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重生吕布开局继承董卓遗产 > 第52章 赢氏一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葛亮在与刘备回到宛城,仅仅聊了半个时辰,顿时惊为天人。

    宴席结束之后,刘备急不可耐的拉着诸葛亮秉烛夜谈,这一谈就是三天三夜。

    等到刘备和诸葛亮走出卧房的时候,两人都是满脸的疲惫,但又难掩其眼中的激动。

    “大哥也真是的,当初遇到徐军师的时候也不见他如此激动。”

    看着前方亲密交谈的二人,张飞不由得有些不满的说道。

    听到张飞的话,徐庶笑道

    “我较于孔明好比是繁星与皓月,滴水与瀚海,根本没有可比性。

    有了孔明,主公才是真正的龙生双翼,翱翔于九天啊。”

    “哼”

    关羽闻言有些不屑的说道

    “区区一介孺口书生,有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两说,怎值得军师如此称赞。”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

    “有没有真才实学,云长稍后便知,最起码哪怕是到了现在,我依然没有助主公翻身之法,现在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孔明身上了。

    而且你看主公激动的神情,显然孔明已经有了破局之法。”

    “哼”

    关羽还是不相信诸葛亮有这么大的能耐,冷哼一声说道

    “有没有这个本事要看过了才知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关羽的傲气自不必说,可如此自傲的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看不得别人比他更傲。

    现在他不光看到了,而且看样子竟然还取得了刘备的认可,这让关羽心中酸酸的。

    不过在关羽,张飞和徐庶的注视下,刘备只是宣布了将诸葛亮任命为南阳郡丞,至于关于连袁抗曹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不过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在会议结束后不久,诸葛亮就带着赵云偷偷的离开了南阳城,一路向北而去了。

    而相应的,在长安等待消息的吕布也是很快收到了诸葛亮和庞统尽皆下山的消息。

    并且诸葛亮直接去了南阳,而庞统则顺江东去,其目的应该是前往江东去了。

    吕布闻言顿时一拍大腿,心中懊恼不已,两个大贤本都在自己的地盘上,却不想自己一时疏忽,竟与他们擦肩而过。

    不过吕布记得在历史上庞统虽然有心投靠东吴,但是被孙权嫌弃其样貌过于丑陋,便将其拒之门外。

    庞统又转去投靠周瑜,却不曾想同样被周瑜轻视,遂一怒之下离开江东,被刘备捡了个漏。

    想到这里,吕布便想亲自前往荆州招揽庞统,可是现在文武科举都已经在进行了。

    若是自己亲自前去,就算是一切顺利,起码也要十天的时间,而十天的时间就已经错过了科举的选材了。

    于是吕布斟酌之下,派遣张松前去招揽庞统,一则历史上描述庞统十分丑陋。

    吕布虽未曾见过,但是料想与张松也差不了太远。

    二来张松现在是吕布麾下的心腹重臣,位居中书省右丞相,官居正一品。

    以张松的身份前去招揽庞统,即展露了自己对庞统的重视,又可以让张松试探一下庞统的深浅。

    是不是真如演义上说的那般玄乎其玄,凤雏庞统究竟是不是浪得虚名。

    而除了庞统的消息之外,经过接近一周的科考,许多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渐渐浮出水面。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最是令吕布看重,是十分有希望取得武科文武双状元的人才。

    要知道这次武举举办的时间虽然有些匆忙,但是到来的人才却是不少。

    在武举表现优异的名单中,吕布看到了李严,霍峻,张嶷,贾逵等人的名字,虽然都是位列前茅,但是前三位却是没有一个人有竞争力。

    而这个三个人吕布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最受吕布和法正,黄忠等人看好的文武双状元的人名为赢规,字子修。

    赢姓是一个很敏感的姓氏,就是吕布在看到之后也不由得将他与那位千古一帝联系在一起。

    对于赢规的来历吕布已经派人去查了,只是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赢规的武艺不俗,就算是马超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主要还是这一届武试之中,到现在还没有能够让他使出全力的武将出现,就算是武试中出现的仅次于赢规的彻里莫也被赢规不到十合便击败了。

    对于彻里莫的身份,吕布还是清楚的,是现在羌胡的第一勇士,当初彻里吉在世时他就拥有了不下于彻里吉的武艺。

    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武艺更上一层楼,已经达到了准一流武将的实力,就算是李严,霍峻都不是对手。

    而排在第三的是一位游侠,吕布本想让王越将其招揽进锦衣卫的,可是不曾想人家不愿意,一心想要参军。

    原本吕布还有些不喜,可是当听法正说,他的武举文试表现竟然比李严还要亮眼时,当即就来了精神。

    这三人两人文武双全,一人武艺不俗,又代表了羌胡部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文科中除了诸葛亮的隆中三友之外,表现优异的还有荆州的马良,马谡,陈震,河内张范,扶风庞迪,京兆杜畿等。

    而且令吕布意外的是,在文科科举表现优异的名单中,竟然看到了河东司马朗的名字。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司马朗乃是司马懿的大哥,河东司马氏的代表人物。

    而且更重要的是司马朗本在曹操麾下为官,可是现在却突然出现在长安,并且还参加了科举,这不由得让吕布想起司马懿这个老阴比。

    心想这司马朗不会是在为司马懿探路,觉得他吕布是六大诸侯中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于是将他的算计要用在吕布的身上了吧。

    不过吕布不是曹操,更不是曹丕,曹睿,更不会没落到将江山不得不交给司马氏辅佐的地步。

    是以对于司马朗的投靠,吕布那是欣然接受,而且还有些期待,不知道这一世司马懿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出山。

    转眼间就到了武举武试的决赛,龙虎擂台决出的二十位胜者齐聚长安皇城外的龙虎台之上。

    由于现在文科和武举文试已经结束,就等考官阅卷了,而武举武试虽是最后结束的,但是却会当场得到结果。

    是以这一场武举武试也是万众瞩目,围观的官员,世子,游侠,百姓不计其数。

    在万众瞩目之下,吕布缓缓的出现在看台之上,引起现场的一片参拜声。

    在一番开场白之后,吕布也是亲自宣布大晋第一届武举武试开始。

    龙虎台比试的规则也很简单,龙台的十人与虎台的十人相互抽签决定各自的对手,现行赛出十强。

    经过短暂的抽签,最后确定了对手。

    第一场虎台赢规对阵龙台方进

    第二场虎台彻里莫对阵龙台邓龙

    第三场虎台周仓对阵龙台张贵

    第四场虎台裴元绍对阵龙台霍峻

    第五场虎台廖化对阵龙台沃尔里

    第六场虎台梁鞠对阵龙台李严

    第七场虎台王阳对阵龙台张嶷

    第八场虎台刘生对阵龙台贾逵

    第九场虎台周元对阵龙台张虎

    第十场虎台沙丘对阵邓芝

    十场里面基本上都是碾压局,是以吕布也没有提起多少兴趣。

    不过让吕布意外的是周仓,廖化,裴元绍三人竟然在武举的最后时刻赶了过来,而且还取得了武举武试虎台的前十名。

    很快十场比斗落幕,十场胜者分别为赢规、彻里莫、周仓、霍峻、廖化、李严、张嶷、贾逵、周元、邓芝。

    而十进五的比试就比较有看头了,而且龙台和虎台刚好都是剩下五人,于是继续相对抽取对手。

    第一场赢规对阵张嶷

    第二场彻里莫对阵邓芝

    第三场周元对阵李严

    第四场周仓对阵贾逵

    第五场廖化对阵霍峻

    很不幸,张嶷和邓芝是不幸的,他们对上了武试最强的赢规和彻里莫。

    第一场和第二场毫无疑问,赢规和彻里莫以碾压式的胜利告终。

    第三场周元虽然没有赢规和彻里莫那么轻松,但是对阵李严的过程还是全程压制取得胜利的。。

    第四场周仓与贾逵实力相差不大,最后周仓以微弱的优势取得胜利。

    第五场一开始廖化是压着霍峻打的,可是打着打着霍峻突然一个变招,就将反应不及的廖化击败,这叫本以为廖化会赢的吕布感到些许的惊讶。

    而在五进三的抽签中,周元很幸运的抽到了轮空,直接进入前三,着实让周仓和霍峻羡慕不已。

    不过也就是羡慕一下,经过那么多场的比试,他们对于彼此的实力也都有所了解。

    以实力而言,前三名肯定是赢规,彻里莫和周元。

    虽说周元是个游侠,但是其箭术不差,在龙台骑马射箭考核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还参加了武举文试,未来或许是个儒将也说不定。

    而武举接下来的比武也就很明朗了。

    赢规击败了霍峻,彻里莫击败了周仓。

    而后赢规,彻里莫,周元三人顺利进入三甲。

    在一番轮战之后,赢规毫无意外的成为了头名武状元。

    周元以微弱的差距败给了彻里莫,成为了武举武试探花。

    彻里莫自然也就成为武举武试榜眼。

    而剩下的名次依次为

    第四名霍峻

    第五名周仓

    第六名李严

    第七名张嶷

    第八名贾逵

    第九名廖化

    第十名邓芝

    第十一名裴元绍

    第十二名邓龙

    第十三名梁鞠

    很快就到了了开榜的日子,文科录取进士三十人,分别为:

    第一名司马朗

    第二名陈震

    第三名马良

    第四名马谡

    第五名崔钧

    第六名石韬

    第七名孟建

    第八名张范

    第九名杜畿

    第十名庞迪

    第十名杜微

    ……

    武科文试取进士十名,分别为:

    第一名赢规

    第二名周元

    第三名李严

    第四名霍峻

    第五名邓芝

    第六名……

    再加上武举武试的进士十三名,共计五十三名。

    由于武科文试进士和武科武试进士有五人相重,所以这次文武科举共录用进士四十八名。

    这次科举的质量让吕布欣喜不已,其中许多耳熟能详的人才让吕布感觉就像天上掉馅饼一般。

    同时如此多人才的到来,也让吕布麾下的文武百官质量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吕布任命陈震为户部左侍郎,崔钧为户部右侍郎。

    司马朗为吏部左侍郎,石韬为吏部右侍郎。

    马良为兵部左侍郎,孟建为兵部右侍郎。

    崔钧为刑部左侍郎,杜畿为刑部右侍郎。

    ??鹦宋?げ孔笫汤桑?罡肺?げ坑沂汤伞

    马谡,张范,庞迪以及其他进士为中书省参政议事。

    武举任命则是任命赢规为新军军团长。

    周元和彻里莫为副军团长。

    李严,周仓,霍峻,张嶷等十人为新军十路军统帅,皆为中郎将。

    而剩下的五位武举文试进士则被吕布招为幕僚,只等吕布计划的讲武堂建造完毕,有他们进去作为老师,为大晋培养军事人才。

    这一次对于这个新军吕布也是寄予厚望,其中的人才虽是大部分由武举武试选拔出来的。

    但是之中的质量却是比吕布麾下任何一个军团的质量都要高。

    而在分封完各进士之后,吕布来到书房,这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吕布,一个是赢规。

    吕布看着面前的赢规说道

    “你们要付出?”

    赢规摇了摇头说道

    “赢氏早就没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只是我赢氏在你身上看到了我华夏兴旺之机。”

    而后赢规的表情开始凝重,看着吕布肃穆的说道

    “曲辕犁,筒车,造纸术,印刷术,我们看到了华夏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而华夏的百姓也都有希望读书识字,将华夏的闻名传扬四方。”

    看着赢规眼中的憧憬,吕布也不由得肃然起敬,他没想到赢家竟然还有此等情怀。

    “敢问这是你的想法,还是赢氏一族的想法?”

    赢规闻言有些沉默,看着吕布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是我和我父亲的想法,晋王让我们看到了机会,我们希望晋王可以带领华夏走向真正的繁荣。”

    “真正的繁荣本王不敢讲,但是让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田耕,本王义不容辞。”

    赢规闻言拜道

    “晋王大义,但在归顺晋王之前,我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晋王如何看待天下世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