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嗯,我叫李明宇,王大哥直呼我名字吧。”李明宇回答道。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明宇,咱们明天怎么安排?”王强问。
“王大哥有什么具体问题吗?技术上还需要到车间实际看看才行。”李明宇回答。
王强说道:“明宇,我对你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是两位厂长啊。”
这,咱们关系还没那么熟吧,问这么深层次的问题不合适啊。这是李明宇内心的想法。
他装作不懂:“王大哥,两位厂长怎么了?”
王强瞥了李明宇一眼,说:“唉,别装蒜了,我心里有数。算了,咱们以后再说吧,将来你自然就知道我是怎样的人了。”
说完,挥挥手转身离去。李明宇也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一进门,大鹏问道:“组长,王组长找你什么事啊?是关于两个厂长的事情吗?”
李明宇扫了大鹏一眼,心想这家伙还真机灵。接着他朝门口看了一眼,说:“知道就行,不必说得那么清楚。他就问了两句,其他没说。”
大鹏继续问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李明宇回答:“按部就班,不是刚分配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新车间吗?”
说罢,李明宇去洗漱,不管身后几人的议论。
......
“听说了吗?听说了吗?援助咱们厂的师傅来了,今天就上班了。”
“嘿,我没听说,但听我老婆的哥哥的大姐夫说,他们昨天看到不少人来了。”
“谁看到的,怎么样,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高手?不对啊,你老婆的哥哥的大姐夫,不就是你自己吗?”
“是啊,是我看到的,怎么了?”
“你……”眼看要动手。
“你再动手,我就不再告诉你了。”
周围的人连忙劝阻:“别吵了,快说吧。”
“昨天我拉肚子,出去上厕所时,刚好看到好几波人过来,还有接待的。”
“你那是拉肚子吗?分明是故意跑出去看的,否则你怎么知道来了好几波人?”
“就是就是,就是。”
“得了吧,不管我是怎么看到的,反正我看到了。你还想听吗?”
“说啊说啊,都安静。”
“确实有好几拨人,我再次‘拉肚子时又出去看了一次,其中有一拨人身体特别健壮,一看就是锻工班的。里面有几个年纪轻的,也有几个年纪大的。”
此时外面传来声音:“来了,来了。”
众人急忙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不多时,王厂长带着十来个人进来了。这便是新来的师傅们,众人心里都明白。
王厂长带着人来到一处高台上,说道:“各位同事,工友们,我们的援厂师傅们来了。”
掌声响彻全场。
接着,王厂长示意大家安静,说:“我们这个车间是个非常年轻的车间,年轻意味着活力,意味着进步。这次我们车间迎来了来自红星轧钢厂和第四钢厂的年轻人,他们都经验丰富,希望大家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技术,提升自己。
也希望,大家在他们返回各自工厂后,能在技术上有更大的进步。
好了,我不多说了,现在请两个班组的组长介绍一下自己的组员。”
李明宇与王师傅对视了一眼,走上前说道:“我是红星轧钢厂的李明宇,3级钳工。这几位分别是6级钳工赵师傅、5级钳工陈大壮、5级钳工李大海、4级钳工大鹏、4级钳工王大军。”
介绍完毕,台下立刻传来低声的议论。
“天,这么年轻的3级钳工。
第二百三十三章
教导新成员
没有多少争议,大家普遍愿意见到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但对于远远超过自己的,往往持有一种微妙的心理隔阂。
介绍环节结束。
王厂长接着说道:“各位同事,新到来的两个工作组的师傅们将会长期在我们的车间工作并担任两个月的技术指导和特殊项目的工作。
希望大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尽可能地向师傅们汲取宝贵的经验。不多说,开工吧。”
然后,王厂长转身对杨文海和张华军说道:“两位,请随我来,我们需要安排这接下来两个月的具体工作计划和任务。”
三人离席,而留下的工人并未立即投入工作,反而面面相觑,似乎都在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年龄最长的老张站了出来,环视了一圈说道:“大家分散行动,了解一下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等待组长把具体的任务分配下来后再具体安排。各位觉得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后便四散开去。
一看到他们接近,刚才还在偷懒的工人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忙碌了起来。
……
另一边,杨文海和张华军领到了任务后回到车间。二人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相当熟悉,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就知道任务并不算太重,甚至还略有轻松。他们立刻明白了厂长的用心: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提升整个车间的技术水平。
张华军更是猜想到,他们这里的任务较轻,而另一工作组的任务定然繁重不少。
二人回到车间后,也加入了观察的行列。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工人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否则,若是让初级工去学习高级工的心得,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
另一边,接过任务单后的周大山和赵建国愁眉不展,这活可真不少啊。
清早时分。
徐大勇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起了床。
母亲为他准备了崭新的衣物,儿子也显得十分听话。
徐母一边帮他穿衣一边叮嘱:“你说我能照顾你多久,快起床,别让人家久等了。”
徐大勇这才彻底清醒过来,一想到今天要与卢家的女儿相亲,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
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比起那些出身低微的女子来说,自然要高贵纯洁许多。从前,他这种雇农家庭的儿子,只能在富家少爷面前当一名低下的侍童。
然而,现在居然有机会“高攀”了。
想到这里,徐大勇迅速起身,穿戴整齐,对着镜子整理了自己的仪表。他还多次向妹妹询问衣着是否得体,直到妹妹被他问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才满意地跟着母亲出门。
徐母提着一些礼物,尽管卢母已经表示家里什么都不缺,但她还是觉得不能空手而来,更何况,自家也算得上是个殷实人家,这些礼物不算什么负担。
于是,二人来到了卢家。
一进门,便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往外走。
门外已经有司机准备好车辆。
徐母赶紧迎上去问:“老爷,这是要出门吗?”
徐大勇则紧跟在母亲身后,低着头不敢言语。
卢父看了一眼徐大勇,留下了高高瘦瘦的印象。
他说道:“刘婶,我有急事外出,今天不在家,一切由夫人打理,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完便匆匆上车离去。
徐母目送车辆远去,眼里透出一丝兴奋,语气抑制不住的喜悦:“儿啊,今天是你的大好机会,看样子老天都帮我们。”
徐大勇还不甚明了其意,但当他跨进大门时,一切便明白了。
徐母带着徐大勇走到门口,轻轻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吴婶扫了一眼,说道:“进来吧,你们正好遇到老爷出门。”
说着便转身进了屋。
徐母带着徐大勇进门,关上门后几步追上吴婶,介绍说:“大勇,这位是吴阿姨。”
徐大勇恭敬地叫了一声:“吴阿姨好。”
吴婶微微点头,领着他们来到客厅,对等候中的卢母说:“太太,刘婶和她的儿子到了。”
卢母微微一怔,问道:“哎,这么快就来了?”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又对吴婶说道:“怎么来这么早,你看我这样行吗?”
吴婶回答:“非常合适。”
卢母点点头,吩咐道:“带他们进来吧,吴婶,再去二楼通知晓娥,让她稍作准备后下来见面。”
吴婶应了一声,先行离去。
另一边,吴婶走上二楼,敲响了
“少奶奶,我们到了。”李母说道。
郑母并未第一时间看向刘姨,而是首先望向了一旁的青年,高高的个子,略显消瘦,一张长长的脸庞,谈不上英俊,充其量只能算是平凡之人,远不及她年轻时的丈夫——当年那位“帅气小子”。
这也不奇怪,毕竟他是电影院放映员,终日与暗室为伴,皮肤不变得黝黑已是好事。
第一印象尚且不错。
正想着,李大海就已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礼物放下,说道:“方阿姨,初次登门拜访,实在不知道该带些什么。我知道你们家里什么都不缺,这是我下乡放映电影时,乡亲们送给我的一些野味,想让您和郑伯伯品尝品尝。”
郑母起初轻声埋怨道:“刘姨,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家里啥都不缺,带这些做什么。”
然而旋即露出笑容:“哦,是乡亲们给的?那就算了,下次回去时拿些家中的茶回去吧。来,坐,坐。刘姨,让孩子坐下来,别紧张。”
李母这才示意李大海坐下。
只见李大海举止温文尔雅,言行得体,让人感到十分舒心。总体而言,郑母对李大海的印象非常好。
赵姨看郑母面带笑容,便悄然奉上了茶水。李大海连声感谢接过茶杯。
李母在一旁微笑着静观,一句话也不多言。
接着是一段颇为寻常的家长里短,虽已提前了解李大海的基本情况,但郑母还是例行公事地询问一番。
起初,李大海应对自如,可随着话题渐入细致处,问题也开始带有刨根问底的味道。
在这样的问答中,李大海渐渐显露出一些应付不过来的迹象,或者说在某些问题上的些许虚言,导致之前说的话出现了破绽,而后来的回答不得不做出调整,破绽越来越多。
这时,李母适时插话,每当李大海回答不上或是言语不够具体时,她总能及时补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