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偷听心声,皇帝逼我当驸马! > 第八十八章 浑水,只能趟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洲道赈灾没多久,被陆景带过去的周雄便要回京。

    这个消息就像是插了翅膀一样,将整个上京闹得沸沸扬扬。

    勋贵们对这件事情出乎意外的选择了一致,那就是一致沉默。

    而文官们,也意外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和勋贵们打擂台。

    周武帝坐在皇位上看着这些人,心中就像是有一块镜子般明亮。

    尽管事情看起来或许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不知为什么,他却感到有些失望。

    大周建国至今,可谓是一路打过来的。

    但这才过了多久安生日子,为什么这些人,看起来就好像是失去了爪牙一般?

    年轻一辈中,也就只有王孟两家的后人,还勉强看得上眼。

    而周雄……

    想到当初周家的事情,周武帝脸上便感到犹如火在烧一般。

    朝堂上的沉默,与喧闹的坊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先前也并不是没人在周家手下当差,跟着周老将军征战四方。

    只是后来周家出了事情后,这些人都陷入了沉默。

    可也并不是不想伸出援手,但毕竟这件事情背后的人,除了那帮子文官外,还有陛下。

    与文官们打擂台不怕,但要跟那位打擂台……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自己手上的权利,到底是怎么来的。

    但现在却不同了,因为周雄回来了。

    王孟两家释放出的信号,已经足够明显了。

    剩下这些勋贵们,大大小小,其实也都差不多有些落寞。

    这些年来,边疆尽管战事不断,可却都在那些藩王掌控中,轮不到他们说话。

    整日被困在这样繁华的上京内,说句玩笑话,也的确是被养软了骨头。

    眼看着自家荣光已经渐渐黯淡,没有哪个勋贵真能坐得住。

    好不容易瞅着起了苗头,再加上王孟两家带头,大家都回过味来。

    纷纷挤破脑袋,想要在这件事情上,刷一下自家的存在感。

    于是短短不到半日时光,兵马司衙门的门槛,都快被勋贵们给踏烂了。

    无数奏折就像蝴蝶般,飞向了中书省和御书房,却没有得到半点回应。

    兵马司衙门的人也算是看明白了,上面既然没有意见,那就是最大的意见。

    于是不管有多少人过来,不管来得人又带了多少人,也不管这些人的军资从何而来。

    只要有人上门请战,就干脆编到了一个大营里。

    正在赶路的周雄还不知晓,自己还没抵达上京。

    一直被闲置的北大营,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整整五六万人整日在大营里操练,喊杀声震天,让路过得人都有些心惊胆战。

    和拱卫上京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们比起来,这些人可都是各家勋贵手中的宝贝。

    完全属于是自家专门练出的精兵,嫡系中的嫡系。

    即便是再穷,人马也都养得好好的,凶悍不已。

    而这些人也极为懂事儿,知晓自己背后的主子是谁。

    于是,人员精悍的这帮家伙,彼此之间也就山头林立。

    各家都以自己支持的勋贵为首,隐隐有些争雄的意味。

    对于这些事情,文官们倒是上了不少奏折,但周武帝好像故意如此般,对这件事情充耳不闻。

    倒是也有勋贵登门去拜访王孟两家老太爷,可得到的回复无一例外的一致。

    “如果他周家小子连这点麻烦都摆不平,那也就别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两家老太爷的原话出来后,好像从另一方面,隐隐怂恿了这帮汉子。

    于是本就喧闹的北大营,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

    兵马司衙门内,负责调动的主管沈文丘看着手中奏折,脸上满是苦涩。

    “这些勋贵们怕不是都疯了吧,只是平个不到三万人的乱而已,至于如此嘛?”

    身为同僚的何秋生抿了抿手中的茶,完全不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看着沈文丘还一头钻进了折子里,看得愁眉苦脸。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轻飘飘的开口道:“你以为他们这么做是为什么。”

    “为什么?彰显出自家家的武力?”

    “一帮无脑匹夫养兵自重,竟然在家里囤下这么多私兵,其心可诛!”

    “不藏着掖着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堂而皇之的亮出来!”

    “他们难道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沈文丘并不是个傻子,但他实在是有些看不懂。

    而何秋生眼见点拨不开,只得无奈苦笑着摇了摇头,也就不再多说了。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

    周武帝看着眼前老者,恭敬开口道:“王老爷子,你们就这般想要扶持他吗?”

    年近八十的老爷子微眯着眼睛,慈祥一笑。

    “陛下,老夫已经老了,大周不能光指着我们这帮人。”

    “您有雄心壮志,就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帮您。”

    周武帝沉默片刻,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苦笑。

    王老也好似没看见般,自顾自的开口道:“陆景那小子不错,临洲道的事情,都听说了。”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不仅开采出了煤矿,同时还大兴土木,开始炼铁。”

    “原本死气沉沉的临洲道,这些时日下来,已经被折腾得有了那么一丝生机。”

    “但,光他一个,还是不够。”

    周武帝明白,王老也明白,朝堂上那些士大夫们更明白。

    别看现如今陆景站得很高,但这都是因为周武帝在扶他。

    一旦他们真想要对陆景做点什么,或者陆景真得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一边是数不清的文臣士子,一边只是一个孤家寡人。

    到底该怎么取舍,答案显而易见。

    而勋贵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趁着陆景在崛起,也同时帮他扶持几位战友。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陆景在宫中见过王蒙两家的小辈后,还能结交的原因。

    勋贵们的权利,来源于皇权。

    而士大夫们的权利,则来源于手下的黎民百姓。

    所以,勋贵们永远都是最忠诚的,也是最让周武帝放心的!

    只要确定下这点后,再来看待这件事情,就变得很好理解了。

    无非就是趁此机会,将勋贵家中的几位天骄,全都彻底亮出来。

    同时也是为了他们造势,以及逐步下放自己手中的权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