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 > 第217章 一对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视台一行不可谓不顺利。

    当然,祝蹊也很自信这一行会十分顺利的。

    虽然中间有了一点点小插曲,但大家都不是傻瓜,该怎么选择其实早就有了结果,刘建国没有必要跟钱过不去,祝蹊也自然没有必要跟平台过不去,小插曲过去了就过去了,将来的合作才是各自发展的主旋律。

    明确了这一点后,他们谈合作的进展就更加顺利了。

    祝蹊离开华视台后,手上就已经拿到了初步合作意向的合同了,里面详细划分了接下来双方的责任义务,其中最为明确的部分就是,祝蹊可以向华视台出售影视剧集,华视台会根据影视剧集的质量对其进行收购,其中收购价不能低于影视剧拍摄成本,并且明确要高出一部分。

    这是很正常的,毕竟祝蹊要搞这个拍摄可不是冲着搞慈善的目的去的,肯定是要赚钱的,这既然要赚钱,那总少不了要盈利的部分,所以要求收购价高点儿,那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儿了。

    而华视台,本身可以避免掉一部分风险,天下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等好事儿,当然也不可能是免费的了,所以呢,他们要付出更高昂的金钱代价,自然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了。

    不过么,也能看得出来,华视台不缺钱,或者说是刘台长带领的团队这些年没有少挣钱,这会儿祝蹊提出了可能要多收钱,刘台长也没怎么讨价还价,反而是很顺当地应下来了,这就说明了啊,台里在金钱上还是很有富余的。

    也所幸有富余,在金钱上面,双方就这样在金钱上达成了一致,祝蹊拿着合同,可以说是十分志满意得地准备回公司去,并且这一路上就在寻思着自己要怎么样跟大家伙儿说这件大喜事儿了。

    祝蹊压根就没有想到,在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个惊喜给大家伙儿的时候,大家伙儿呢,现在也都守着一个惊喜在等着她呢!

    回到公司后,祝蹊一路想先回自己的办公室,结果还没到自己办公室呢,就在穿过编辑部的大堂办公室的时候,被大家伙儿饱含期待的眼神注视着,祝蹊硬生生地停住了自己的脚步,然后问:“怎么了?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大家这么热情专注的,祝蹊还真有点难以招架。

    “没有没有,是有别的大好事呢。”

    “对对对,别的大好事。”

    “十分好的好事。”

    “绝绝对对的惊喜!”

    ......

    在全新的办公场所,祝蹊当初进行设计的时候就沿照了之前的模式,打通了好几间房间,做成了现在的大办公室,好能容纳公司所有的编辑。

    也就是说,祝蹊现在所在的领域是编辑领域,别的不多,人多,这么一开始交流起来,噼里啪啦的就热闹了起来,但大家说的事儿都差不多,祝蹊也就听了个大概,就是没怎么听明白。

    怎么?什么好事惊喜的?

    祝蹊一头雾水,问:“所以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是大家都知道她跟华视台谈成合作了?

    不应该啊!

    就谈合作这件事,目前知道的人也就顾彩玉、钱朵朵还有他们公司的安知景和蔡颦颦,知道的人数这么少,范围就这么小,哪里还能传得出去?

    更何况合作谈成这件事目前也只有她和刘建国两个人知道而已,这消息就算是从刘建国那边传出来的,也不至于传这么快吧......也不一定,毕竟现在已经有“青鸟一代”了。但就祝蹊对刘建国的了解,他可不会这么无聊,她祝蹊去谈合作,他却把消息倒手给其他人。

    祝蹊还在疑惑着,陈彩荷有点儿看不过去了,秉着自己跟祝蹊出差将近一年的情分,站出来说:“祝总,蔡总跟安经理会跟你说是啥事儿的,可别好奇了,知道是好事就行了。”

    听了这话,祝蹊都无语,她挑眉:“怎么的,可以你们吊我胃口,不准我好奇了?”

    不过,听了她说的安知景和蔡颦颦会跟自己说的话,祝蹊的疑惑也顺应着下去了一半了。

    原因无他,就这两人跟自己说的事儿,那都得是比较大的事儿了,祝蹊稍稍排了排最近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心里大概地就有数了。

    但是想到了办公室大家伙儿刚刚对自己的“捉弄”,祝蹊心里面的念头一个转悠,立马就转了出来,说:“不过,你们吊我胃口,就不要怪我也要吊你们胃口了。”

    “我这也是带了一个很好的消息回来的,等会儿我再跟你们说。”

    其他人:???

    搞什么,她们多对一,结果现在被一对多针对了???

    祝蹊:哼!这就叫,你们怎么也飞不出我的花花世界!

    反将一军之后心情愉悦多了,祝蹊又重新恢复到刚才的轻松心情去了小会议室——彩荷都说了,安知景跟蔡颦颦会把事儿跟自己讲的,那说明这是要开会解决的事儿了。这不,祝蹊都懒得回自己的办公室,直接就往会议室去了。

    果然,安知景和蔡颦颦都已经坐在那里了。

    两个人还在聊着别的事儿,大约是在讲新杂志的筹备事宜,都在猜祝蹊下一本杂志准备做什么题材的,两个人都有两个人的想法,各执己见,谁也不让谁。

    大概就是一个人想要做祝蹊做纯男性向的杂志,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后一个人认为应该做女性向的,觉得这个市场更大。

    祝蹊:......我都不。

    下一本杂志做什么题材她早就心里有数,只不过过几天才会开始进行讨论和筹备,现在不着急跟两位得力干将说。

    嗯,绝对不是因为没有想好能够让他们两都不失望的“借口”。

    祝蹊敲了敲会议室的门,走了进去,一边说:“刚刚在外面,听她们说你们有好消息要跟我说?”

    两个人听到敲门声就停下了争执了,听祝蹊这话,很快就把关注重点放到了眼前的正事上,说:“对,我们收到了上面的消息。”

    蔡颦颦在这个时候说话可比安知景主动多了,抢先道:“咱们《得闲》被选入今年这一批出口海外的杂志了!”

    祝蹊:!!!

    这可真是个惊喜啊!

    本来这个惊喜呢,早在做着《今天》的时候就应该有了。

    但那个时候不是因为《醒来》,所以一整个都比较有风险么,自然是不可能主动出口海外了,所以这些年,《今天》怎么成为国民杂志了,也没有办法成功出海,祝蹊心里有数,但也不免感到遗憾。

    她很清楚,自己虽然不以收割影响力积分为自己人生的主要目的,但是呢,在可以赚取影响力积分和不能赚取影响力积分这两者之间选择,想都不用想,她肯定会选择可以赚啊。

    在国内不是不能赚取影响力积分,但这其中客观因素的限制真的太多了。

    就拿经济条件来说,国内大多数人的经济水平其实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来购买杂志这样的消遣品,买什么杂志?多买几斤大米不好吗?

    但在海外,这样的客观因素限制就会小一些了。

    也就是说,只要是杂志做的真的很好,真的能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那影响力积分肯定是比国内更好赚的。

    祝蹊之前为《今天》遗憾,也就是遗憾在这儿了,不过她懂事嘛,知道有《醒来》在,国家就不可能乱来,自己当初选择了《醒来》,那就必然要放弃另一样东西了。

    不过,当初的二选一局面可不代表永远的二选一局面,这不,新的局面已经出现,祝蹊不再停滞不前了!

    她高兴说道:“什么时候的事儿?咱们要做什么准备吗?需要咱们公司自己进行文本的翻译吗?”

    当然,就算是要他们自己翻译,祝蹊也会当仁不让地接下这个机会的。

    蔡颦颦:“我们之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按理来说,翻译的事儿的确不用咱们发愁,因为我们走的是官方推荐出海的路子,官方会给咱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凡是都有这么一个万一嘛,因为考虑到官方翻译可能没办法量身定制,我们想要先看看官方翻译的样本,然后再决定是否咱们公司再进行翻译。”

    她的担心不无道理,想来也是稍微去了解过之前的出海杂志的情况,才会有这样的担忧。

    文学这种东西,想来都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是没个定论的,但是语言文字之美这种东西却是通用的、不分国界的。

    好的翻译家能够让一篇文章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但平庸的翻译家却只能让一篇文章的魅力至多只留存一半。

    尤其是,她们的《得闲》是国风类杂志,里面很多古风背景的小说,文字优美之极,同时呢,没有水平的翻译家真就很难翻译出那个味道来。

    蔡颦颦是知道祝蹊星辰大海野望的人,而且不仅是祝蹊,就是她自己,也想要让《得闲》出海,并且认为没有比《得闲》更适合出海的杂志了,所以在翻译这块上,她很慎重,也希望能够真的得到好的翻译家助《得闲》一臂之力。

    听了蔡颦颦的话,祝蹊甚至都没有她这么乐观,还愿意等官方的翻译版本出来。

    她思索了一下,说:“如果是官方来翻译的话,那基本上就是一板一眼地进行翻译,咱们国家的相关人才本来就缺乏,不可能为了翻译杂志而挪用外语人才的。”

    这是客观事实,祝蹊没有回避,反而态度自然地直面了:“所以,我觉得咱们还是做好准备,先看看能不能咱们找到靠谱的外语人才。”

    祝蹊和蔡颦颦在讨论问题,安知景直接就解决问题,提议:“咱们公司跟京大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合作,相应的,也带动着咱们跟京市的高校关系都不错,我觉得可以先从学生入手,看看能不能碰到个人才。”

    听着不靠谱,但却是眼下最靠谱的办法了。

    道理很简单,国家方面都很缺这方面的人才,难道她们还能指望自己能够挖到比国家能挖到的人才更厉害的?

    只能碰碰运气了。

    祝蹊没有意见,蔡颦颦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个提议很顺利地就通过了。

    但这并不代表祝蹊就是这样干坐着等命运眷顾的人了。

    从上辈子到这辈子,祝蹊都是主动出击的那个人,现在自然也要主动出击了。

    国家没有人才可不代表她没有办法,有作家助手在,祝蹊拥有的可能就多多了。

    首先,也可以先碰一下运气,比如说——

    “我是不是还有个抽奖没有用掉?”

    《醒来》完结已经很久了,这本书的完结抽奖她还没有用呢。

    比起商场里其他的道具,显然抽奖抽出来的道具可能会更加神奇好用一些,祝蹊想要抽抽看是不是有什么翻译器之类的东西。

    作家助手抽奖抽出来的翻译器,肯定是很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器吧!

    这么想着,祝蹊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是的,的确还没有用掉,你现在要抽奖了吗?】

    祝蹊:“不着急,回去再说。”

    她倒是很平常心,毕竟没有抽中的话也可以花积分购买服务,虽然这样听着很浪费积分,但一个月也就一本杂志,比起这本杂志带着自己的作品出海后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这点积分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心中有数,祝蹊从跟68沟通的状态中抽身出来,对眼前两人说:“我之前出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英语很厉害的老师,我也可以去联系她看看,如果能邀请到她,那咱们翻译这件事就不用愁了,所以你们也不用太担心。”

    安知景和蔡颦颦现在有点怕公司运气不好,要是没能撞上冤种天才学生,这杂志出海的事儿,那估计就悬了。

    《得闲》可不是第一批出海的读物,之前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杂志都出去了不少,但有水花的——除了国内的几家权威新闻媒体刊物,还真就没有了。

    但人家能有水花是带着政治性任务的,她们可没这个待遇。

    所以得发愁啊。

    愁都来源于——两人是真的很希望《得闲》能够顺利进入海外市场!

    想想,自家国风背景的读物进入国际市场了,这不就是他们华国文化的一次巨大振兴?

    光是这点,就足够让两人期待无比了!

    祝蹊清楚他们的期待,她的期待也不少呢,所以才会开口安抚。

    金手指都在手了,这事儿,她怎么着也得办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