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身为皇兄的我,抢个阿娇不过分吧 > 第42章 全烧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颓当见大门被游侠打开,当即拔出佩剑,大喝一声,剑指淮泗口。

    “将士们,随我冲!”

    身后五千铁骑轰然领命,趁着营寨大门洞开,趁势掩杀,冲入营中。

    与赶来的守军,迎面撞上。

    然而,匆忙赶来的步兵,岂能阻拦冲锋中的骑兵?

    只是一个冲锋,便就被汉军骑兵冲散了阵型。

    最前面,刘非领着麾下八百骑,如同一个锥子,手持长戟破开敌阵,往里冲杀而去。

    刚冲破挡在营寨前的敌军,大批赶来的吴军又迎合了上来。

    经过这么多天在营中操练士卒,刘非早已熟悉骑兵冲阵的方式。

    那就是利用长戟,破开敌军阵形。

    戟,分为长短两种。

    长戟破敌,短戟近战厮杀。

    现在这种情况,自然要用长戟。

    手持佩剑,刘非毫无惧色,开始下令:“长戟冲阵!”

    说罢,带领麾下士卒持戟冲杀。

    前面百余名士卒在刘非的带领下,长戟紧握手中,大喝一声,朝敌军冲杀而去。

    “跟上校尉!”

    见刘非一马当先冲杀而去,田衡面带忧虑看向他的背影,赶紧招呼麾下士兵跟上。

    长戟森森,戟上闪烁着熠熠寒芒。

    这寒芒,是大汉兵器从青铜到铁器的巨大转折,也是大汉骑兵的骄傲所在。

    相较于秦军装备的青铜长戈,镔铁打造的汉戟更加锋利,更加坚不可摧!

    一寸长,一寸强。

    刘非掠马双手紧握长戟,及至吴军跟前,长戟奋力一击,将挡在前面的一个吴军一戟贯穿胸膛。

    那士卒手中举着长剑想要砍杀,却根本就做不到,只能望戟生叹。

    刘非将长戟收回,那士卒应声倒地。

    骑兵继续往前冲锋,将刚才洞穿的还没死透的吴军踩踏在地,发出一阵如同爆豆般的声响。

    赶来增援的吴军,当即随之被撕开一个豁口。

    “冲!”

    刘非言简意赅,手持长戟继续冲杀。

    “这五皇子,倒是勇猛。”

    跟在暗处的屠戍,轻描淡写将一个准备放暗箭的吴军挥剑斩杀,微微一笑,低声呢喃。

    正感慨间,屠戍发现了一件趣事。

    只见不远处,巨孟一袭黑衣,带着数十游侠,剑走游龙,正不断收割着正快步赶来的吴军弓弩手。

    不让他们越过雷池半步,保护着刘非冲杀的骑兵。

    这巨孟,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大军趁夜攻杀,又有游侠接应,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将淮泗口守军彻底击溃。

    兵败如山倒,除去少数负隅顽抗的敌军之外,剩下大部吴军,四散溃逃。

    淮泗口被攻下,韩颓当根本没有追击的意思。

    看着淮泗口堆积如山的粮草,韩颓当没有丝毫犹豫下令焚烧。

    “将叛军的粮仓全都点燃,务要遗漏,不要留给叛军一粒粮食!”

    冲天的大火骤然升腾而起,一时间火龙席卷了整个淮泗口。

    将敌军击溃之后,刘非得到军令,也开始吩咐手下士兵,纵火烧粮。

    噼里啪啦的爆啵之声不时从粮仓传来,一股粮食加热灼烧时独有的气味不断在空气中弥漫。

    时而香甜,时而焦糊。

    刘非看着这熊熊大火,不禁有些惋惜。

    粮食,在粮本位的大汉一向产量不高。

    对于粮食的珍贵,朝廷的俸禄有着最直观的体现。

    每次发放俸禄,都是以多少石粮食为基准。由此可见,对于粮食大汉是多么的珍惜。

    君王治理天下,也从来都把农事作为首要。

    百业农为首,百姓能吃饱肚子,便是最大的仁政,也是国家安定的根本。

    刘濞为了搜刮这些粮食,不知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就这么付之一炬,着实有些可惜。

    可是要是不烧的话,吴楚联军根本就打不赢。

    付之一炬,也是无奈之举。

    正在刘非胡思乱想时,巨孟走了过来。

    “见过五皇子。”

    巨孟恭敬行了一礼。

    “巨孟大侠不必多礼,称我刘非便是。”

    “五皇子身份尊贵,巨孟岂敢僭越?”

    直呼其名是大忌讳,巨孟虽是大侠,不过白衣,岂敢僭越直称刘非?

    巨孟连称不敢。

    巨孟神色略有紧张,四下看了眼刘非身后的将士,有些迟疑说道:“巨孟有一事想和殿下单独叙说,不知殿下可方便?”

    巨孟单独找自己,能有什么事?

    刘非有些不解。

    忽然,脑海中一个倩影一闪而过。

    难道,巨孟此来是为了她?

    “巨孟稍等。”

    刘非微微一笑,转身交代田衡:“好生看管将士,不可乱跑。”

    好奇心害死猫,有些事既然校尉不想让自己知道,何必起那好奇之心?

    田衡虽然是一个军中厮杀的军汉,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多问。

    不该自己知道的,少打听。

    田衡瞅了眼巨孟,又瞅了瞅刘非没有多问,抱拳一礼:“卑将领命。”

    刘非翻身下马,和巨孟走出一段距离。

    “巨孟有话,便请直说。”

    刘非没有拐弯抹角,出口询问。

    巨孟朝刘非一拜,歉意说道:“非是小人存心打扰,只是此事过于隐晦,不便众人得知,不得已叨扰殿下,还请殿下海涵。”

    话说到这,刘非哪里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无妨。”

    刘非并未点透,只是不以为意摆摆手。

    有些事,最好的是让别人先提出来,而不是自己首先开口。

    就像现在一样,明知道巨孟为何感谢,不过刘非却不准备挑明,而是等着巨孟主动说出来。

    直接开口,恍然大悟般对他说原来是因为那件事你感谢我,你让别人还怎么开口?说,还是不说?

    说吧,尴尬。不说吧,更尴尬。

    所以说,抢答从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但容易好心办错事,还容易落埋怨。

    学会适当闭嘴,让别人主动说出来,这才是应对之法。

    人情世故,便是如此。

    巨孟朝刘非恭敬长揖一礼,真挚说道:“巨孟,代师妹感谢殿下相救之恩。”

    “巨孟这是…?”

    刘非双手将他扶起,皱眉询问。

    巨孟被扶起后,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来到大营次日之后,巨孟便发现了身在刘非营中的嫣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