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史上最强王爷 > 第111章 朱柏的建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为人臣的角度来看,朱柏确实做的不错,目前为止交给他的差事,都还能让朱元璋满意。

    但是再受信任的臣子也是臣子,也没有去搅扰君主的权力。

    看到朱元璋沉着脸,朱柏下意识地后退两步。

    “父皇。”

    “你在这里做什么?”

    朱柏左右看了看:“我来让戴先生给大哥检查下身体。”

    “是不是朕太纵容你了,竟然让你在这里来胡闹了?”

    看着朱元璋发怒,朱柏想要解释,就听到朱元璋说道:“太子为国操劳,你不想着帮他,反而来这里捣乱?”

    朱柏满脸委屈,认真道:“我真是让太医来给大哥检查身体的啊。”

    “你还有理了?”

    看着朱柏顶嘴,朱元璋更加生气,眼神阴翳,随时就要发作。

    这时候御书房中忽然传出声音。

    “戴太医,我真的没事。”

    “太子最好还是听老臣的,先休息几日,按照老臣的药方调理数日。”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柏:“回头再找你算账。”

    说着,他便急匆匆地进了书房。

    “见过陛下。”

    “父皇。”

    朱元璋开口询问:“怎么回事?”

    朱标无奈道:“些许小毛病罢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没有理会他,盯着戴思恭:“你来说。”

    戴思恭躬身:“陛下,太子如今劳累过度,要是日后再这般劳心劳力,只怕会伤及根本,到时候想要挽回,恐怕就不容易了啊。”

    朱元璋看了看面前堆积着的奏章,对着朱标吩咐道:“你去太医院抓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朱标叹口气:“如今没有了宰相,朝中政务繁多,儿臣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标出去。

    “朕在这里,大明就乱不了。”

    这时候,朱元璋才猛然醒悟过来。

    看样子朱柏没有捣乱,倒是自己错怪朱柏了。

    可是毕竟是当爹的人,怎么能拉下自己的面子来?

    看着朱标要出门,朱元璋补充道:“你告诉朱柏,让他滚远点,朕看见他就心烦。”

    将御书房的桌上堆积着的奏章处理了一半,朱元璋忽然抬起头来,长长地出了口气。

    心中生出一股庆幸的感觉来,幸亏今日朱柏忽然起了念头,让戴思恭来给朱标检查身体。

    若是就这样拖下去,等朱标的身体再出什么问题,恐怕悔之晚矣。

    这么说来,这兔崽子的事情依然做的不错。

    朱元璋正这么想着的时候,王公公忽然走了进来。

    “陛下。”

    “怎么了?”

    “皇后宫中派人去太医院拿药了。”

    朱元璋心中一惊,手中的笔已经落在了桌子上,整个人着急忙慌地站了起来。

    “皇后那边出什么问题了?”

    王公公回道:“据戴太医所说,皇后娘娘忧虑过甚,以后需要多加注意。”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想要去马皇后寝宫看一看,可是桌子上却摆着一堆奏章。

    朝廷快要休沐,这些奏章都是需要在休沐之前尽快解决的。

    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朱元璋忽然开口道:“去,把湘王给朕请过来。”

    正要出宫的朱柏被王公公拦下来,二人一同来到了御书房中。

    “儿臣见过父皇。”

    “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吧。”

    朱柏摇了摇头:“儿臣哪能有什么想法?”

    “那你帮朕把这些政务都处理了吧。”

    朱柏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面前的奏章,“父皇,儿臣不通政务,你让我处理政务,这不是坑老百姓吗?”

    要是放在以前,朱柏这么说的话,朱元璋可能不信,但是在汪广洋家听到了朱柏袒露心迹之后,朱元璋倒是不觉得朱柏在推辞。

    这会儿慢慢冷静下来,朱元璋忽然开口道:“咱想要找时间去陪陪你娘,又不想让你大哥太累着,你觉得怎么着才好?”

    眼看着朱柏笑了起来,朱元璋脸色一沉。

    “设立宰相的事情就不用想了,朕不会同意的。”

    如今胡惟庸身死,汪广洋上书辞去了宰相的职位,朱元璋好不容易才将权力重新收拢回自己手中。

    金口玉言做下的判断,又怎么会朝令夕改?

    朱柏叹口气:“我回去想想办法?”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柏离开。

    眼下这件事儿若是放在朝堂上廷议,多半大臣们的建议会是让他重新设立宰相,或者朱标主动来分担政务。

    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因此只能把这件事交给朱柏。

    第二天早朝结束,朱柏早早就等在了御书房中。

    “父皇,儿臣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一说吧。”

    “既然不想要宰相,又不想处理这么多的政务,不如从翰林院中选几个有才干的大臣来帮你?”

    “等他们将奏折中的内容做出一份整理,最后由你来下决断,这样的方式你看可行吗?”

    朱元璋先是深深看了一眼朱柏。

    要说这事儿与朝中大臣有关系,那他们完全看不到好处啊。

    能得利的只有翰林院中的年轻官员,与朝中老臣、与朱柏之间没有一点直接的利益关系。

    思索清楚这点之后,朱元璋开始认真地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好处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有翰林院中的学士将奏折过一道手,朱元璋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在一些没有价值的奏折上,只需要重点去处理几个问题。

    而且翰林院的学士官职不高,只有整理奏折内容的权力,却不能决断事情,不会养出如同胡惟庸那般的权臣来。

    虽说此时朱元璋已经有几分心动了,但是毕竟涉及到奏章,不是什么小事。

    “朕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的。”

    “儿臣告退。”

    出了御书房,朱柏慢慢向着王府走去。

    今日他提出的建议,事实上就是日后朱棣所采用的内阁策略。

    朱元璋勤勉,每日都能尽心尽力地处理大量的奏章,因此废除了宰相制度,对朝廷的运转影响不大。

    但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如同朱元璋一样,将大量精力放在了政务上。

    即便翰林院的大臣们只能帮忙整理奏章,但是也可以相当程度地帮助朱元璋减轻负担。

    如此一来,六部要面临的压力也轻了不少,也算是帮到了徐达和李文忠了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