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迁户口没那么容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妇人就是新任街道办主任赵主任。

    赵主任原来是在区政富工作的,还参与过街道办工作人员的挑选,最终名单她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上面有没有二大妈的名字她能不知道?

    “不能啊,你是不是没仔细看,我,我的名字应该在上面的!”二大妈有些不确信的说道:“要不,你帮我再找找?”

    赵主任摇了摇头。

    还要再找吗?

    她很确定上面没有眼前之人的名字。

    二大妈却是不死心,又找了一个人让人家寻找自己的名字。

    结果。

    依旧是没有。

    “不能啊,我,区政富的庞干事说将我从居委会调到街道办了,怎么,怎么可能没有?”二大妈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原来就再区政富工作!”赵主任说道:“除了少数几个人是从区政富下来的,其他都是从军管时期街道政富那些人里面选的,新成立的街道办并没有从居委会那边抽调人手,至少我们这里的街道办没有!”

    “难道、难道是区政富的庞干事骗了我?”一大妈疑惑的说道:“他,他怎么能骗人呢?”

    “什么庞干事?”赵主任摇摇头说道:“我以前就在区政富工作,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庞干事这个人?”

    没这个人?

    怎么可能?

    难道丈夫连送礼都会送错。

    找错人了?

    二大妈脸色更加难看,在街道办站了一会儿,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尴尬,离开了。

    回到四合院儿。

    三大妈正好带着小女儿阎解娣在外面晒太阳,还没有到做午饭的时候,悠闲的很,看见二大妈回来,立即问道:“她二大妈,你从街道办回来了?给你派了个什么活儿,轻松不?”

    这个称呼是随着女儿阎解娣叫的。

    二大妈阴沉着脸,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她能说什么?

    难道告诉三大妈自己鸡飞蛋打,居委会的差事没了,街道办那边也没捞到位子。

    工资。

    待遇。

    什么都没有,比原先还不如?

    原先在居委会的时候还有活儿做,四合院儿的邻居们都高看自己一眼。

    现在?

    让她怎么开口将实情说出来?

    二大妈从前院儿离开。

    从中院儿经过的时候轻手轻脚的,幸好贾张氏并没有看见她,没有从屋子里出来,要不她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若是让贾张氏知道自己根本就没能进街道办,以她的大嘴巴,串门的时候怕是要对所有邻居都宣扬一番,甚至能传到其他四合院儿去。

    不可不防!

    从李家经过的时候徐氏也没有出来向她询问结果,二大妈长出一口气。

    该到做午饭的时候自然是要做午饭的。

    等到丈夫刘海中过来,她将自己在街道办遇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刘海中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本来。

    他欢天喜地的回家想要知道妻子在街道办有工作的好消息。

    哪里知道。

    二大妈却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区政富里根本就没有姓庞的干事?

    真是好大的胆子!

    姓庞的家伙穿的人模狗样的,还骑着自行车,谁知居然如此不堪。

    几十万块钱。

    二十斤粮票!

    他没本事给自己办事儿还敢收自己的礼?

    刘海中气急败坏的想要到区政富找这家伙拼命。

    “你到哪里找去?”二大妈摇摇头说道:“我在家里想了半天了,估摸着那个姓庞的家伙就是到区政富里办事儿的,碰巧你将他认做是区政富里的人,他就将计就计收了你的礼物,这家伙可能早就跑了,还能等你去找他?”

    妻子说的在理。

    可刘海中就是不甘心,稀里糊涂的就将几十万块钱送出去了,还有粮票!

    更重要的是事情没有办成。

    二大妈还是白丁。

    “我这就到扎钢厂请假,然后到区政富问问!”吃过午饭以后,刘海中心里这口气依旧没有出来他要去区政富寻找这个“庞干事”的线索,对二大妈说道:“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这家伙,他是能飞天还是能遁地,一点儿线索都找不着吗?”

    二大妈叹息一声,没有阻止丈夫。

    他也对这个姓庞的恨之入骨。

    找到他以后至少要让他将丈夫送的那点儿礼退回来!

    刘海中先到扎钢厂请了假之后就去了区政富,本来以为找到“庞干事”的可能性不大。

    就像是妻子说的那样,也许这家伙根本就不是区政富的人,收了自己的礼物之后早就跑了。

    就算是能找到也只是找到一些线索,想要找到这个人也不容易,怎么着也要花费一些时日。

    “我就不信找不到你!”刘海中想道:“实在不行我就到派出所报案,就说你是个骗子,让派出所的同志帮着我找!”

    只是。

    他万万没有想到。

    刚到区政富就看到姓庞的家伙在区政富扫地呢。

    刘海中悄悄找人询问了一下,原来这家伙叫庞安,就是个临时工,平时负责区政富的卫生工作,还负责整理自行车,有时候区政富工作人员自行车摆放的乱了他就帮着整理一下。

    刘海中来送礼那天他正好将一个干事的自行车推过来,还没有放好呢就被刘海中看到了,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

    有便宜怎么能不占?

    庞安心里已经合计好了。

    事情是不会给刘海中办的。

    将来他要是问起来就说自己尽力了,事情没办成,他还能吃了自己?

    刘海中突然冲过去找庞安对质。

    庞安心里有些慌乱,但还是按照自己想好的计划行事,说是自己费了很大的劲儿可是没办成事儿,对不起。

    说完之后就想溜走。

    刘海中哪那么容易被骗?

    拉着他理论,指着庞安的鼻子说你一个扫地的,怎么可能帮我办事儿,办不了好特么的要钱,你就是骗子,当我是个傻子是吗?

    刘海中动手了,一拳打在他的鼻子上,庞安流鼻血了,哇哇大叫。

    刘海中冷笑着说叫也没用,必须将钱和粮票还回来。

    这件事情闹的很大。

    最后连区长都惊动了。

    庞安一个扫地的临时工还敢学人家受贿?真是岂有此理!

    围观的人还挺同情刘海中的,纷纷让庞安将收人家的钱和粮票都吐出来还给刘海中。

    庞安也很硬气,很光棍的说道:“我手里哪里还有钱,早就花了!”

    刘海中威胁说要是不吐出来就报警让他坐牢。

    庞安冷笑着说自己在区政富扫地一个月才拿多少钱?

    刘海中愿意去报案就去,就算是坐牢几个月也认了!

    这么久了。

    庞安早就将刘海中给的那点儿钱花完了。

    就他这个样子,亲戚朋友也不会一下子就借给他几十万啊!

    “你真行!”刘海中咬牙切齿的走了。

    他到派出所报案了。

    还真的判了庞安几个月,这家伙的工作也丢了。

    可是。

    刘海中送出去的那点儿东西却没有追回来。

    他只能自认倒霉。

    这件事情也怨不得二大妈。

    二大妈丢了差事他也不能埋怨。

    谁让他连送礼都会送错人呢!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夫妻两个是躲着四合院儿邻居们的。

    这种事情没法启齿啊!

    二大妈丢了差事居然是因为丈夫送礼送错人了?

    说出去怕邻居们笑话!

    周末的时候碰上阴天。

    徐氏就和李平安夫妻两个带着孩子一起到了地安门西街北面的集市。

    集市上卖家和顾客都不是很多。

    不过李家几人也不是冲着买东西来的。

    秦淮茹和徐氏说过。

    上回在集市上买凉鞋的时候李平安就想去吃那些小吃,秦淮茹却是急着将凉鞋拿回家去让徐氏试穿两人就没有吃成。

    徐氏专门带着李平安等人过来吃小吃的。

    天气并不是太热。

    偶尔也有微风吹过,甚至也不是太闷。

    秦淮茹抱着孩子。

    小家伙也不哭闹。

    徐氏领着几人在集市上穿梭着。

    她嫁到四合院儿二十多年,这边的集市也逛了几十年。

    小吃都集中在哪里卖,哪家的小吃最好她是很清楚的。

    徐氏带着李平安等人到了一家卖灌肠的摊子旁边,确切的说是卖炸灌肠的。

    灌肠是京城古老独特的传统小吃,已有很久远的历史。

    灌肠在明朝就有了。

    所谓灌肠就是往猪大肠内灌进各种带作料的内容物。

    灌肠分好几种:一种为大灌肠,是把猪肥肠洗净后,以优质面粉、碎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为小灌肠,用绿豆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灌进肠内,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

    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卖灌肠的一般有自己固定的摊位,生着火炉子,随时可以加热。

    寻常的时候还有走街串巷挑担子卖灌肠的,不过比在集市上吃要贵上许多,而且还没在这里吃自在,随吃随热。

    灌肠要用小竹签吃,还要蘸上蒜汁儿才好吃,如果用筷子吃就没有情趣了。

    吃灌肠并不一定解饿,只是解馋,尝尝风味儿罢了。

    每人要了几块儿灌肠,就着摊主提供的蒜汁儿吃了。

    李平安付了钱,几人又到了一家卖拔鱼儿的摊位。

    拔鱼儿是一种面食.是把和好的面放在盘子里,用一根筷子或是铁棍之类的东西慢慢的从盘子边缘划向锅里,由于它形状像一条一条的小鱼,又是拔进锅里的.所以叫“拔鱼儿”。

    吃的时候放一点儿醋和辣椒,虽然里面没有放味精,但是吃起来也觉得味道相当不错。

    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李平安刚说要回去,徐氏却说道:“咱们再转一会儿吧,我和你爸说了,午饭让他在扎钢厂食堂那边吃,不回来了!”

    李平安点点头,陪着徐氏买了一点儿葱姜蒜等厨房调味品,他拿着回家了。

    这回几人却是没有再碰到贾东旭,贾东旭根本就不在家,更别说到黑市上买粮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