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身为皇兄的我,抢个阿娇不过分吧 > 第61章 陛下,咱们赢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嘲一笑,刘濞耐着性子对他说:“走投无路之人,就别说什么城小了。”

    “咱们能逃得过朝廷大军的追杀再说吧。”

    听到刘濞这话,刘驹眸子略为暗淡。

    是啊,走投无路之人,还谈什么城小?

    有个地方栖身,已经应该心满意足了。

    …

    作为吴王的刘濞丢下大军独自逃跑,不知所踪,吴国守军根本毫无斗志。朝廷大军一路摧枯拉朽,没多久便攻克了广陵。

    广陵被攻克之后,传递捷报的鸿翎急使,便飞驰在大路上,一路来到长安。

    直达未央宫中。

    “陛下,周太尉遣使来报,昌邑城外大破敌军,吴楚联军全面溃败。”

    春坨一路小跑来到宣室阁,扑通一声跪倒在刘启跟前。

    “打胜了?”

    正在批复奏折的刘启,手中的朱笔顿时停在空中,惊喜交加连忙询问。

    “是的陛下,打胜了!”

    春坨站起身,将军报递到刘启手中:“周太尉禀报,王师在昌邑城外和梁王一道,前后夹击,彻底击败了吴楚联军。”

    刘启激动的浑身颤抖,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

    “朕就知道,”有些颤抖拿着军报,刘启显得极为亢奋:“他周亚夫定能击败吴楚叛军,定能战胜他刘濞。”

    将军报摊开,刘启扫视几眼,满意点点头。

    “这周亚夫人呢?”

    春坨连忙回答:“周太尉在昌邑击败吴楚叛军之后,便领兵去了广陵。”

    “现在,广陵也已被太尉攻克,大军不日就要班师回朝了。”

    “而逃亡的吴王刘濞,被太尉遣使追杀,一路逃往东越。”

    “最后,被巨孟斩杀。”

    “好好好!”

    刘启连说三个好字。

    春坨不着痕迹从袖中掏出另一卷简牍,双手递给刘启。

    “陛下,这是太尉另外单独的奏请,请陛下御览。”

    周亚夫单独奏请?

    刘启蹙眉接过,摊开仔细查看。

    看罢之后,刘启脸上满是自豪,喃喃自语:“万没想到,非儿竟然如此勇武,且智谋深远。”

    “真是难得可贵。”

    说罢,笑着将这书简小心收入袖中。

    “传旨,皇五子有勇有谋,火烧淮泗口,擒获贼酋,当为众皇子楷模。”

    “皇五子刘非,由汝南王徙为江都王,治故吴王所属之地。”

    “传檄天下!”

    春坨心中震惊不已。

    汝南虽然地属中原,可是毕竟地狭,陛下当时册封五皇子为汝南王就是因为并未太过看重,随意的封赏。

    而江都王就大不一样。

    更何况,陛下还让五皇子治故吴王所属之地,也就是说,吴王原先的封地全都赐给了五皇子,成了他的封国。

    吴国是什么地方?

    是他刘濞的封国!

    吴国铜山遍地,土地肥沃,连被陛下腰斩弃市的原御史大夫晁错都说,这里是天下膏腴之所。

    哪怕他梁王的封国梁国,也根本比不上吴国的富饶。

    两者天差地别,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陛下将这吴国封地改为江都赐予五皇子,这真是疼到了骨子里了!

    大军得胜的消息不断在脑海中徘徊,让刘启根本无心再批复奏折。

    站起身来,刘启负手踱步在殿内。

    “陛下,”春坨笑着凑到刘启跟前,笑着说道:“王师即将回朝,您看如何安排?”

    刘启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笑意,对他说:“亚夫为我大汉披荆斩棘,立下不世之功,倾扶大汉江山社稷。”

    “功不可没。”

    “着令陶青,依诸侯王之礼,迎接太尉还朝。”

    春坨瞳孔放大,再次被震惊。

    礼仪之中,属天子之礼最重。

    而诸侯王之礼,仅次于天子。他周亚夫竟能够得此殊荣,真是…

    “诺。”

    春坨躬身回答。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小太监进殿禀报:“禀陛下,魏其侯求见。”

    窦婴保卫洛阳有功,又举荐了栾布,在此次平叛中大放异彩,战后刘启感念其功劳,封为魏其侯。

    刘启笑意不减,对他说:“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窦婴走进殿来。

    “臣窦婴,拜见陛下。”

    窦婴脸上同样笑意盈盈,朝刘启躬身一礼。

    “不必多礼。”

    刘启还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暂时也没有说话的心思,迈着轻快地步子,踱步在宣室。

    窦婴见状,不好打扰,侯在一旁静静等待。

    过了一会儿,刘启停下脚步,两手负在背后,感受着吹来的阵阵清凉的春风,顿觉沁人心脾。

    “魏其侯听说了吗?”

    刘启看向殿外,笑着问他。

    窦婴笑着点点头:“传递捷报的鸿翎急使,在长安城内引起了轰动。现在,整个长安城都传遍了。”

    对刘启拱手一礼,谦卑说道:“臣,恭贺陛下。”

    “王师至讨,征讨不臣。敌酋束手,大胜而归,举国欢庆!”

    刘启看着殿外这朗朗乾坤,大声说道。

    这一刻,恨不得将先前的种种不快,全部宣泄出去。

    “陛下,”窦婴沉吟片刻,走到刘启身后:“朝廷大胜而归,是该欢庆。不过,臣以为有些事也得稍加注意。”

    转过头来,刘启眉头微蹙:“说说看。”

    “陛下,臣以为此次诸侯各王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背反朝廷,皆因我大汉传承制度不明,才给其他人以妄想。”

    “让他们滋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所以…”

    刘启收敛笑容,沉声问他:“你的意思是,朕应册立储君,以安定人心,让那些人收敛起不该有的心思?”

    窦婴躬身一拜:“陛下圣明。”

    刘启瞥了他一眼,心中有些不快。

    先帝才驾崩三年,自己这皇帝还没当几天,你窦婴就让朕册立储君。

    怎么,朕不是贤君,还是朕是那祸乱天下的昏君?

    你就这么急着让朕立太子,找接班人?

    刘启虽然心中不快,可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朕正当春秋鼎盛,这册立太子,就没必要了吧?”

    窦婴知道刘启已经心有不满,可有些话还是得说。

    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有些事看出来却不说,并非忠臣所为。

    “陛下,您忘了上次梁王之事了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