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仙武三国:我用生死簿打造地府 > 第79章 惊世文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师’之一字,涵盖的意义太多。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儒生为其争论不休。

    以师为题,让场中学子尽皆信服,何其难也!

    莫非圣上也是故意难为卫宁?

    卫宁则面不改色,对刘宏拜道:

    “微臣谢陛下拟题!”

    卫宁转过身来,面对诸位学子。

    袁术和王朗等人脸上皆显出嘲讽之色,等着看卫宁出丑。

    刘宏给了这么个题目,卫宁算是死定了。

    现场的诸多学子中,跟卫宁有仇的人可是不少。

    不管卫宁作出什么样的文章,他们这些人就是不认可。

    卫宁又如之奈何?

    卫宁一摆衣袖,一股强大的浩然之气从他身上涌出。

    《冥君筑基功》包罗万象,为万物之基,化为儒道真气自然不是难事。

    效果可比无常真气更为好用。

    这股浩然之气强大而纯粹,让诸多学子们惊讶不已。

    卫宁的实力,根本不是聚灵境,而是显法境!

    甚至在显法境中都属于高手!

    王朗更是流了一身冷汗。

    还好他是让卫宁展示才华,这要是让卫宁展示修为,输的人就不一定是谁了。

    刘宏乐呵呵的指着卫宁对张让和赵忠道:

    “阿父、阿母,你们看朕选出的人才如何?

    真是少年英才呀!”

    张让恭敬的应道:

    “陛下慧眼识才,老奴佩服。”

    赵忠心中虽然不爽,也得顺着刘宏的话说,谄媚道:

    “有千古圣君立于朝堂,天下自然英才辈出。”

    卫宁显法境的修为让陈琳嫉妒不已。

    他站在一群学子中,双拳紧握,指甲抠进肉里都恍如未觉。

    陈琳咬牙自语道:

    “卫宁,你有显法境的实力又怎样!

    我不相信你能以师为题,作出锦绣文章!

    作不出来,你依旧是天下笑柄!”

    在全场的瞩目下,卫宁表情无悲无喜,朗声开口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卫宁几句话一出,在场的大儒们精神不由一振。

    他们皓首穷经一辈子,钻研了一辈子为师之道。

    卫宁寥寥几句,便道出‘师’的本质。

    不论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仅凭这几句,这学院的先生他便当得!

    王朗、袁术等人自然也能听出文章的好坏。

    他们脸色有些难看,心中却抱着一丝侥幸,希望卫宁作出一篇虎头蛇尾的文章。

    卫宁继续诵道: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之其年之向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卫宁这几句,可谓将一群年长学子啪啪打脸。

    他们刚才叫嚣着卫宁年少时有多猖狂,现在就有多狼狈。

    站在台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明道大儒郑玄立于高台上,见到此情此景,不由畅快笑道:

    “这位卫宁小友,还挺记仇啊!”

    周围的几名大儒听郑玄称呼卫宁为‘小友’,心中惊讶无比。

    即便他们身为大儒,对待郑玄也是以弟子之礼侍之,没资格与郑玄为友。

    从这一点上来看,卫宁甚至超过他们这些大儒了!

    在场的学子们窃窃私语,卫宁突然高呼道: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固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其皆出于此乎?”

    听到这儿,台下的诸多学子们脸色更加难看了。

    卫宁口中的‘今之众人’说的不是他们又是谁?

    台下的学子们都是从各州郡择优选出,一个个自命不凡。

    现在卫宁将他们与‘古之圣人’放在一起对比,将众人驳得体无完肤,羞愧之色溢于言表。

    有脸皮薄的学子,已经开始以袖掩面了。

    卫宁看了一眼人群中的袁绍,高声道: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卫宁在诵这几句的时候,在场的学子们都对袁绍投去同情的目光。

    这篇文章作到这,以在场学子们的学识,都能看出是锦绣文章,字字珠玑。

    必能流传千古。

    而袁绍这个典故,也必将随着这篇文章的传颂为世人津津乐道。

    不说是遗臭万年,也算是天下笑柄了。

    袁绍气得面色铁青,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这卫宁,也太过分了!

    自己不过是说他年轻,不如自己儿子的教书先生。

    至于这么怼自己吗?!

    咱袁家四世三公,卫宁是不是不想跟袁家好好混了?

    卫宁只是瞟袁绍一眼,便不再理会袁绍,继续道: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满堂儒生,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年不及吾长,修为不及吾深。

    空有才名,何足为师?’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儒生不齿。

    今其智力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卫宁这几句振聋发聩,将刚刚嘲讽自己的学子们驳得体无完肤。

    天下以儒生为尊,百工之人自然不被在场学子们放在眼中。

    可卫宁现在就指着他们的鼻子骂,明着告诉学子们:

    ‘你们连你们心中的垃圾都不如,你们就是垃圾!’

    这种羞臊感,让刚才振振有词的儒生们又惊又怒。

    关键卫宁还说得有理有据,他们根本找不出反驳卫宁的办法。

    卫宁扫视了一圈现场的学子,对这种效果还是很满意的,继续诵道: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世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卫宁以圣人为例,点出了所作文章的主旨。

    在场的大儒们同时陷入了沉思,他们在拷问自己的道心。

    自己是否也如卫宁所说那般,耻于相师,致使修为停滞不前?

    明道大儒郑玄突然拍手大笑道:

    “好!

    惊世之作,真乃惊世之作也!

    老夫已经数十年未见这等精彩的文章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