

    典克孝倒是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很奇怪。”他说。

    乔?皱了皱眉,“哪里奇怪了?”

    关彩彩做聆听状,

    小乔抓耳挠腮。

    令人惊奇的是大乔忽然说了句,“的确很奇怪。”

    面对乔?投来问询的目光,大乔说道:“这里可是庐江啊!”

    因为过于简单,乔?竟然忽视了,直到大乔说出那句话,乔?这才幡然醒悟。

    对啊!

    他妈的这里是庐江啊!

    安靖帝让关将军和他乔?在庐江死磕,在北周眼皮子底下内斗,他想干什么?

    难道安靖帝不知道这么做,会冒很大的风险?

    他就不怕,北周忽然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就不怕庐江易主?

    “显然,安靖帝明知道会有很大的风险,但他还是这么做了,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安靖帝从一开始就谋划把庐江以及你乔?的虎敖军,还有关家军一块卖给北周。”典克孝断言。

    此话一出,乔?头皮顿时炸毛。

    安靖帝,他想干什么?

    他想做世人唾弃的卖国贼吗?

    不是只有普通人才能卖国,上位者卖国贼更多,更得心应手。

    “大手笔呀!”

    典克孝感慨良多,

    庐江,虎敖军,关家军……

    “一口气卖掉两支部队和整个庐江,不知道安靖帝能卖出个什么样的价钱。”

    典克孝在思考,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多大的利益,能够让安靖帝不惜主动割让庐江,甚至把当今天下吴国最强的两支军队,一块葬送在庐江。

    这可不不单单是一笔交易,一场买卖,更是一次豪赌。

    你要知道北周可是狼子野心,他们早就垂涎江左已久,再叫他们尝到甜头,天知道他们会不会顺江而下。

    稍有不慎,安靖帝卖的就不只是庐江了,而是他吴氏江山的最后一块土地。

    虎敖军,关家军都让你安靖帝整死了,大吴国力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试问,还有谁能挡住他们北周铁蹄?

    最终典克孝仍旧没能想明白安靖帝为什么这么做,

    不是典克孝不够聪明,而是他能够得到的讯息太少,

    吴有缺也是从乔?,关承皿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北周平叛告终,所以吴有缺判断北周下一步计划,就是推行国战,在这样一个关头,安靖帝这么做,吴有缺给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靖帝要牺牲掉庐江,虎敖军,关家军。

    用空间换时间。

    乔?知道的讯息很多,他没能推测出安靖帝的真正意图,是因为他此刻已陷入空前的愤怒和茫然之中。

    乔家戍边几代人,最后却沦为笑话,沦为安靖帝的一场政治交易。

    戍,戍个吊。

    有什么意义?

    “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有缺救出来,想办法让他安然无恙的回到庐江。”头脑一片混乱的乔?,思来想去,终于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是想不明白,没关系呀,只要把吴有缺给带回来,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既然安靖帝决心要卖掉庐江和虎敖军,那么,吴有缺也没必要留在富春。

    典克孝沉吟片刻后,点头说道:“的确要做好万全准备了,不管吴有缺回不回的来,庐江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你先多囤点粮食,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如果吴有缺没有后手的话,现在这种情况他想活着回到庐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姜青鱼劫法场,把他带回庐江。

    “此外,你现在就可以给后唐国主写信,让后唐国主早做准备,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投奔后唐,江夏方面若肯出兵增援,或可解庐江之危。”

    这是庐江唯一活下去的办法,如果吴国断了增援,就只能向后唐求援,否则,庐江就会是一座孤城,最终的结局会十分悲壮。

    吴有缺不回来,庐江要亡,

    吴有缺回来,庐江会死的更快。

    别忘了吴有缺是以质子的身份去了富春,且是安靖帝要杀的囚犯,你姜青鱼把他从法场上劫回来,必然会触怒安靖帝,到时候人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庐江。

    要么你乔?交出吴有缺,要么侯府跟他一块去死。

    你敢窝藏钦犯?

    乔?很纠结,难以抉择呀!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难道,我乔?真要背弃列祖列宗,背弃吴国吗?

    知道夫人和二乔在看着自己,乔?甚至连头都不敢抬,深怕会再一次让她们失望。

    戍边庐江,以血肉之躯为大吴千万百姓浇筑最后一道防线,这是乔?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也是他前半生一直在做的事。

    可现在……乔?茫然了。

    信念崩塌。

    自己这么蠢,值得吗?

    很快,乔?有了答案。

    这,就是他乔?的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怎么样,他绝对不能让虎敖军和关家军火拼,让胡虏捡了大便宜。

    庐江可以失,但虎敖军和关家军,一定要保住。

    只要虎敖军,关家军尚在,将来就有望重新夺回庐江。

    这一刻乔?神清目明,目光坚定,与一旁乔佥说道:“去把裴庆之叫来,让他带五百虎敖军秘密去京都一趟,希望能安然无恙的把有缺带回来。”

    接着,乔?又与典克孝说道:“庐江的局势,很快就要混乱了,你……干脆还是回富春去吧,往后这里也不安全了。”

    典克孝说道:“你说得对,往后庐江的形势的确会很混乱,所以,我得趁着关家军来庐江之前,立刻去扬州走一遭,免得我回来的时候,庐江都没了。”

    顿了顿,典克孝说道:“吴有缺让我来庐江寻找希望,我找到了,虽然它很微弱,犹如风中烛火,随时可能湮灭,但我希望虎敖军能够生存下来,假以时日能够成为燎原之火。”

    “打开你的眼界,不要光为了吴国,后唐也是我汉民。”

    “必要的时候,先活下来再说,背刺吴国又何妨?”

    “你们活着,吴国和后唐的汉民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反之,这片天空下,将再无我汉人立锥之地。”

    典克孝妄想打开乔?的格局,担心他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性命,以保全大吴国力。

    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乔?该如何选择,就看他自己了

    富春,皇宫。

    一觉醒来,安靖帝伸展了一下筋骨,顿时神清气爽,浑身舒坦。

    陆令丞立刻让人端来热水,给安靖帝洗漱。

    在安靖帝洗漱的过程中,陆令丞束手站在一侧,说道:“陛下,昨日关承皿已经启程去了建邺。”

    安靖帝顿住,继而喜上眉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惜了虎敖军和关家军……啧!”

    无论是虎敖军,还是关家军,都是吴国最骁勇善战的两支部队,但凡有万一的可能,安靖帝也不想一锅端了他们。

    都是朕的子民,都是朕的勇士啊!

    这两支部队葬送在庐江,对吴国影响之大,是不可预估的。

    这要到那么一天,恐怕吴国会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提心吊胆,怕北周铁蹄南下,到时候整个吴国都将迎来汉民族历史上又一次空前绝后的人祸。

    安靖帝也很无奈啊,

    他没得选择。

    关家军和虎敖军这两支部队,是两支有信仰的部队,即使他尝试过多次渗透关家军,替换关家高层,却始终不能完全掌控关将军。

    因为他们的信仰是关岳,他们的力量来源于关岳,而不是他安靖帝。

    奈何当年为了夺嫡,他一手促成了关岳的死。

    不埋了关家军和虎敖军,安靖帝不得安宁啊!

    等安靖帝洗漱完毕,陆令丞递来一份奏疏,道:“关承皿临走前,派人递上来一份奏疏。”

    陆令丞既是掌印太监,又曾是秉笔太监。

    权力之大,亘古未有。

    朝中百官递上来的折子,奏疏,会先经过陆令丞的手,当然陆令丞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他主动放权,把秉笔的职位让给了其他大常侍,也都是他的亲信。

    那些秉笔太监会在奏疏和折子上批红,然后再上交到陆令丞这里,由他盖章。

    大多数折子,奏疏,安靖帝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只有其中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奏疏和折子,陆令丞会拿来给安靖帝看。

    那个谁,关承皿递上来的这份奏疏,陆令丞坐不了主,得让安靖帝自己去判断。

    “我看看。”

    安靖帝大致扫了一眼,顿时眉头皱成一团,细长的眸子荡动着冷冽杀机。

    “哼!”

    再仔细看过几次之后,安靖帝冷哼着把奏疏往地上一扔,杀气腾腾的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眼来,“严查此事。”

    有小黄门上来捡起折子,毕恭毕敬的放在案板上。

    陆令丞说道:“奴才已经派人去调查此事了。”

    顿了顿,陆令丞说道:“陛下,此事颇有蹊跷,或有可能是关承皿的离间之计。”

    当然,不过是否有蹊跷,务必要调查清楚,毕竟兹事体大。

    这件事若处理不好,将来极可能动摇国本,眼前的这个人将帝位不保,他陆令丞的前途自然也就到头了。

    安靖帝咬牙道:“希望如此!”

    如果是关承皿为了离间他和容昌,还则罢了,如果是真的……不,哪怕仅有一丝丝可能,安靖帝也不得不防。

    “司马叟老谋深算,他应该看得出来朕的计划。”

    “他知道朕,要葬送虎敖军,关家军,大力扶植外戚容昌。”

    “他也知道,等容昌上位之后,再有个一两年,朕就该将矛头对准他们司马家了。”

    明知道,却不加以阻拦……

    安靖帝双眼半眯,眼眸中的杀气更盛一分。

    从目前的推测来看,关承皿未必是诬告,搞不好他发现了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