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史上最强王爷 > 第66章 兄弟二人的猜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标坐在小几前叹气的时候,朱棣已经从宫外走了进来。

    “老大,出什么事情了?”

    时间已经不早,朱棣都快要休息了,却接到了东宫宫人的通知。

    朱标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因此朱棣在犹豫了一瞬间之后果断跟着宫人进了宫。

    “十二弟那边松了信过来。”

    朱标说话的时候面容严肃,朱棣心中不免有两分忐忑,

    “十二弟又闯什么祸了?”

    “我们一起前去父皇面前为十二求情?”

    朱标先是一愣,继而摇头失笑:

    “你想到哪里去了?”

    “现在爹对十二满意着呢,只要十二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他的地位甚至比你我二人都要稳固。”

    朱元璋很少在朱标面前隐瞒心思,有什么事儿都愿意给朱标说。

    这段时间以来,朱元璋屡次在朱标面前夸赞朱柏。

    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朱柏前往三秦赈灾时,在最短的时间之中拿出了妥当的应对措施。

    虽然手段过于凌厉,却行之有效,在最短的时间之中稳定了三秦的秩序。

    事后来看,就算是派遣朝廷之中吏治手段最高明的几个官员前往三秦,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取得和朱柏相同的结果,能采取的手段也不会比朱柏柔软几分。

    而最让朱元璋欣喜又愧疚的则是朱柏在赈灾之后的所作所为。

    三秦赈灾,朱柏拿出了数千万斤仙豆。

    知道国库紧张,朱柏从来没有向朝廷提过银子的事情。

    在得知朱柏在京城之中卖调料的时候,朱元璋在御书房中沉默了许久。

    让朱元璋最满意的一点,则是朱柏从来没有在朝堂上提过为自己请宫的事情。

    一旦朱柏请功,三秦的事情就要有个定性。

    因为早年间吃过苦,父母兄弟早逝的缘故,朱元璋对于亲情极为重视。

    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想好要如何处理朱?荆??彀氐奶?任抟筛?酥煸?昂艽蟮难≡窨占洹

    朱柏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功劳有多大,却只是在离别之前,在马皇后担忧的时候,自夸了几句。

    因而这段时间中,虽然朱柏人在荆州,但是朱元璋却一直将柏儿如何如何挂在了嘴上。

    听朱标这么说,朱棣才放下心来,大剌剌地走到了朱标的对面盘膝坐了下来。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十二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朱标苦笑一声:

    “这次十二弟闹出来的事情可不会轻啊。”

    说着将面前的书信递给了朱棣。

    朱棣狐疑地看了一眼朱标,伸手从书信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而后眉头紧紧地皱起来。

    “书信上说的事情都是真的?”

    朱标点了点头。

    “鲁有光只是一个六品的御史,竟然赶在荆州如何放肆,甚至招惹到十二弟的头上?”

    朱棣心中无比震惊,同样是藩王,他因为军事才能和治国理政的需要,这才频繁往返于北平和京城之间。

    因着身份的特殊,手下又有数卫的官兵可以调动,因此朝臣们对他极为忌惮。

    即便是权倾朝野如胡惟庸,在他这个燕王面前也极为恭敬,更不要说仅仅只是能与胡惟庸之间搭上关系的文官。

    “是真的,”朱标叹了口气:“你常年负责着军事,对朝廷之中的事情可能没有那么了解。”

    “自从几年前李善长推荐了胡惟庸去担任太常少卿,爹发现胡惟庸的才能不错,做事有条不紊,因此屡屡升迁他的职位。”

    “这两年胡惟庸担任宰相,帮着父皇处理了不少繁杂的政务,让父皇松了口气。”

    “但是这事儿也有个弊端,胡惟庸这两年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了。”

    朱棣默然。

    胡惟庸如今在朝堂上的势力愈发膨胀,当初朱棣将朱柏拉到了京城之中辩解服装展览会的事情时,眼看着朱柏已经占了理。

    胡惟庸却突然使了阴招,也不说话,只是跪在殿中让朱元璋做出选择。

    文官集团的集体进谏,即便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最后不得不将朱柏打了顿板子,又命令朱柏在府中幽闭了一段时间。

    “前几天空印的事情你还记着吗?”

    “你先前给我说过,我自然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

    “你也知道,以咱爹的性子,向来痛恨贪官污吏,”朱标显得有些忧心:

    “结合十二的这份信来看,只怕是这些事儿与胡惟庸之间脱不了关系。”

    朱棣从小痴迷军事,时常参与的朝廷决策大多与进攻北元,收复河山为主。

    但是在朝堂这么久,耳濡目染之下对如今的朝政也有几分了解。

    “胡惟庸的权势竟然能大到这个份上了吗?”

    能容许手下人在大明境内肆意使用盖了丞相印鉴的文书,纵容亲信在各地欺压地方官员,怎么看都像是一手把持了朝政的权臣。

    如今的朱元璋虽然年近半百,将手中的许多权力都下放到了朱标的手中。

    但是朱元璋依旧勤政,习惯过问朝堂之中的大小事情,能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做出这么多事儿,靠着胡惟庸一个人显然是很难办到的。

    可想而知,一旦朱元璋查明了事情的经过,到时候会有多少人要倒霉。

    “我担心的正是这点,”朱标的目光之中有着深深的焦虑:

    “父皇反感官员们为非作歹,若是要查下去,只怕今年冬天,会死很多人。”

    兄弟二人相对沉默。

    朱棣有心想帮朱标,但是以自己为数不多的朝堂经验,在朱元璋面前实在说不上太多话。

    “大哥,我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朱标的目光热切起来:“你直说。”

    朱棣笑着说道:“既然这事儿是十二弟惹出来的,那就让他来解决麻烦啊。”

    “这事儿怕是不妥,以十二弟的性子,若是能肃清朝政,恐怕他会比父皇下手更狠。”

    三秦的事情历历在目,朱标第一次在朱柏的身上看到了峥嵘,此事若是放在朱柏身上,怎么可能留手?

    “那你不如这样,看在我们兄弟二人的面子上,想必到时候的十二弟,会选择帮你的。”

    朱标沉默了一会儿,叹气道:“也就只能如此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