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八大王选中的钓鱼佬 > 第28章 鉴定专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停!

    哎呀,怎么又是你!我就纳闷了,总共就这么些动作,练来练去还是练不好,能不能都给我上点心!”

    大厅中央,十几名年轻貌美的少女正在排练舞蹈,而给他们做排练的,是一个戴着眼镜,打着发胶的年轻人,这年轻人估计没少喷香水,隔老远都能闻到。

    “兄弟,请问这里是展会现场吗?”

    练舞的青年好像没听到一样,继续说教着那些姑娘,张伟见对方不理会自己,特意把声音提高了几度:

    “兄弟!这里是展会现场吗!”

    “你谁啊!”

    “我张伟!”

    “张伟是谁!”

    “张伟是我!”

    “你又是谁!”

    “我是张伟!”

    小伙子答话就没一句好气的,萍水相逢,谁也不认识谁,张伟也不惯着他,直接顶了过去,就在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时候,一个和事佬小跑了过来。

    “呦!张总,这么早就来了!欢迎欢迎啊!”

    “娄总?您不是来得更早嘛,其他几位老总呢?”

    “哦,他们得下午才有空过来。”

    “爸!他谁啊!”

    还没等俩人叙叙旧,那个年轻人又叫嚷了起来,看样子是娄洛的儿子,只是这暴脾气实在是不想他爹。

    “小梓,快,给张总道歉!”

    “我道什么歉呐!”

    “张总是这次大会核心中的核心,难道要他给你道歉啊!”

    “哦……”

    小娄心不甘情不愿地朝张伟低了低头,嘴里嘟囔两句,好像塞个馒头似的,随后,他又两眼放光,扒着娄洛的肩膀说道:

    “爸!我都想好了,这次来的几位专家教授该怎么登场。

    华教授站中间c位,两手叉腰,胸往前挺;

    李教授站在左边,单膝跪地,沉思者知道吗,就那个造型;

    胡教授站在右边,你见过大卫像吗?就那个姿势;

    至于邵教授,他个子最高,让他扛着棋子站最后面。

    你看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创意!保证观众看了一遍能记一辈子!”

    娄洛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个儿子他除了自豪还是自豪,但回头看见张伟,立马想到这种大场所应该由主心骨说了算,便赶紧问道:

    “张总,您觉得,娄梓这个规划怎么样?”

    “啊,你问我啊?”

    “您是主心骨,肯定要问您啊。”

    “在此之前,我想先请教一下娄总,几位教授平均年龄有多大。”

    “这我还真没细问过,不过大体估计,应该在50岁左右。”

    “哦……”

    张伟点了点头,走到舞台上,按照娄梓刚才的描述把姿势摆了出来,然后反问道:

    “娄总,您瞧瞧,怎么样,好看吗?”

    娄洛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心底里还是认定这种姿势像小丑一样,不过他一向宠溺儿子,直说出来又怕儿子伤心,便和起了稀泥:

    “还可以,还可以,张总真不愧是青年才俊,跟雕塑一样。”

    “行了行了行了,看看那几个路人吧,都把我当神经病了。

    这么说吧,娄总,让几个年近半百的老教授摆这种姿势,

    路人看了,会觉得搞笑;

    他们自己,会觉得变扭;

    虽然确实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想说,如果让四位教授一起跳肚皮舞,保准效果更爆炸。”

    小娄听到自己的创意被这么批斗,火气瞬间就上来了:

    “诶,我说你什么意思……”

    “你这创意,哪天幼儿园联欢的时候再用吧。”

    “你会不会说话!”

    “小梓!你对张总什么态度啊!”

    “行了行了,娄总,咱们赶紧忙正事去吧。”

    废话已经掰扯够多了,张伟提醒娄洛不要浪费时间,然后俩人就进了馆内的一个房间,刚刚进门,张伟就看到两个人在里面候着。

    “张总,介绍一下,这位是刘旭,这位是许巍,俩人都是古文化研究的高材生,特地给您打下手来的。”

    “张总好。”

    “张总好。”

    “你们好。”

    互相招呼之后,张伟也不多说,直接把行李箱放倒,拉着拉链,打开箱子,将里面的东西呈了出来:

    “娄总,刘老师,许老师,我这人毛病不少,但唯独有个优点,“实在”。

    所以啊,多说无益,这几样东西里有真有假,两位老师,露一手吧。”

    两人对视了一眼,看样子张伟这是在给他们出考题,做面试啊!

    光说不练假把式,动手呗!

    两位鉴定专家迅速从兜里掏出白手套,戴在手上,然后拿出放大镜,小心翼翼地端起一个碗,用放大镜一寸一寸的照着,研究了好一段时间。

    就在这时,张伟的手机响了,打开一看,竟然是王八蛋顶头上司高义的电话。

    “说了休假,这货听不懂人话是吧。”

    张伟嘟囔了一句,关掉手机,又抬起头来问道:

    “二位,看怎么样了?”

    俩人讨论了一下,由许巍开口说道:

    “南宋吉州窑的木叶纹茶盏,张总,这应该是真的。

    吉州窑啊,是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

    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

    再说这木叶茶盏,制作工艺十分巧妙。

    首先,将树叶贴在茶盏的瓷坯内;

    然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

    烧制过程中,温度是低了也不行,高了也不行,升温快了不行,降温慢了也不行;

    经过炉火那么一烤,树叶烧亡,只留下一团清晰的叶脉轮廓覆在碗内,和釉色融于同一个平面中,所以这叶子虽然看起来凸出,但实际上却和碗底一样平,一样光滑。”

    张伟正津津有味地听着,突然之间,电话又响了起来,打开一看,还是高义:

    “神经病!高义这蠢猪没完没了了是吧。”

    二话没说,直接关机,又瞧着许巍:

    “继续说啊,许老师。”

    “哦,关于吉州窑,故事可多了!

    这南宋时期,由于制瓷条件落后,科技手段不发达,所以哪怕是吉州这样的制瓷中心,成瓷率也不高。

    因为古法烧制时,投柴的疏密、火焰走向的不同,都会让瓷器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更苛刻的是,烧制木叶茶盏温度要控制在1300度左右,把控难度非常高!

    除此之外,哪怕柴灰落在胚上,都有可能让整窑瓷器沦为次品!

    所以对窑工们来说,每次开窑都是一次“生死时刻”,在民间,更是有着“一窑死,一窑生”的说法。

    那个年代,运气好的时候,制瓷人仅仅凭着其中部分好的瓷器就能养家糊口了,

    然而,老天不照顾的时候,一窑瓷器毁了,也是能让制瓷人赔的一穷二白。”

    许巍说得头头是道,再搭配上动作、表情和充满主观色彩的语调,看起来跟表演歌剧一样,把张伟都看入迷了。

    只不过,考验才刚刚开始:

    “许老师,说的不错,长见识了,可如果我告诉你,这碗是从淘贝上买的,你会怎么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