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 > 第249章 爆火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竹荪从火车上下来,几乎是同时,挤着上车的人群一涌而上,差点让竹荪崴了脚。

    得亏了她自小在山林里长大,漫山遍野地野的时候,也一带锻炼了她的脚力,让她能够在人群当中站得稳稳当当。

    但着实也是太不安全了。

    竹荪想。

    若是此时此刻在这儿遇到这一场景的,是个普通人,现在多半得出事儿了。

    这么想着的竹荪,在出站前,找到了意见信箱,很是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意见。

    “希望上下火车能够有一定的秩序维系。”

    把自己遇到的事儿和建议写好了,竹荪把信件投入了意见信箱,她不知道自己的建议会不会有人采纳,但有的事情,总要做了才知道有没有可能。

    历经了这一番周折,竹荪终于走出了火车站,呼吸到了宋县的空气。

    似乎跟京市没有什么不同,但又感觉和京市大有不同。

    ......]

    祝家人在知道安知景做了手术,很是自然地登堂入室,直接就上门去照顾了。

    有人照顾肯定是件好事儿,尤其是安知景这样的“孤家寡人”,有人照顾不仅他自己生活上面能够更便利一些,就是说他本人的心情,也更在人的陪伴下变得更好一些。

    在这样好的休养环境下,他恢复得特别好,比预计提前了大约三个月就满血复活,进能够继续去公司加班,退也完全能够跟上祝蹊的行程了。

    当然,进是不可能进的。

    现在公司运营得特别好,上上下下已经能够在安知景仅仅只是远程指导的情况下运行得特别好了,他挑选的接班人是真的不错,不仅能力达标,最主要的是年轻,还有无限的往前冲的精神,也因此,公司虽然在庆功会后祝蹊说明了安知景需要做个手术,请个长假的时候稍微混乱了一下,很快就被规整好了。

    这接班人,在祝蹊和安知景看来,差的就只有经验和人脉了,但这些都是后天慢慢积累的,所以不用着急,这不,虽然不能现场带徒弟,也能远程指导呢,所以这都不算什么事儿的。

    除了安知景这边的接班人之外,公司另外一项业务也不能小觑。

    顾彩玉带领的影视部门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不仅筹备了新作品,还扩充了团队人员。

    庆功会的时候顾彩玉就跟祝蹊说了新作品的计划,当时她设想的是让祝蹊,也就是不言再创作一部新的作品,然后他们团队一脉相承,搞个原班人马的噱头,不仅能够让华视台更放心地购买她们的片子,还能更吸引观众。

    但祝蹊拒绝了。

    她倒不是对自己的创作能力没有自信,她很相信,自己再写一部新作品,这部作品再拍成电视剧,那也一定能够火爆的,自恋的人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但祝蹊更清楚的是,更好文化的影视团队,不能是围绕着“不言”而成立起来的影视团队,于公于私,团队都应该有脱离了“不言”之后茁壮生长的能力。

    尤其是就她目前来看,她们的团队并没有什么不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的,明明自己有实力,干嘛要把自己往“不言的附庸”这个方向带啊?这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祝蹊把自己的观点跟顾彩玉说了,对方多明事理的人啊,顿时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开始策划起了新作品。

    祝蹊没有再多关注了。

    笑话,她都已经转幕后的人了,还天天去关注公司的项目,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活干?

    当初费尽心思要脱离台前岂不就是白费?

    祝蹊是个很懂权衡利弊的人,她思考良多,认为还是自由价更高,就很干脆地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说不去关注就真的不关注了。

    但大致的消息还是知道的,就比如说开新剧组了啊,有新人员加入啊之类的,这些事儿呢,就算祝蹊自己不特意关注,她这天天都上安知景那儿的,对方也会时不时地在聊天过程中带出几句来。

    谁让祝蹊有本事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安知景却没有办法管住自己的责任心,一到工作领域了,一不小心就操心上了,对公司的事儿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那也叫一个了如指掌,比祝蹊这个真正的老板还更像是老板。

    “所以,你真的能放心公司那一摊子事儿?”

    在登机前,祝蹊没忍住,还是对安知景问出了这句话。

    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当初说了要等安知景,这出游计划呢,就结结实实地等了安知景大半年,直到安知景恢复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才重新提上日程,选好了日子准备出发。

    这次去的是申市,有机场,祝蹊就不废自己身体了,选择了废钱,定了机票。

    当然,其中也有对安知景身体的忧虑。

    虽然医生以及各种检查报告都显示安知景没有问题了,但是祝蹊这心里面还是免不了担心的,就怕这个“没有问题”是纸上谈兵,等到真的上场的时候,他又得冒出各种问题来。

    安知景听言,就回复:“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再有什么急事,小王会打电话给我的。”

    比起去公司继续任劳任怨,安知景认为,自己首先不应该辜负祝蹊等了自己这么久才出发的出游计划。

    因为祝蹊这次信守承诺,让安知景顿悟,认为对方喜欢不喜欢自己都已经不重要了,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祝蹊可以因为对朋友的承诺就等自己一年,那何不好好享受接下来的一年又一年呢?

    本来喜欢这种情绪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有的,祝蹊没有的话,那就没有好了,这并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相处,而这种相处模式也是自己喜欢的,这就够了。

    这种酸话么,安知景是没有那个胆子跟祝蹊说的,想也知道对方会吐槽自己什么——“我看你是不是这大半年坐在床上看言情小说看多了呀?怎么满脑子的酸溜溜?”

    吐槽也是很有依据的。

    安知景自己也清楚,在自己养病的这段时间里,他打发时间最有利的道具就是公司推出的一本又一本新书。

    更好文化传媒么,虽然是主打全年龄、全性别、全民向的出版公司,但有的实际还是得认清楚点儿——公司这么多编辑,那可都是女同胞们呢!大家虽然有很严格地按照审核要求对作品进行筛选,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可那也没有办法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该有偏好的还是有偏好,这偏好也昭然若现,无非就是女性向读物会占大比重罢了。

    这个现象,安知景在休养这段时间发现了,很快就开始责令公司上下进行改进。

    至于改进的方向,那也很简单,组织成立男性编辑团队。

    于是乎,多年前安知景主张的推出男性向杂志的议题又被重新搬上了台面,因为有之前他发现的问题,这个议题没有经历什么周折就通过了,连主张要做言情杂志的蔡颦颦,在这个时候也首先选择了给男性向杂志让路。

    就这样,第一本没有祝蹊参与策划的新杂志计划,就在公司的推动下进行了。

    祝蹊和安知景出发前往申市这天,也正好是这本杂志《世界》样刊新鲜出炉的时候。

    安知景出发前还临时被小王塞了一本呢,要他在路上先看看,有什么修改意见到了可以打电话的地方要及时地提出来,杂志方好及时地进行修改。

    要不怎么说小王这个接班人是真的不错呢?

    在祝蹊看来,这简直就是第二个安知景么!

    更好文化有他们这些工作狂,是她祝蹊的福报啊!

    当然,得到了福报的祝蹊,看到此情此景,自然要问出安知景放不放得下工作的话了。

    毕竟工作狂的人设屹立不倒,祝蹊倒是可以让安知景陪自己出游,这样可以免费赚到一个保姆......啊,意思是一个驴友,但如果跟自己出游让安知景觉得很为难的话,那祝蹊也可以不勉强他的。

    那成想,工作狂已经得到了进化,直接就成了工作狂,但是出行版。

    居然能想出在出游途中通过电话联系来处理工作这种丧心病狂的操作。

    祝蹊:青鸟系列被发明出来,不是让你们这样用的!

    她心里狠狠吐槽,但也不可能面上去否定安知景的好意,不说两人现在关系暧昧,就是站在朋友的角度上,自己也不可能来背刺那一套的。

    就这样,两个人顺利到了申市。

    申市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先行城市,跟深市那些南方城市不同,这里是完全作为经济一线城市来进行规划的,具备都是比较?尖的工厂,走的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并且有不同于京市的开放风气,是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并且,这座城市也还有自己的独有历史,这就让它的韵味更上一层楼了。

    祝蹊和安知景在这里停留了不短的时间,然后才出发去了下一个城市——宾县。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可谓是祝蹊履行自己去宋县时说的“随机”的话的产物了。

    但不确定性带来的出游新鲜感也是有明确目的地的出游所比不上的,祝蹊就这样带着安知景,用随机的方式,去了一个又一个之前从未听过的城市或者是从前去过的城市。

    这些城市或陌生,或熟悉里带着点陌生,反正,无论去到哪里,都有很独特的角度去描绘这些城市。

    祝蹊也的确用很独特的角度去描绘了。

    离开宾县后,她就把不言的新书前三万字邮寄给了蔡颦颦。

    这本新书的构思,起源于她没有办法写下去的之前的新书以及没办法写下去的缘由——在红果世界疯玩的两年时间。

    那两年时间,祝蹊见识过很多不一样的城市,了解到了很多从前没有了解过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明白了,什么叫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哪怕这两年里,她学习的新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资料库搜索而得,但是资料库的搜索功能,前提是祝蹊“想要”,但是在她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时候,怎么会想要去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所以,资料库不是万能的,并且,比起资料库,一个人的经历,一定是更加有用的资料库。

    祝蹊是这么想的,所以回到这个世界之后,也就有了多出去走走的想法。

    与此同时,旧稿没有办法交出来,她得想想别的办法交差,很快就灵机一动,想到了再写一本新书的主意。

    这个世界的人们,比红果世界的人们更难获取外界的信息,也就更难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祝蹊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这不是有超越了时代的存在的人存在么?

    祝蹊自个儿很自豪的,觉得她有能力去办这件事,为什么不去办呢?

    她想要写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可以囊括华国的每个城市,至少是她见识过的城市,通过一个又一个城市的串联,组成一个奇妙瑰丽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展现城市风貌,她还特地把上辈子的专业业务给捡了起来,现在拍照拍得可溜了。

    至于小说写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祝蹊说:“是一个奇幻故事。”

    安知景听言,便翻开了祝蹊给自己备份手稿,享受起了一起出游的另一重福利——比编辑还更早看到后续的情节。

    新书名为《城》,主人公叫竹荪。

    [竹荪家就住在大安山深处,她的母亲是个十分优雅的女子,但是每每看到竹荪的时候却会发疯。

    好在,竹荪还有疼爱她的阿公阿婆。

    阿公阿婆告诉竹荪,她母亲呢,只是生病了,等病好了,就会跟他们一样爱竹荪。

    阿公阿婆还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让竹荪永远留在大安山。

    竹荪相信了,也答应了阿公阿婆。

    可随着竹荪慢慢长大,阿公阿婆逐渐老去、死去,她不得不走出大安山,为母亲寻找一个答案。

    她的第一站便是宋县,走出宋县的火车站后,她逐渐发现了自己同别人的不同之处。

    ......]

    《城》是一部结合了城市特色和独有的传说,加上一个天生能看到鬼怪的主人公而组成的故事。

    写的就是竹荪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奇怪之事,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过危险,也碰到过机遇,从而得到了历练,成为了“大能”,同时也发现了父母之事的真相。

    主线来看比较俗套,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却新鲜得很,尤其是这些故事都能够独立成章,每一篇独立的章节,都是十分引人入胜的志怪传说,完美契合了华国人的阅读品味。

    不言时隔一年多再推出的新作——

    又双????鹆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