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穿越之前狂囤百亿物资 > 第208章 骑虎难下,说是不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一次早朝。

    这些官员自然不敢怠慢。

    若是迟到的话,虽说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最多只是提名记过。

    但这样的小事,若是被陛下所知晓。

    日后若是有晋升的机会,也必然会因为这次小事,从而错失良机。

    细节决定成败。

    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岂能让他发生。

    所以,大多数官员都是与这些大儒先生匆匆交代了两句之后。

    就赶紧接受皇宫侍卫的盘查,然后进入皇宫之中等候。

    “陛下到~~!”

    不多时,朱元璋身穿龙袍,慢悠悠的从门外走进来。

    王景弘在一旁扯着尖细的嗓音喊道:“行礼~~!”

    “吾皇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整齐划一的高呼万岁。

    朱元璋中气十足的挥手说道:“众爱卿免礼。”

    说完这话之后,朱元璋换了一口气。

    换气的时候,脑海里不自觉的想到了北平城的扩音喇叭。

    “咱要是也有一个,以后说话也就不用如此费力了。”

    “咱说的话,也能让大臣们听清楚了。”

    不过,想归想,终究还是要在见到朱柏之后再说。

    大臣们则是纷纷高呼道:“谢陛下。”

    接着,王景弘继续扯着尖细的嗓音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臣们原本上朝只是为了汇报工作情况。

    若是真的有事,早就已经写在奏折里面了。

    唯有皇帝需要征求百官意见的事情才会放在朝堂之上讨论。

    而且也得是官员自己提出来。

    随即,这些官员像是商量好了似的。

    纷纷从自己的位置上跨出了一步。

    看到有这么多官员站出来的时候。

    朱元璋顿时感觉心头一顿。

    难不成咱的大明乱了?

    竟然有这么多人要启奏?

    最前排的督察院大夫陆青先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说。”

    朱元璋语气阴沉的吐出一个字。

    同时心中也在猜想,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这么多大臣一起站出来。

    随即,陆青躬身拱手说道:“启禀陛下,燕王殿下昨日差人给大儒孔文忠送去书信。”

    “大致的意思是想请孔师到北平给孩童启蒙,给北平学子解惑。”

    “然孔师年老体衰,自然无法长途跋涉,所以只能婉拒燕王殿下。”

    “谁料,燕王殿下竟然直接派人将孔师的两个儿子都抓了起来。”

    “臣斗胆,询问陛下,此事可是得陛下授意?”

    要不是因为他是督察院的人。

    早就已经被拉出去砍了。

    朱元璋更是被气得脸色发黑。

    一张大黑脸看着陆青,却愣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在等,等淮西党借题发挥。

    陆青说完之后。

    淮西党的确是怀疑,这件事情是朱元璋授意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北平增光添彩。

    从而减少诸王就藩的阻力。

    只不过这手段有些强硬。

    但是淮西党只是怀疑,即便是证据确凿他们也不敢站出来蹦?。

    毕竟,诸王就藩大势已成,仅凭燕王立下的这两次功劳。

    就足以推动诸王就藩。

    根本用不着再请夫子去教导北平学子。

    所以,淮西党最后也是将信将疑。

    朱元璋看着一言不发的文武百官问道:‘尔等何事启奏?’

    剩下的那些官员只不过是给朱元璋捎给话。

    根本没想到会遇到这个事情。

    现在骑虎难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朱元璋黑着脸色说道:“怎么都哑巴了?”

    在陆青后一排的官员,站出来对着朱元璋躬身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李朗声家中女儿也被燕王殿下派兵抢走了。”

    “理由也是带其去北平教书。”

    现在,有人带头。

    凡是先礼后兵的那些,都被说完了。

    大致意思就是,这些大儒先生不给朱柏面子。

    朱柏直接派兵抢人绑走了。

    这些人说完了之后,要启奏的大臣顿时就少了一大半。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之后说道:“好,此事朕已经知晓。”

    “不过,这并非是朕授意。”

    “朕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何须派遣皇子明目张胆的抢人?”

    “此事必有蹊跷。”

    “来人,宣燕王入宫觐见。”

    “是。”

    话音未落,群臣也很认同朱元璋的话。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一道圣旨,谁敢不从?

    即便是年老体衰,也必须是要去北平。

    哪怕是死,也得死在去往北平的路上。

    否则九族难保。

    看着下方小声议论的大臣。

    朱元璋给王景弘使了一个眼色。

    王景弘立马扯着尖细的嗓音喊道:“肃静~~!”

    听到这话之后,所有官员都赶紧闭上嘴,挺直了自己的腰杆。

    而朱元璋心中有些犯嘀咕。

    老十二连夜抓捕那些留恋花街柳巷的书生也就罢了。

    为何还要去大儒家中抓人?

    莫非是因为抓了大儒家中子嗣还不够。

    可这双方都不是一类人。

    如何能够到北平教书?

    一群纨绔浪荡子弟,外加一群根红苗正,学识渊博的书香门第。

    难不成是为了中和?

    可邪不压正。

    万一最后,这些书生被那些浪荡子弟带偏了,岂不是我大明的遗憾?

    “陛下~~!陛下~~!”

    王景弘见朱元璋在发呆,赶紧小声叫醒朱元璋。

    朱元璋猛然惊醒,目视下方大臣。

    而后挥手说道:“尔等是为了何事启奏?”

    “可是因为燕王?”

    问出这话的时候,朱元璋心中已经大概有答案了。

    能作出这种大事的也就只有朱柏了。

    让满朝文武共同提及,也就唯有朱柏了。

    昨夜朱元璋更是亲眼见证了朱柏带兵从青楼抓书生。

    这么一看,全都联系到了一起。

    而下方准备启奏的那些大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们猜不到陛下到底知不知晓。

    若是知晓了,也就没法弯曲事实,只能实话实说,然后替大儒先生们求情了。

    求陛下能够网开一面放过这些大儒先生的子嗣。

    不过现在,他们也犹豫了起来。

    帮这些纨绔子弟求情,自己日后在陛下眼中该是何种面貌?

    朱元璋见这些大臣不说话,顿时眉头紧锁。

    但是也没打算为难这些大臣。

    说到底,这些破事终究还是自己那逆子惹出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