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开局召唤行者武松,神将名臣一统天下 > 第133章 就不想更进一步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裕帝听到郑文宪话语,精神为之一震。

    二十岁的初期武尊?

    的确是武道天才啊!

    “霍去病,这名字听来有些耳熟?”

    郑文宪道。

    “陛下,不久前寒青郡上报枢密院的奏捷文书,也送到了镇武司,所以微臣看到捷报,就派人调查这霍去病。

    年前,雪奴人侵犯我西北边关,胜北军北上支援,正是这个霍去病,率胜北军前军六百壮士,趁夜奔袭,一把火烧掉雪奴人粮草,踏破雪奴人后军军营,立下奇功!

    雪奴人粮草不济,不得不撤离,胜北军乘机追杀,大胜敌军,斩首超过两千。

    霍去病一人,在那场战役中,斩首便已超过了三十!

    微臣经过调查,已经能够确认,当时的霍去病,已经是巅峰武师修为,如今他更是突破至了武尊境界!

    陛下,年仅二十岁的武尊,我大乾出现了一位武道天才。

    微臣以为,应尽快将霍去病调入禁军当中,对其施以恩宠,使他对我大乾皇室感恩戴德。

    霍去病有生之年,当能成就巅峰武尊,镇武司若为其提供武道资源,他甚至有能力冲击武圣境界,将来更有资格,成为我乾国镇武司武官之首!

    当然,那人也有领军之能,放之边郡要地,足以抵御击败强敌,甚至为我大乾开疆拓土,辅佐陛下建立不世之功。”

    宣裕帝不知想到什么,面上露出了笑容。

    “朕突然记起来了,这霍去病应该是武进士出身。

    上届武举时,他只有十六岁,是当时武学司学员中最年轻的几人之一,因为年纪太轻,朕有些犹豫,不过太子为他说话争取,所以朕赐他一个武进士出身。

    不想那人如今,竟然成就了武尊!

    哈哈,文宪啊,你跟我说实话,这霍去病,是不是太子让你推荐的?”

    郑文宪心中一惊,他倒是没有想到这点。

    若是陛下认为他推荐霍去病,出自太子授意,恐怕会对此不满。

    郑大人心思电转,下刻便想到应该如何解释。

    “陛下,臣一心为公,为国荐举贤才,绝非受人之命,镇武司从来只对陛下效忠。

    太子殿下为霍去病说话一事,微臣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说到霍去病,他乃是胜北军节度使张盛荣女婿。

    两年前,霍去病十八岁时,迎娶张盛荣之女张春柔。

    应该是在之前,他们两家已经定下婚约。

    臣之所以调查霍去病,也是担心张盛荣徇私。不过如今看来,霍去病确实立下军功,更是大乾这批年轻武才中,最杰出的一位!

    所以,臣才会举荐他。”

    宣裕帝点了点头,面上略显沉吟。

    按照郑文宪所言,太子是因为张盛荣的原因,才会为霍去病说话?

    张盛荣曾任东宫卫从四品指挥同知、四品指挥副使,与太子关系走得很近,算算时间的话,他那时正在太子的身边。

    想来那时的霍去病,就被张盛荣看中,与张盛荣的女儿定下婚事。

    如此一来,张盛荣求太子出面,为霍去病争取一个武进士出身,也就不奇怪了。

    见皇帝沉吟,郑文宪知道他为何犹豫。

    于是郑大人再次开口道。

    “陛下,臣这里其实还有其他人选。”

    宣裕帝听得一笑。

    “文宪,你还看中了哪一个,全都告诉朕,不要吞吞吐吐。”

    “是,陛下。”

    郑文宪想了想,开口道。

    “陛下,还有二人,是微臣近期一直关注的后进武人。

    旭日郡留守司后军指挥使姜征之子,姜维,今年只有十六岁,便已成就巅峰武师,武道天资绝伦,比霍去病也都分毫不差。

    或许不用几年,姜维若能在二十岁前,成就武尊境界,将来会有极大的可能,踏足巅峰境界。

    若将其调入镇武司好好培养,大乾也能收获一位武道天才。

    姜维如今是八品军尉,微臣已经下令旭日郡镇武司,今年的推荐名额留一个给他,让其进入武学司深造,然后再请陛下赐他一个武进士出身。

    当然,若是加开武科,以姜维如今巅峰武师修为,有望考取三甲。

    还有安山郡安阳军节度府所属,左军从五品守备李靖,今年不足三十岁,他刚刚成就武尊境界,虽然比起霍去病略有不如,却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天才武尊。

    以李靖如今的年纪来看,将来也有不小的可能,踏足于巅峰境界,哪怕其按部就班积累,那至少也是一位后期武尊,足以作为我镇武司的中坚力量。

    还有李靖之妻,府君邵?保???郡主之女,陛下的外孙女。”

    宣裕帝点头,面上再次露出笑容。

    “文宪用心了,想我大乾人才济济,何愁没有心腹武人可用!

    姜维年纪虽小,但他既是巅峰武师,何必再入武学司呢?朕直接给他一个武进士出身,让他去做三品武散官左护军。

    再让他去五城兵马司,暂且做个七品的副指挥。

    只等他年纪稍长,或者在武道上更进一步,朕必有重用。

    其父姜征,就一并调他入京,加一个都督府右参军的官位,再给他提一级武勋爵位,文宪以为如何?”

    郑文宪道。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姜维必对陛下感恩戴德,将来他成就武尊,便是我镇武司的主力干将。”

    皇帝点了点头。

    “李靖的话,朕一直都记得他,当时朕就对他十分看好,只因那人实为文武全才。

    如今他成就武尊,又得到你的推荐,就让他去做右武上将。

    暂时,调他去五军都督府,做个右参军,再加枢密院从三品院丞。

    朕对李靖一直有所期待,他有大用,不能留在镇武司那边。

    还有那个霍去病,除了给他右武上将的散官位阶,就将他调入京卫指挥使司,暂且担任指挥佥事,好好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郑文宪口中答应。

    宣裕帝突然笑道。

    “如今镇武使的职位空缺,不知文宪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郑文宪顿时一惊,心中感觉失落。

    难道皇帝仍然无意让他去做镇武使?或者是因为他的皇族出身,让皇帝心头有所忌惮,所以只能一直做个镇武副使。

    郑大人想着,努力掩盖心中失望情绪。

    “陛下,镇武使乃朝堂重臣,总揽天下武人要务,微臣对此不敢妄言。”

    “没事,朕就是问问,看你心中有没有合适人选?”

    郑文宪暗自咬了咬牙。

    “陛下,臣突然想到了一人,或许他适合担任镇武使一职。”

    宣裕帝皱眉。

    “文宪何必犹豫,是谁?说说看。”

    郑文宪只得开口。

    “陛下,乃是乐平郡留守司三品留守郑经,郑大人有皇室血脉,出身武进士,之前是高阶武师,如今他更进一步,成为巅峰武师。

    要说今年,他也不过四十岁,将来有资格冲击武尊境界!

    微臣以为,郑大人任郡地留守多年,足可独当一面,能够承担起镇武使的重任。”

    宣裕帝摇了摇头道。

    “郑经啊,他是最合适的镇武使人选吗?文宪,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其它更合适的人选。”

    郑文宪心头一阵失望,看来陛下,果真不愿意让皇族成员担任朝中要职!

    “陛下,前禁军羽林卫指挥副使,今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俞大猷,不久前成就武尊,他今年只有四十一岁,既有领军才干,又曾任职各处郡地,熟悉内外武官事务,或可担任镇武使一职。”

    宣裕帝不由皱眉,看上去有些不满。

    “俞大猷乃是难得的良将,武艺精熟,堪当方面重任,朕无意让他进入镇武司。

    朕是准备过段时间,把他放到郡地任职。

    且他资历尚浅,让他担任镇武使,提拔过快,无法让大家心服。

    文宪,怎么你推荐的人选,一个不如一个!”

    郑文宪额头汗出。

    “陛下,微臣还有一个人选,乃是平武郡平武军节度府节度使柴荣,四十五岁的柴荣,不久前成就武尊境界,他的资历应该是足够了。”

    宣裕帝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郑大人心头为之一紧。

    过了片刻,宣裕帝突然一笑。

    “柴荣还是年轻了些,再说他在平武郡多年,最是熟悉北地边情。

    其麾下平武军,自十年前溃败,是柴荣上任后一手组建,若把他调回来,谁又能接替他的平武军节度使职位?

    文宪呀,你这人,就是太过谨慎,考虑事情面面俱到。

    不过有时候,这做官呢,还是需要多一些干劲,多一些担当才行。

    你做了这么多年的镇武副使,难道就不想更进一步吗?”

    郑文宪吃了一惊,随即心头忍不住大喜。

    宣裕帝这么讲,自然就是有意要将他提拔上去,接任镇武使一职了。

    一时间,郑大人心中激动,竟有些哽咽,对宣裕帝跪拜在地。

    “陛下,臣……臣……”

    宣裕帝起身,走到郑文宪身前,亲手将他扶起。

    “好了文宪,你怎么就不知道,推荐自己呢?

    在朕看来,你才是镇武使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朕希望你,能够改一改这谨慎的性子,尤其在朕的面前,你又有什么可以隐瞒朕的呢?

    朕希望你多一些担当,做好这个镇武使,替朕看管好天下的武人。

    要做好镇武使,就不能怕担责任,更不能怕得罪人,有朕支持你,你尽管放手去做,只要你对朕一个人负责。

    不过接下来,朕还要问问你,这镇武副使,应该由谁担任合适呢?

    刚刚你说的那三个人,他们也有资格进入镇武司,只是未必适合担任你的副手。”

    宣裕帝说着,拉着郑文宪的手,让他坐在一旁的座位上。

    他又走回皇帝的宝座上坐好,看向郑文宪,等待那人的答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