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召唤全面战争 > 第42章 朝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陈伯当的话,张怀仁连连称是:“我观他手下一千骑兵和七八百步卒,个个身强力壮,在列阵之时也是整齐划一,武器铠甲也颇为精良,大部分人都身着全身甲,而且张阳此人取舍有度,一言不合就准备放弃与我交易。”

    陈伯当又问道:“那他背后是否有大家族支持?”

    张怀仁仔细回想着与张阳交易的细节,肯定的道:“他背后应该没有人,因为在这次交易中,所有的事情都完全由他一人做主。”

    听了张怀仁的话,陈伯当捋了捋胡须道:“既然没有大家族支持,他也还是无根浮萍,此人日后可以大用!”

    说完似乎想起来什么道:“前些日子,冀州牧发过来一条公文,询问我是否有卫所军户在安定县城杀了城卫军的一个守城总旗。”

    张怀仁道:“张阳的确有几分傲气。”

    “这就好办多了,此人一无大族支持,二不与同僚交好,不错,我把这件事压下去帮帮他。”

    随后又道:“这次交易你便拿十五万两吧,后面我再让人给你送三万石粮食。”

    看着欲言又止的张怀仁,陈伯当哈哈一笑道:“眼光放远一点,如今兵部尚书空缺,我又有此大功,这兵部尚书位置我还是有机会争一争的。”

    “后面这空出来的安北都护府都督一职,我会向陛下保举你成为新的大都督。”

    张怀仁这才满心欢喜的对陈伯当道谢。

    “嗯。”陈伯当不理会刚刚张怀仁脸上的表情又道:“今日不早了,明日你再将银子和张阳的任命书和官服印信都领回去吧。”

    “是,那小弟先告退了。”

    “八百里加急!”

    传令兵们一人三马,一路上见人就喊。

    路人听到骑马的骑兵口中所喊之话也是纷纷退到两旁,好奇的打量着这些骑兵。

    一名路人对着身旁一人道:“奇了怪了,匈奴鞑子不是刚退走吗?难道是鲜卑鞑子又打进来了?”

    “是啊,是啊。”另一人也是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每次鞑子叩边,这些官军跑的最快,哪次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遭殃。”

    这名路人连忙说道:“莫谈国事,被人听了去告你一状,保不得要吃几天牢饭。”

    这时又一人道:“难道就准他们做,我们说说还不行吗?”

    “呵呵。”这名路人道:“治不了鞑子难道还治不了你?”

    众人这才不再开口讨论……

    十月三十日早上五点半,一群想入京城的百姓在西门等待城门开启。

    “八百里加急!”

    几声大喊从远处传来,等听清后所有人也如同之前那些百姓一样,纷纷让出一条通道来。

    城头值班百总听到八百里加急的声音,也是急忙跑到城门洞,向守城校尉进行汇报。

    校尉听后也不犹豫直接道:“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传令兵快速冲了进来。

    “嘭……”

    城门还未到开启时间,再一次关闭。

    “八百里加急!”

    “安北都护府追击匈奴数万骑兵!”

    “击溃匈奴鞑子五千,斩首八百!”

    “从鞑子手中解救百姓三万!”

    一声声捷报从传令兵口中喊出,城内起的早的百姓听闻这个捷报,自发的大喊:“大乾万岁!”“皇上万岁!”

    皇城,太和殿。

    崇明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官员汇报关于这十天内发生的大事。

    户部尚书道:“江南三州之地大涝,受灾两百万百姓。”

    “豫州,秦州,晋州三地大旱,受灾三百万百姓。”

    “其中,荆州,渝州,青州,益州等地已向受灾之地支援粮草五百万石,但仍然不够灾民所用,请陛下从国库调拨粮草到这几州。”

    崇明帝问道“国库内还有多少粮草?”

    “国库内有粮草一千万石。”

    “调两百万石去灾区!”

    接着兵部中站出来道:“陛下,我兵部无主事之人,请陛下任命一名兵部尚书。”

    崇明帝看了这人一眼,只是个郎中,知道这是有人让他说的,便道:“此事日后再议。”

    等这名郎中入队站好后,礼部尚书才犹犹豫豫的站了出来道:“陛,陛下。”

    “匈奴遣使来我大乾,说是让我大乾赔偿军费一千万两白银。”

    此话一出,全场安静得落针可闻。

    崇明帝站起身来大怒道:“这话怎么从你这个礼部尚书口里说出来?你怎么不把那些匈奴使臣全部都杀了!”

    所有官员此时全都跪了下来,内阁首辅王知新道:“陛下,不可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呵呵。”崇明帝冷笑一声道:“好一个不斩来使。”

    “那你们倒是在战场上给朕争争气!”

    “打也不敢打,又打不过。”

    “倒是给朕长脸了。”

    “平日里说朕不敬上天,上天才降下大旱,大涝。”

    “朕听你们的,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可结果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你们说朕亲小人,远贤臣。才使得你们办公处处受到掣肘。”

    “朕把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权利都收回来了,可是你们办的什么事?”

    “国内灾民越来越多,鞑子叩边次数也是越来越多。”

    “你们要兵给兵,要粮给粮,最后什么事情都办的一塌糊涂!”

    “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空着,你们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以为朕不知道?”

    “凡事都是朕来做,还要你们有何用?”

    这时,接过传令兵手中奏折的禁军统领快步跑向太和殿方向,一边跑一边喊道:

    “八百里加急!”

    崇明帝也听到了,投过去疑惑的目光。

    殿内分列左右的文武百官也齐刷刷的看向殿外。

    禁军统领来到殿前,噗通一声跪下。

    高举着奏折道:“安北都护府八百里加急!”

    一名小黄门连忙用托盘接过统领手中的奏折,然后迅速走的龙椅下方跪举着托盘。

    崇明帝示意身后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曹正淳。

    曹正淳会意后,来到小黄门跟前,仔细检查着奏折的火漆,表面是否有毒,和上奏人的名字后,便接过托盘放到御案上。

    崇明帝打开奏折翻看,看的很快,脸上渐渐有笑容浮现。

    然后又仔细逐字逐句的读了一遍,然后对着身后的曹正淳道:“曹大伴,你将这封奏折念给他们听听。”

    曹正淳接过奏折,看了一眼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

    随即才小声的清了清嗓子才将奏折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