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战国帝业 > 第380章 函谷关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原君听完这话,也是忍不住一阵点头:“先生所言不错,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国势必要和楚国发生正面冲突。

    依照我国的体量,对决上楚国那种庞然大物,是毫无胜算可言的。”

    “丞相英明!”甘罗拱手恭维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所以贵国灭掉我国,得利最大的必将是楚国,此举乃是为他人做嫁衣,贵国不可不察,不可不慎呐!”

    平原君听的又是一阵点头。

    甘罗直起了身子,继续游说道:“寡君愿和赵国结盟,并奉贵国为尊。秦王愿意听从赵王的号令,从此以后秦赵结为兄弟之国。

    一旦秦赵结盟,今后我们两国就可以联起手共同抗衡楚国。使楚国不敢轻举妄动。

    那时,赵王再压服韩魏,威逼齐燕,使六国听从赵王号令。然后贵国就可以压迫楚国臣服。到时赵国就可以不战,而成为天下霸主。这正是圣人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平原君听到这里已经颇为心动,现在里子面子都有了,只差一点决心,他就可以动身去找赵王游说两国议和。

    甘罗看出了平原君心中所想,他决定再添最后一把火:“丞相,刚刚我说的这些,只是与公。还有与私的部分,在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平原君没有丝毫犹豫:“先生但言无妨。”

    甘罗这才继续说道:“丞相,田秀现在掌握着禁卫军,更是给赵国立下了赫赫功劳,他的声势已经非常浩大,如果让他得到这个灭秦的大功,赵王还能拿什么封赏他呢?

    到时候赵王肯定会加封他为丞相,而他一旦成为赵国的丞相,这不管对您还是对赵国都将是一个灭顶之灾。”

    “而如果由您去推动议和,让秦赵结盟,那这份天大的功劳,自然就是您的。”甘罗意味深长地看向平原君,“到那时,您不仅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更会得到赵王无与伦比的信任和赏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丞相!”

    平原君心动了,他知道甘罗说得没错。如果他能够促成秦赵结盟,那么他将成为赵国的英雄,无人能及。

    “好,我这就去面见赵王!”平原君站起身来,眼神坚定。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和赵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宫中。

    赵胜对赵王说明来意,在他说完了以后,赵王眉头紧锁并未表态。

    甘罗趁机在一旁蛊惑道:“大王,如今赵国称霸天下的良机就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赵王仍未下定决心,而是反问甘罗:“寡人若是决心不撤兵,贵国又当如何?”

    甘罗双手拢袖,平静的看着赵王,说道:“若是如此,我国就只有向楚国投降,接受楚国的援助。”

    赵王闻言陷入沉默,秦国要真的破罐子破摔投降楚国,到时候楚国就会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依照韩魏这两根墙头草的德行,必定会倒向楚国,甚至燕国可能也会投诚。

    最后,赵国将独自面对由楚国组成的庞大联军。

    整个大殿不由沉静下来,甘罗本想说什么,却被平原君拦住。而其他人此时也沉默无言。

    又过了好一会儿,赵王才站起身来,沉声道:“传诏,让大司马火速退兵归国,不得有误。”

    “唯!”

    这时,平原君又提出疑虑:“大王,若是大司马不奉诏,当如何呢?”

    赵王摆了摆手:“不会,大司马一定会听从寡人的诏令的。”

    楼昌在一旁说道:“大王,现在大司马的翅膀硬了,他万一真的不奉诏,您又该怎么办呢?”

    赵王抬头想说话,但看到甘罗,又欲言又止。

    甘罗会意的拱起手:“大王,外臣告辞。”

    等到甘罗离开,赵王这才开口道:“丞相,你亲自拿着寡人的兵符去函谷关,诏令大司马回师,告诉他国内出了事,要他火速退兵,不得有误。”

    “唯!”

    这时,赵王把目光看向赵聪,问了一个看似没头脑的问题:“赵聪,宿卫军整编的怎么样了?”

    赵聪拱手道:“目前宿卫军已经编练起六万大军,只是战力……”

    赵王伸手打断了他:“好了,寡人知道了。”

    接着赵王又对在场的众臣吩咐:“今天的事情不要让虞君知道。”

    这让群臣一怔,虞卿是赵王的心腹,让田秀撤兵这么大的事,赵王居然瞒着他?

    这是赵王担心虞卿不同意撤兵,还是担心他会给田秀通风报信?

    如果是后者,这只能说明赵王已经不信任田秀了,所以连带着也防着虞卿。毕竟朝廷上,谁不知道他俩的关系很好?

    函谷关。

    联军一连对前函谷关强攻数日,函谷关前,联军尸首堆积如山。这还真不是信陵君指挥无能,而是受函谷关这种特殊地形限制,想去破关就只能拿人头堆,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来到六月底,为了防止尸体腐坏产生瘟疫,联军每日都会把前线的死尸拉到后方火化,以至于几乎每天联军打赢上方都会飘着令人作呕的黑夜。

    连日的大战,使得联军士气不断下滑,攻势也越发疲缓,更要命的是联军的粮草也快要见底了。

    以为联军几次合纵,就曾经出现过关键时候因为粮草不济,联军不得不退回后方就粮的情况。

    就拿几十年前齐国大将匡章攻破函谷关,当时联军本来能一举攻入关内拿下咸阳,结果关键时候联军粮草被焚,匡章不得不下令让联军退回韩国就食,这也给了秦国宝贵的喘息之机。

    信陵君看着远处依旧岿然不动的函谷关,心中焦躁不安。如果仗照这种节奏进行下去,就算联军的士气没有崩溃,也会因为粮尽,不得不退兵回后方。

    好在这个时候,田秀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没日没夜地挖掘了一个月后,联军终于把山挖通了!

    听说田秀终于把隧道挖通,信陵君大松了一口气。

    他带着自己的一群门客来到了地道的入口前,望着面前深不见底的隧道,信陵君担忧的问道:“真的挖通了吗?”

    函谷关是依山修建的,而且周边的山势陡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挖错地方,一旦这条隧道没有挖到函谷关是后方,这对联军来说可是致命的。

    李牧拍着胸脯保证道:“信陵君放心,末将已经派人到后方侦查过,隧道刚好能绕到城关后面。”

    信陵君闻言,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这条隧道一次最多能运载多少兵力?”

    李牧想了一想,说道:“隧道很狭窄,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通过,所以估计最多也就只能运载几百兵力。”

    “几百兵力!”信陵君心中一沉,几百人从隧道杀出去,万一被关内的秦军发现,对方组织反击将隧道堵上,那联军这些天的努力就彻底功亏一篑了。

    想着,信陵君环视左右,朗声道:“擂鼓,聚将!”

    ……

    当日,联军居然停止进攻,这让关内的秦军大感不解。不过守关的秦军还是抓住这个机会,加固城关,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守军忙着加固城关的时候,联军正在聚餐。

    田秀下令,把联军所有的粮食以及鸡鸭鱼肉都拿了出来,犒赏三军。

    联军每个士兵,都能分到一斤肉,两碗粟米饭,三张杂菜饼。另外还有半斤酒。

    这些酒都是魏王刚刚送来的劳军的,为了应对今晚的大战,信陵君让人把这些酒都搬了出来犒赏三军。

    酒足饭饱之后,信陵君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他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卒,组成敢死队,准备从隧道潜入关内,在秦军后方制造混乱,伺机打开关门。

    同时,他命令其他联军部队在城外发动总攻,掩护敢死队的行动。

    夜幕降临,联军气势高昂的对着函谷关发动起了最后一轮进攻,这次联军完全就是不留任何后手,对函谷关的攻势,达到了一种空前的强度。

    联军就像潮水一样,一浪一浪地冲击着函谷关的城墙。

    这给函谷关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函谷关内所有人都被征发起来登上城关守卫,就连一些伤兵,只要还能行动都被拉了起来登上城关防守。

    双方血战之际,敢死队也悄悄出发,从隧道潜入到函谷关内。

    此时此刻,函谷关内所有守军都正在城关上和联军激战,谁也没想到他们的后方会出现敌军。

    所以当敢死队从隧道出来的时候,连一个敌军都没发现。

    “上!”

    敢死队的小队长马忠一声令下,敢死队全员立刻朝着城关内秦军的营房、粮仓放起火。

    此时此刻,正在城头上指挥作战的守将,突然接到手下来报,说关内出现大量敌军。

    这位守将回身望去,果然见到城关后方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大惊之下,他急忙组织人手到后方救援。

    正在进攻城关的联军也看到了后方燃起的大火,因为现在是晚上。耀眼的火光格外醒目,看到这火光,联军士兵们瞬间沸腾起来!

    这火光就像胜利的烟花一样,激励着全军的士气。

    “冲啊!攻破函谷关,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杀啊!”

    联军气势大振,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函谷关发起猛攻。守关的秦军本来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又见到后方起火,城关上已经乱成一片。

    信陵君也在这时候抽出了他的佩剑:“第一个登上函谷关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冲啊!”

    “赏金,封侯!”

    “赏金!封侯!”

    联军士兵像疯了一样,争先恐后的登上云梯,顶着秦军的箭矢、木石向城关爬行。

    古代大战,普通人想要翻身,就只能通过立功。而在军中最大的几个功劳,莫过于斩将、夺旗、陷阵、先登。

    斩将也就是斩杀对方的大将,夺旗也就是夺取对方旗帜,陷阵也就是能攻破对方的营寨,而先登指的就是最先登上城头的人。

    这四个大功看似容易获取,实则每一个想实现都难如登天。就拿斩将来说,古代打仗的时候,一般将军都是躲在后面指挥,很少会亲自重逢,即便亲自冲锋,将军身边也是一群互为保护,一个普通士兵想斩杀一名敌方的大将,其难度可想而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