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 第127章 封王,加九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玄在离开兖州的时候,还不忘源源不断的迁走兖州各个郡县的人口。

    多少人口?

    二百二十万人!

    总的来说,萧玄只给兖州留下一百万的人口,而且大多是在兖州的西部,靠近司隶的郡县。

    至于其他地方,则是冷冷清清,十室九空。

    甚至于,萧玄还特意将兖州的治所,从濮阳迁到了陈留。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现在萧玄要做的,是进行战略收缩,尽可能的将兖州作为一片缓冲地带。

    一百万的人口,已经勉强可以让兖州的李靖所部兵马,保证自给自足了。

    在这之后,说不定袁绍、袁术或者是陶谦还会发兵攻取兖州。

    曹操也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此时,萧玄的治下,已经有司隶、并州、雍州、凉州、豫州和兖州。

    大汉十三州一部,萧玄就占据了六个!

    不说是占据了汉帝国的半壁江山,却也差不了多少。

    此时,萧玄治下的人口是多少?

    萧玄自己粗略的估算了一番。

    司隶、雍州加起来,超过五百万人。

    并州一百万人,凉州八十二万人,兖州三百二十万人,豫州则是超过六百万人。

    加起来是多少?

    超过一千六百万的人口!

    这已经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据了。

    豫州的人口户数,为什么会这么多?

    原来的萧玄有些诧异,但是再根据过去的人口普查数据一看,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豫州是汉帝国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州,治所在沛国的谯。

    豫州拥有六郡九十九邑,原来的人口114万户718万口。

    豫州的汝南、颍川、陈国、沛国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大郡。

    尤其是汝南郡人口数量为大汉的第二多,仅次于刘秀的老家南阳郡。

    豫州人在三国时期可谓是叱咤风云,曹操家族、袁绍袁术家族、荀??易寤褂胁芪旱囊桓纱匆倒倭偶?哦汲鲎愿弥荨

    豫州的人口从718万,锐减到600万,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豫州跟兖州一样,是四战之地,虽人杰地灵,却早在黄巾之乱的时候,遭受了一定的侵害。

    董卓之乱爆发后,各地诸侯也是时常经过豫州的地界,杀人盈野或者是拉壮丁。

    所以,豫州的一些百姓不是逃亡,就是已经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中死掉了。

    减少一百来万的人口,这还是得益于萧玄之前的威慑。

    与豫州接壤的是司隶、荆州、兖州、徐州、扬州!

    跟兖州一样,豫州是跟五个州接壤。

    真正的四战之地!

    不过,迫于萧玄的震慑力,其余诸侯,哪怕是曹操、袁术、陶谦、刘表,都不敢轻举妄动。

    只能看着豫州这块肥肉发呆……

    这一次袁术倒是趁着萧玄和曹操进行大战,打算出兵袭取豫州,却被萧玄打了回去。

    豫州,也正式成了萧玄治下的一个大州。

    不过豫州的情况,跟兖州有所不同。

    萧玄这一下子,也不可能真的迁走那么多的人口。

    真正觊觎豫州,伺机而动的,估计就是袁术一人。

    如陶谦、刘表,不过是守成之主,萧玄不必忌惮。

    ……………………………………

    京师洛阳城,皇宫。

    德阳殿内,刘辩穿着玄色赤纹的冕服,头戴平天冠,一如既往地,唯唯诺诺的坐在了属于自己的龙椅之上。

    何太后则是穿着凤袍,以一种雍容华贵的态势,垂帘听政。

    朝中的公卿百官,也都纷纷朝着陛台之上的刘辩、何太后行礼,大礼参拜。

    唯独萧玄。

    作为丞相的萧玄,已经有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为了表示对萧玄的敬重,其余公卿百官大礼参拜的时候,萧玄是可以朝着天子躬身作揖即可的。

    何太后首先深情款款的看了一眼萧玄,然后缓声道:“诸位爱卿,丞相为朝廷,为我汉室,收复了兖州、豫州,居功至伟!”

    “依卿等之见,天子应当如何封赏丞相,较为妥当?”

    “……”

    听到这话,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何太后昨晚已经跟萧玄商议过。

    只是萧玄并不打算“毛遂自荐”。

    此时的萧玄,早已经位极人臣,距离九五之尊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天子之位,与我何加焉?

    当时的萧玄,是这么回答何太后的。

    何太后一时间,也摸不准萧玄的心思。

    不过,作为这么久的枕边人,何太后知道萧玄的顾虑所在。

    所以,何太后就将这个事情,放在大朝会上,让群臣一起讨论。

    “太后、陛下!”

    司隶校尉华歆顿时红光满面,很是激动的站了出来。

    朝着陛台之上的刘辩与何太后躬身行礼后,华歆慨然道:“臣以为,丞相连取兖州、豫州,功盖天下也!”

    “以丞相的德行,以丞相的功绩,何不可加九锡而封王乎?”

    “请陛下和太后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

    一听这话,朝堂之上的群臣,顿时就是一片哗然。

    华歆居然这般胆大包天,为萧玄大开封王之门?

    不止是封王,还要加九锡?

    这样的萧玄,岂能不是在谋朝篡位吗?

    卢植、王允、付完、董承等一众大臣,心里都很是愤慨,但是,碍于情面,却又不好立即反驳华歆的“狂悖之言”!

    已经被萧玄擢升为大司农的冯芳,听见华歆居然主张让天子给萧玄封王,还是加九锡的那一种,忍不住眼前一亮。

    他冯芳可是萧玄的老丈人,萧玄若是更进一步,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的王,那冯芳岂不是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后成为皇亲国戚吗?

    念及此,冯芳不再犹豫,跟着进言道:“陛下、太后!华大人所言极是!”

    “以丞相的功劳,便是当年的韩信、萧何、张良、卫青、霍去病,也都不过如此。”

    “屈居侯爵,未免辱没了丞相,因此,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上合天道,下顺民意!”

    “请太后、陛下允准!”

    闻言,偏向于萧玄那一边的大臣,如马腾、荀攸、王猛、王朗等公卿百官,顿时哗啦啦的跪倒了一大片。

    他们都异口同声的道:“请陛下、太后允准,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