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召唤全面战争 > 第38章 收拢流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指挥佥事?”张阳的脑中迅速回忆着卫所的这些官职。

    卫城有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等。

    指挥佥事一般没有具体职位,可能管理本卫屯田、练兵、巡捕、军器等等事务,可能去管理一个千户所,也可能在某个营头里担任把总、操守等中低级军官。

    所以一般看个人,有可以管理本卫的几个百户队或者千户队,也有可能外出管理一个或者数个千户所。

    这个就要看上官的意思了。

    那这样自己岂不是能有自己的地盘了?张阳压制着心中的激动问道:“那不知指挥使大人会如何安排我等?”

    ‘交易’既然已经完成,自己也占了很大便宜,而且张阳白送自己一百颗首级的军功和一千两白银。

    张怀仁也不把张阳当成一个百户,而是把张阳的地位拔高到与自己这个指挥使差不多的地位上来。

    于是张怀仁拉着张阳的手,亲切的说到:“你我一见如故且都姓张,本官虚长几岁,就称呼你为贤弟如何?”

    此话一出,随同张怀仁一起来的指挥同知,千户,亲卫等人全都目瞪口呆,自家指挥使什么时候这么平易近人了?

    张阳抽出被拉着的手拱手道:“小弟张阳见过兄长!”

    “哈哈哈。”张怀仁捋着胡须笑道:“好,既然称了一声兄长,那我就不墨迹了,贤弟可有想去的地方任职,还是就在为兄的卫城中任职?”

    张阳直接道:“那小弟就却之不恭了,小弟想回宁化所。”

    “如果兄长愿意将宁安所也交给我,那日后我再遇见鞑子一定请兄长与我一同抗敌。”

    张阳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后面再有军功首级,还是要送给张怀仁一些,一同抗敌的话那只是明面上的说法而已,实际上张怀仁不会出一兵一卒就可能获得免费的军功。

    张怀仁得到张阳的承诺也是很满意道:“既然贤弟有此雄心壮志,那为兄自然是支持你的,等我前往都护府回来,就安排你去任职。”

    “多谢兄长。”张阳再次拱手道:“兄长,我观我们昌平卫这里似乎有很多流民啊。”

    张怀仁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流民道:“是啊,这几年豫州,秦州,晋州年年大旱,就我们冀州稍好一点,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灾民逃难过来,一个月前这里还有两三万流民的,那时候我们每三天施一顿粥,勉强还饿不死人。如今入了冬,好多人都冻死了,现在还剩一万五千人左右。”

    张阳见他们也没有多少作为,觉得他们对流民的态度感觉像是狗皮膏药一般,想甩又甩不掉。

    张阳于心不忍道:“请兄长给我发一道公文,我愿率部接收这些流民。”

    这些流民对于大乾的官员来说是最为头痛的,你说管吧,自家也没多少余粮,你要说不管他,又怕流民被有心人煽动。如果逼得流民造反,这事会直达天听,到时候就不是剩的那一些粮草可比的了,自己被罢官都还是轻的,严重的会诛灭满门!

    所以听到张阳自告奋勇的接收流民,张怀仁心中一喜,脸上却表露出担忧的表情道:“贤弟,你可要想好了,接收流民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张阳却是坚定的答道:“多谢兄长关心,兄长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为兄长分担一点事情又能如何?”

    见张阳肯定的语气,张怀仁的内心也完全放下来道:“贤弟愿为国分忧,那为兄怎能驳了贤弟的一番好意呢。”

    事情谈成,张怀仁带着人拉着斩获的首级和缴获物资的马车就与张阳告别了。

    不久后城内又出来一队骑兵交给张阳一张收容流民的公文,张阳得到公文后便着手安排手下收拢流民。

    召唤十名政委帮忙张政委登记造册,又召唤三队轻步兵和三队线列步兵和其他人维持秩序。

    政委们坐在十张桌子前,领到来张阳从商城里面购买的纸笔就开始准备工作。

    乱世用重典,起初,军士们还是进入流民营地进行通告,流民发现是官军在收拢流民,还以为是官军拉人头上战场去当炮灰,死活都不同意。

    最后看见官军的后方架起十几口大锅,里面煮着的香喷喷粥味飘过来才慢慢开始往这边移动。

    “不要挤!不要乱!”张政委站在一辆马车上,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喊到:“我们这里煮了足够数万人食用的稀粥,每个人都有份!”

    但是饿急了的流民哪里听的进去,只是一个劲的往前面挤。

    直到维持秩序的军士杀了几个挤的最凶的流民,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对面依旧是凶狠官军,而不是大善人。

    秩序是建立在武力之下的,看着军士们手中的燧发枪和套在上面明晃晃的刺刀后,流民的情绪稳定下来。

    张政委见人群安静,又拿起铁喇叭道:“所有人在军士的带领下依次排队,任何人不得拥挤,违令者杀无赦!”

    此刻流民们在军士们的带领下,迅速排成十条长队。

    政委坐在桌子前问道:

    “姓名?”

    “刘狗剩。”

    “哪里逃难过来的?”

    “豫州。”

    “家中几口人?”

    “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他叫刘狗蛋。”

    “在哪里?在这里就带过来一起登记。”

    “哦哦,大人,这个就是我弟弟。”

    登记好名字和户籍后又道:“你们有什么特长?”

    这位名叫做狗剩的瘦弱流民小伙子问道:“大人,这特长是什么?”

    政委也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不懂这个词语,解释道:“就是问你会什么,以前是做什么的。”

    刘狗剩明白了答道:“大人,俺以前在俺们族长家中租了十亩水田,专门给族长家种地的。”

    政委听了在特长一栏写到:种地。

    “你拿着这块牌子和你弟弟去后面领一套鸳鸯战袄吧,下一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