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46章 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第146章 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府开始鉴宝,几轮藏友拿着宝贝或者自认为“宝贝”来鉴定,陈二爷和六爷几人都给一一点评,估价一下。

    晚清时候,赝品还不是太多,因为造假成本更大。

    康熙的翠毛蓝,雍正的粉彩,乾隆时期的字画,种种藏品都出现在陈府的这个桌子上,大家眼花缭乱。

    清代时候,甚至到民国,青铜器和宋元时期名帖字画,才是收藏家趋之若鹜的东西,瓷器并不太被人重视。

    陈龙的身体不好,还一直咳嗽。他就陪着几个古董行老人喝茶聊天,鉴别真伪的事,主要是陈二爷和六爷负责。

    老李以前干过盗墓的,他对清代的青花瓷和粉彩一窍不通,要是宋代的瓷器和古董他还真能看出真假。

    因为年代久远,那些基本都是墓葬里出来的。

    张文龙看着眼前眼花缭乱的古董,他很兴奋。他在西湖边上和六爷学的三天知识派上用场,今天很多东西填补了空白,他看到了实物。

    这时候,一个百姓拿着一个盘子上来鉴宝。这盘子酱口,浅腹,底足上露出漂亮的火石红。

    盘子中心画着一片梧桐树叶和一个玲珑的洞石,盘子上青花写着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纹饰朴素自然,随意创作,寥寥数笔,却别有生动传神的意境……

    张文龙在师父身后站着,他认识这个瓷器。师父在西湖边三天授艺的时候,讲过此类瓷器,这是大清顺治朝的秋叶盘。

    这类瓷器在当时民间很多,也不太值钱。但是很应景,因为今天是中秋。

    中秋,秋高气爽,可是历史,却并不是每个秋天都秋高气爽。

    那个写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都把秋天写出一阵寒气和肃杀。

    秋天,想到的多是暮士伤秋,美人迟暮。

    这个顺治朝代生产的梧桐树叶盘虽然是普品,却是扛着沉重的秋意和历史厚重……

    甚至这类瓷器记载着一个朝代的更迭和苦难,那时候的工匠把愤懑和悲凉都写在了瓷器上: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些亡国的悲凉和耻辱,就像这飘落的梧桐树叶。

    天,一下子成了秋天,凉了人间……

    满清入关,暴力消除汉文化,留下的伤痛体现在瓷器纹饰上,满清最头痛的问题是遇到了汉文化的强大抵抗,其抵抗的力量超出统治者的估计。

    剃发易服,一道政令,造成江南百姓的拼命抵抗;江阴八十一日,清军折损三名王爷,十八名大将,士兵余人,江阴孤城死守81日,无一降者,直至破门屠城。

    嘉定三屠,剃发令严重伤害明遗民感情,顺治二年,嘉定百姓顽强抵抗,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遭屠城。

    历史上,骑马民族多次下令剃发易服,五胡、吐蕃、契丹、党项、女真都下过此令,只不过满清距今最近,给中华民族留下的伤痛最重,也最清晰。

    清顺治青花洞石秋叶纹盘是当时较为流行的画意:一片梧桐叶,一尊太湖石,外加或一句或两句的警语、诗文。

    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青花洞石秋叶纹盘,一石一叶,极简风格,顺治前后均不见此装饰。

    叶面剔白写:“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两句世俗意义非常浓重的诗句。

    这是宋代大儒邵雍的《安乐窝中自贻》的颔联,全诗:

    物如善得终为美,

    事到巧图安有公。

    不作风波于世上,

    自无冰炭到胸中。

    灾殃秋叶霜前坠,

    富贵春华雨后红。

    造化分明人莫会,

    花荣消得几何功。

    邵雍为北宋哲学家,就是那个写书出预言梅花诗的那个牛人。他只是不显山露水,才学不在诸葛亮和刘伯温之下。

    邵雍预言了宋代之后几个朝代更迭大事,全部应验。

    比如预言诗里写的元代一句诗:又见云龙往北飞!

    预言宋代之后,下个朝代皇帝是来自北方的大漠……

    写明代预言里的一句:“燕子飞来寻常事!”

    预言燕王谋反,回来干掉了侄子做了帝王。包括预言最后的李自成造反,都料事如神!

    还有清代的几句预言诗,预言洪秀全等等,此人堪称神……

    他是宋代的大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搜索梅花诗,会惊掉你下巴。预言准确性不比推背图差,是个未卜先知的牛人……

    因为写的是古董小说,就一笔带过了……

    不过我们读启蒙诗词时候一定背诵过邵雍写的那首《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今天不想说花,接着说顺治秋叶盘……

    顺治朝江山未定,刚刚改朝换代,百姓前看不见头,后猜不到尾,一叶知秋,写下邵雍这两句诗显然不是随意而为。

    此类瓷器书体较为规整,分隶、行、草几种书体,多题为:“一叶佳式”,“梧桐一叶生,天下新春再”,“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黄叶落兮雁南归”等等,这一类纹饰被称为“秋叶洞石”,也多叫秋叶盘。

    令观赏者由此产生一种浓浓的文化情趣,陷入深深的沉思与感叹之中。

    清顺治青花洞石秋叶纹盘发色鲜丽,有明代崇祯时的痕迹,又有清康熙时的韵味。

    我一直认为,只有顺治朝代才有秋叶洞石瓷器,后来,我搞到一个瓷片上画的梧桐树叶,底款丁未年。

    丁未年是康熙纪年,说明这类瓷器到康熙早期还在生产,可见百姓的思念故国,感叹时局的深深沉闷感情,延续了那么久……

    汉人在怀念明王朝之时,利用梧桐落叶的悲秋情节,配上相应的诗句,来营造这种怀念、伤感的气氛。

    最终表现在陶瓷之上,这可谓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印记。

    清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

    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

    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

    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

    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

    多数釉面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即口沿刷一层酱黄釉。

    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常沾砂,也多棕眼,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

    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

    火石红是个古董行的专业术语,因为瓷器胎土含铁,烧制之后没有釉水的地方,胎釉结合处就会出现红色痕迹,有渐变过度,很好看。

    这是学习瓷器的最基本要观察的地方所在。

    我有个这样盘子年前送给朋友了,那个盘子不贵,可是我非常喜欢。

    那个秋叶盘子在我博物馆里放着好多年,还是刚学瓷器时候买的。

    现在仿品也很多,只是火石红不好仿制,所以很多造假的直接底足全部施釉水,瞒天过海,喜欢收藏的朋友要小心。

    出现在张文龙眼前的就是顺治朝代的梧桐树叶盘。

    他眼睛一亮,拿起来看了看,就和这个百姓商量一下价格,几文钱买了下来。

    张文龙喜欢这个盘子的画风意境,也为了纪念这个中秋节。而且他也时常悲秋,因为他经历的事情远远比同龄人多……

    即使我们这个年代,顺治秋叶盘也不贵,很多古董店里能遇到,很有意境,那是明末清初时候的国仇家恨!

    是朝代更迭时候的迷茫,以及苍生的挣扎与无奈……

    今天,张文龙靠自己眼力淘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件瓷器,虽然不值钱,但是很喜欢……喜欢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