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伴随着主持人悦耳的宣读,此次鉴宝大会的气氛终于来到了最高潮,台下人群不再熙熙攘攘,全都屏气凝神,对箱子内的答案充满期待。
“好,有请参赛选手背过身去,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四位教授坐在准备好的椅子上,气定神闲,看起来充满自信。
张伟虽然用差不多的姿势坐着,但一会东瞧西望,一会摇头晃脑,两条腿也在十分有节奏地抖动,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他平时不是这样,但现在这种反应实在怪不得他:
刚出道就磕上了业界专家,还是4人联手,换谁不慌!
在参赛选手身后,主持人从纤细的腰间取出两把钥匙,分别打开了两个箱子,然后两位美女从幕后推出一面巨大的告示牌,牌子分成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各有108个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下面也都标着编号,而且和箱子中的纸牌一般大小,左半部分上面写着“高校队”,右半部分上面写着“挑战者队”。
告示牌摆在舞台正中央,随后,两名美女将主持台上的红蓝两套卡片取走,按照序号依次把卡片塞进了两边的透明袋子中。
就这样,两方鉴定的结果显而易见,直接呈在了告示牌上。
两队甄选出的卡牌被二位美女一张张插在了袋子里,每插一张她们还要停顿一下,转过身来,对着观众席报以微笑,然后摆个妖娆的pose,搞得少部分观众饥渴难耐,大部分观众烦躁不堪。
当然,话题的重头戏,还是张伟这个古玩界新秀。
“诶,看见没,一样诶。”
“这小子运起不错啊,蒙对了这么多。”
“有这运气不去买彩票,瞎掺和什么文玩啊。”
一开始观众的反应还只是好奇,并且对张伟的好运有些嗤之以鼻,然而,随着两队选出号码重复率的不断提高,台下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我去!真的假的!”
“基本和四位教授鉴定的结果差不多!”
“还真是!6号,9号,18号,31号,32号,50号,52号……”
“没全一样,你瞧瞧,不是有两个存在争议的嘛!”
“嗯,四位教授认为39号和44号是真品,这小子认为是赝品。”
“还有57号,这小子咬定是真品,但教授们不认可啊!”
卡片一张张插进袋子里,从上到下,很快就插到了最底下一层,台下议论声也是越来越大,有佩服青年才俊的,有怀疑比赛真实性的,有假装在认真分析的,还有些别有用心者已经在心里头打起了如意算盘……
“我的妈呀!这小子有两下子,和四位教授的鉴定结果只差了三个!”
“不是有两下子哦,四位教授加一起用了一个多小时,他只用了几分钟!”
“要我说,肯定是有内幕!”
“就是!如果没有内幕,根本就不可能几分钟鉴定完100多件东西,你去菜市场买菜还得看下多少钱一斤呐!”
“邦总啥意思?搞这么个比赛有意义吗?漂亮妞那么多,非得捧这么个?潘浚俊
“诶,别乱说话,没准人家是高干子弟呢。”
………………
台下众说纷纭,台上主持人也走到了公示牌前方,准备将大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各位观众朋友,两队甄选结果已经公布完毕!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下一个环节——聚焦争议点!”
说罢,工作人员推车上台,将两队鉴定过程中存在争议的三样展品挑了出来,一个是瓷盘、一个是铜佛像,还有一个是茶杯。
主持人介绍道:
“几位教授,还有张总,这些便是你们刚才甄别时有不同见解的展品,那请问您几位,是综合哪些方面的考虑,来判断这几件展品真伪的呢?”
胡教授抢先接过话筒,翘着二郎腿,推了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然后把那尊铜像端在手里,老练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这古玩的鉴定啊,它是一门艺术,不光涉及到物件本身,更涉及到物件背后无尽的历史渊源。
咱就拿这铜像来说,想鉴定好它的出处,大体可以从类型、颜色、质量、工艺和嗅觉五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是类型方面。
类型方面,古代佛像分为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两大部分,风格差异明显。
汉传佛像面相圆润丰满,敦厚温和,表情慈祥,不怒自威;
藏传佛像表情大多凶愤,以众多女神像,男女双身像,复杂丰富的造型而多见于世。
再考虑到其他因素,所以从整体上看,这尊铜像应该是武周时期的产物。
第二是颜色方面。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饱尝人间的烟火,历经日月的侵蚀,尤其是鎏金的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
这一点,是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所做不到的,现代工业的残次品,它们的折射光线就较为刺眼。
第三是质量方面。
古代佛像所用的铜,质地较纯,质量较重。
而仿制的铜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较轻,多数使用的是合金材料。
第四是工艺方面。
工艺方面,受制于古代有限的科技水平,原始的制造工艺,佛像在浇铸成型后,还要经过细致的雕塑技法来处理,不管是表情、服饰、底座,亦或是其他部位,加工痕迹都清晰可见。
而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器打磨,没有那种手工的、纯天然的灵魂。
第五是嗅觉方面。
古老的铜质佛像,经过信徒长期的供奉、烟火的熏蒸,可以隐隐约约嗅到烟火味道。
当然,倘若长期埋藏在地下,同样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
而现代工业拙劣的仿制品,上面闻不到历史的浪漫,只能嗅到化学的腐蚀。”
胡教授的声音抑扬顿挫,好像唱歌剧的舞女一般,让人听得是如痴如醉,迷迷糊糊。
他的讲解戛然而止,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不过老教授显然还没表演够,他挥手示意,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掏出一只笔,轻轻指向了铜像的手臂下方:
“大家看看这里,来来来,请把摄像机靠过来,对准这里。
看清楚了吧,这叫什么?
现代化学叫它铜锈,而在我眼里,它是岁月的见证者,历史的守门人,
点点翠绿,宛若满天星辰;片片黄斑,好比秋风落叶。
这样的物件,我为什么说它是真品:
因为你能造出它的型,但你造不出它的锈!”
最后一个字,胡教授咬得格外清晰,格外沉重,掷地有声!话音落地,台下登时呼声如潮,对于业界泰斗的敬佩更是如同海浪一般连绵不绝。
这种专业水平,连作为对手的张伟都赞叹不已。
只不过,现在,你方唱罢,该我登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