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人说,隔壁老王家最近不太平。
老王夫妇两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先有了两个女儿,直到第三个才盼来了一个儿子。
因为儿子最小,又是独子,老王夫妇更是把儿子从小当成宝贝,恨不得全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守着。
家里每次有什么好东西老王夫妇都是先给儿子,儿子不要了才轮得到女儿。
老王夫妇更是从来不舍得对这个儿子动手,甚至连一句重话也舍不得说,把儿子放在心尖上养大成人。
而两个女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小到大只要跟弟弟发生争抢,或是惹了弟弟不高兴,就要倒霉了,不仅会被父母劈头盖脸大骂一顿,甚至还会被狠狠地教训一顿。
两个女儿从小到大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不知道要有多坚强的心才能熬过那些不被偏爱的日子。
后来,两个女儿刚成年就被他们安排嫁了出去。
老王夫妇还得了两笔嫁妆。
据说当初不顾女儿的反对,坚持要留下女儿的嫁妆,少一分钱都不行。
因为嫁妆的事,好像女儿还在婆家受了些委屈,女儿跟女婿之间也闹了几次矛盾。
后来老王夫妇动用这两笔嫁妆钱,再加上自己的积蓄,费心费力,为儿子张罗好了婚事,盖好了新房,置办好了家具。
但是现在儿子结了婚后不愿意给老两口养老,坚持让老两口去投奔女儿家。
老两口哭过闹过,儿子都不管。
甚至闹去了村委会,经过村委会调停,儿子也不听,居然还想要跟村委会的人动手。
老两口一看这架势,担心儿子因为动手再被送到警局,最后自己放弃了找村委会帮忙的想法。
没有办法,最后两人只能去女儿家由女儿照顾。
虽然老两口有了女儿的照顾,但是众人还是忍不住对老两口的老年生活感到深深的担忧,因为中间还有女婿,他们不能相信女婿会安然接受为老两口养老的责任。
还有村里老张家,养了两个儿子。
从小到大,老张夫妇总是觉得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大概在两个儿子的生长过程中偏袒了小儿子一些,这便得罪了大儿子。
后来大儿子年龄到了,老两口花费了全部的积蓄为大儿子操持了婚事,然后大儿子结完婚就过自己小家庭的生活了。
结果到了小儿子成家的时候,老两口却没有什么积蓄,只能将将就就地给小儿子张罗了婚事,自然不及大儿子的婚事气派。又得罪了小儿子。
两个儿子之间更是闹得很不愉快,互相指责对方从老两口那里得到更多,也都不待见老两口,认为他们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两个儿子互相推脱养老的责任,让老两口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却无力改变。
直到老两口找上了村委会,在村委会的调解下,专门安排热心邻居监督两个儿子准时送粮。
不料这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混蛋,不仅没有准备把粮给老两口送去,竟然还把上门监督送粮的热心邻居给打了。
热心邻居白白挨了一顿打,又懊恼自己何苦有个热心肠,于是放弃了帮老两口讨要粮食的差事。
老两口没有办法,为了有粮食吃,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趁着每年收获季节的那几天,去地里捡别人不要的作物。
有村里的人看到老两口的身影后,经常路过把他们捎回家。
有田地的大户也常常在收获之后放弃自己再去搜寻一遍作物的打算,把地里剩下的作物留给像老两口那样的可怜人。
不过听说老两口家里有一袋一袋的从地里捡回家的稻谷,玉米,花生,还不少呢。
就是不知道等他们走不动了,或者受伤了,可怎么办呢。
老李听着别人的遭遇,不禁感到一阵揪心。
这在以前,老李是从不担心的。
但是现在老李好像也开始变老了,听到这种事情不禁自我代入其中了,对老人的遭遇更是感同身受了。
现在老李身体还算健康,有地里的收入,还有几只羊。另外,自己照顾自己不是问题。
以后年纪再大了,可怎么办呢。
不过不管别人再怎么议论,老李都不会是被大家担心的那个。
“还是老李命好啊!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在城里赚大钱,一个儿子在身边照顾。”
“就是。老李,你家老二出息了!现在可是大老板了,赚了不少钱吧!只等接你进城里享清福了。”
“去城里多麻烦。哪里都是人,空气又不好,谁也不认识。老李有一个儿子在老家照顾他就足够了。我看啊,还是老家好,空气好,地方大,还能四处转转,看见的都是认识的人,遇见了还能聊聊天。”
“反正老李以后是不愁养老咯。哪像我们,老了还不知道会是怎么样呢,也不知道自己到时候身边有没有人照顾!苦命人啊!”
“算了,想那些干什么!做父母的,照顾儿女是我们的责任。责任尽到了,至于儿女如何回报,我们又有什么奢求。现在人老了,就过一天是一天。要是有一天实在不行了,只有认命了!”
听着众人对自己的吹捧,老李觉得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是啊,自己三个儿子,三重保障。
总不会落得没有儿子照顾左右的老年吧!
想到这里,老李心里顿时舒了一口气。
转头安慰起众人来。
“别这么说,我们不都一样嘛。我有儿子,你也有儿子。谁养的儿,到时候儿养谁。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啊,现在年轻人什么想法,谁知道呢。我们都是老家伙了,跟年轻人想法不一样,过不到一块去,到时候有人给粮食给吃的就行了。别的也不想什么了,也没什么要求了。”
接着,众人附和起来。
“谁说不是呢?现在时代变了,跟我们那时候真不一样。”
”老李说得有道理。不愧是家里除了建军这个大老板。“
”老了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
到了饭点,大家散去了。
走时还不忘约定下次在哪里见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