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炼丹术士抓了一批又一批,能活下来的,都是靠哄皇帝开心,才勉强捡回一条命。
此次东海寻仙,消息的源头就是来自于一江湖术士。
\"咳咳咳”
怒意横冲的嬴政再次干咳了起来。
“陛下莫要动气,老奴这就去派人将徐福带来,伤了龙体可不好啊!”
“这是前些日子炼制的延年益寿丹,老奴已经派人试过了,还请陛下赶快服用吧。”
说着,赵高朝着龙椅后挥了挥手,两个随从立刻上前。
手中端着一个铜盘,铜盘的中间正是那延年益寿丹。
虽说名字起得不赖,但是品相别提有多难看了,丹身呈卤黄色,上面还有大大小小的残渣,就好像粪便一样。
看到这个东西,嬴政的怒意再次上升。
一把就将随从太监手中摔在地上。
“这东西让朕怎么吃?”
嬴政的一声怒吼,吓得赵高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内心之中,胸闷与燥热之意直接涌上心头,使得嬴政格外暴躁。
“传令下去,把炼制这个丹药的人,给我砍了,不,五马分尸!
赵高一头冷汗,跪在那里,一声不坑,只得照做。
而台下的文武百官,更是吓得要死。
“要是杀了炼药之人,那陛下的病...”
说话的人是李斯,在这种场合之下,也只有他敢说话了。
“朕才不管,我大秦这么大,难道找不到炼药师了吗,这要是传出去,朕的脸面何存?大秦的脸面何存?”
李斯见嬴政态度如此强烈,便不再说话随后便退了回去。
这炼药的人也不知道倒了多大的霉。
你倒是弄的精致一些啊!
该杀,该杀。
众人心中默念着,这令他们更不敢说话了。
突然,嬴政看着李斯,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少年的身影。
不错,正是陆辰,前些时日东巡所遇到的青年。
想到陆辰,嬴政立刻就想到了那个白色药盒子,那个炼药的术士也已经杀了,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嬴政从怀中将白色药盒子拿出,低着头看了许久。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人如此诡异,不可轻信啊!”
李斯见嬴政犹豫许久,立刻上前说道。
经过前些时日的接触,李斯并不看好陆辰,况且还是个二十刚出头的毛头小子。
其实最主要的是让他颜面尽失,即便是现在,当初的情形也无法忘却,这对于一个帝国的丞相来说,无非是沉重的打击。
这小子太能装逼了。
“若是不试,你来为我朕炼制丹药?”
嬴政的这一句话,忍的李斯哑口无言,随即就退了回去。
身旁的赵高刚端来清水,嬴政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之前陆辰所说的话。
“那小子说,服用此药之前需进饭食,来人啊,朕要用膳!\"
赵高哪敢怠慢,将文武百官辞去后,便去后宫准备。
很快,诸位大臣纷纷离去,唯独李斯在原地。
不一会儿,赵高端着食物就来到了嬴政的身边。
\"陛下,这是上好的小鹿肉,请陛下用膳吧。”
在龙椅上坐了许久,嬴政早就饿了。
眼看饭食已好,根本来不及犹豫,直接开始吃了起来。
吃了片刻,嬴政突然想起之前在木屋所见的白色颗粒状的东西。
于是嬴政抬起头,见李斯没走,立刻说道。
“爱卿,前些日子所遇之物,你可还有?”
李斯笑了笑,随后说道。
\"给陛下备着呢,全在这里。”
李斯哪是一般人,跟了嬴政三十余载,皇帝的心思,他哪能不懂?
说罢,李斯将装有细盐的石碗递给了嬴政。
品尝几番后,嬴政转怒即喜。
“爱卿有心了,这鲜美的小鹿肉,配上这精美的细盐,绝了!朕自登基以来,头一次吃到如此美味!”
李斯见嬴政心情略微好转,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用过饭食之后,嬴政将那白色盒子打开,拿出了两粒绿色的胶囊之后,直接吞下。
赵高也不清楚什么事,只是跪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然而,李斯可吓破了胆,这可是玩命啊!
万一皇帝吃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可脱不了干系。
李斯跪在地上,双眼紧闭,一言不发。
直至过了许久,嬴政突然站起。
“赞!”
赵高与李斯立刻瘫倒在地,一脸茫然,不断地求饶着。
\"陛下,微臣有罪”
嬴政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两人如此表现,倒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爱卿,免罪。此物真是神奇,朕的病感觉一下子就好了,仙药!!真乃仙药啊!”
话音一落,李斯与赵高才松了一口气。
小子,你也算救了我一命啊!
“此药真有奇效,快去将此等人才召入宫中,朕要好好的奖赏他i\"
李斯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随后说道。
\"陛下,您忘了,给此物的是您的义子啊!”
嬴政这才想起来,之前那位年轻人已被自己收为了义子。
\"对对对,你不说我都忘了,我儿既会制作细盐,又有这奇效之物,当真神人啊!”
赵高听完这一番话,一脸懵逼。
难不成主子在外面还有私生子?
这让赵高产生了莫大的疑问,脑海之中不断联想着这位神秘的皇子。
到底是何人,有此等本事,能让皇帝收为义子。
随后,赵高撇了李斯一眼,而李斯也一脸茫然,没有理会。
赵高也不敢多问,再次跪拜起来。
“赵高,备车,朕要再去看看我的义子。”
嬴政满脸笑容的说道。
“诺。老奴这就去准备。”
说完,赵高起身缓缓退下。
如此一来,这才让李斯松了一口气。
我这个丞相真是用命换的!
就在刚才嬴政发怒之际,慌忙的李斯连手中的玉笏都弄丢了,目光不断地扫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要知道玉笏可不是简单之物啊!
一般在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这么重要的东西若是在丢了话,而且还是在大殿上,又是一条重罪!
\"坏了,坏了。”
“这玉笏怎么不见了,这若是被陛下发现,岂不再发龙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