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好一会,气息稍微平息了的崇明帝才睁开眼,将手挥了一下。
站在身后的曹正淳会意,连忙走向殿门口。
一边走,一边还在心中咒骂,这是谁调教出来的徒弟,这么没有眼力见,皇帝正在气头上,也敢跑来打扰!
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之后一定要让这么报奏的太监好看。
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见到曹正淳不高兴的脸色,将手中的奏折又举高了几分小声道:“老祖宗,这是房山大营安北都护府都督张怀仁和王振联名发来的捷报!”
曹正淳闻言,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但是国朝的军队战斗力他还是知道几分。
在面对鞑子,从来都是一败再败,哪怕是依托坚城,竟然也不能抵挡鞑子的骑兵。
于是他接过小太监手中的奏折,悄悄打开瞄了一眼,看到奏报上面的内容心中无比惊骇。
连跪在地上小太监也没让他离开,连忙拿着战报跑进御书房。
“皇爷!大捷!大捷啊!”
崇明帝听到曹正淳的声音,也是急不可耐的站起身来,直接接过奏折观看起来。
“好!”
“哈哈哈……”
看到奏报内容的这一刻,原本脸上还带着怒意的崇明帝的心情十分愉悦,竟然不顾身份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又问道:“消息证实过了吗?”
曹正淳点点头:“现在虽然还未有其他消息传来,但奴婢认为张怀仁和王振不敢在这件事上欺骗陛下。”
“好!快!曹大伴,快去将内阁首辅王登攀和兵部尚书陈伯当叫来御书房议事!”
过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才从宫外赶来。
两人此时还不知道崇明帝是为何这么急匆匆的将他们二人叫来,路上两人还在猜测或许又是哪里又传来战败的消息。
而崇明帝叫他二人前来就是为了骂他们一通,因为在这段时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两人通报后,被曹正淳接进御书房,却是看见崇明帝似乎心情不错,现在竟然还在御书房喝粥。
王登攀和陈伯当走到御案前齐齐下跪道:“臣王登攀(陈伯当)参见陛下!”
崇明帝将手中的粥碗放下,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道:“两位爱卿请起!”
两人不知道崇明帝在卖什么关子,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哼,你们这些文官就是这样做作,朕就是不喜欢你们这一点。”
说完,手微微一抬,身后的曹正淳会意,立刻说道:“你们不起来,莫非还要皇爷请你们起来吗?”
“谢陛下!”
王登攀和陈伯当对视一眼,才站了起来。
“大伴,将奏折念给两位爱卿听听!”
听到崇明帝的吩咐,曹正淳拿起放在御案上的奏报,打开后念了起来。
“臣安北都护府都督张怀仁奏请陛下。”
“今年自鲜卑叩关以来,一路连克我大乾数城,使我大乾京畿,青州和豫州沦为废土。”
“陛下令臣总督安北都护府,渝州,桂州左路军军务,拱卫京城。”
“然臣统率之军尚未集结完毕,让鞑子在我大乾境内肆虐,臣因此夜不能寐。”
“大军于四月十日集结近二十万大军,臣与监军王振商议,于四月十四日派遣兵马进攻盘踞于丰台大营内的鞑子,与鞑子进行决战!”
“臣命麾下昌平卫指挥佥事张阳及其沿途收拢的溃兵一万五千人为大军先锋,总兵郭文涛和罗文化率领五万大军后方跟随支援。”
“先锋张阳所部率于大宁皇庄附近与前来迎战的两万鞑子交战,随后郭文涛与罗文化两位总兵大军与鞑子五万援军同时赶到支援。”
“此战,我军与鞑子激战一天一夜,最终击溃这支盘踞在丰台大营内的鞑子,击毙鞑子两万余人,剩余鞑子向北逃窜。”
“臣麾下张阳部斩获首级四千三百颗,郭文涛和罗文化部斩获首级一千多颗。缴获鞑子各类兵器,皮甲,旗帜无数,战马两千匹。”
“臣叩请圣裁!”
“安北都护府都督张怀仁,左路军监军王振。”
“崇明十四年,四月十五日。”
曹正淳念完,合上奏报放回御案上,又默默站回到崇明帝身后。
王登攀和陈伯当两人心中也无比惊骇,整个人都处于震惊当中,如此真如战报上所说,那京城之围就解了。
陈伯当作为兵部尚书还好一些,他于昨晚已经得知一些消息,但是也只知道张怀仁派兵出战鞑子,而且也知道胜利了,不过他却没想到不仅打胜了,而且还是大胜!
特别是张阳此人,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可是也算是张阳帮他的。
“两位爱卿!”
崇明帝出言打断还处于震惊中的两人。
两人这才回过神来,目光恭敬的看向崇明帝。
崇明帝略有些疲惫的脸上此时早已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你们说说,京城之围已解,这些功臣要怎么赏赐。”
陈伯当听后,表情并未有任何变化,只是斜眼看了一眼一旁的王登攀,王登攀身为内阁首辅,官位比兵部尚书大上半级,这种情况下的会议陈伯当自然不敢抢在前头说话。
王登攀也懂了陈伯当的意思,拱手道:“陛下,臣不懂军务,虽然如今虽然京城之围已解,可是鞑子还在青州和豫州肆虐,应等此战过后再进行封赏。”
这话说的很中肯,他的根基是在朝堂,与在外的军中将领并无交集,所以对于有功的将士赏赐他也不急,也没有说不赏,只是等战后再一起封赏。
可得陈伯当却不这样想,他本就是军伍中人,深知将领打了胜仗后必须要先封赏。
如果后面再次立功,就会和前一次的一起算,这样算的话,封赏并没有两次封赏出来的大。
而且他成为兵部尚书还承了张阳的情,多亏了张阳送来的匈奴鞑子首级,自己才能凭借这些首级当上兵部尚书。
王登攀说完之后,陈伯当见皇帝并未立刻赞同他的说法,心中觉得陛下肯定也会将这一战作为一个典型,昭告天下,以彰显大乾军威。
于是他也拱手道:“陛下,臣有不同见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