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34章 军团划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信扫了眼大帐,然后道:“至于上党驻军,吾另有安排...”

    此番大胜,有匈奴三百年底蕴为支撑,李信再一次扩编军队。

    并常设朔方和匈奴扈从,两大兵团,及南郡、云中、上党、雁门四大军团。

    四大军团,河套一地便占一半,还有新组建的扈从军,与郭?兵团没算在内。

    而大本营并州,只不过常驻两个军团而已,足见李信对河套这块根基地的看重。

    军团与兵团人数,各不相同,比如臧霸和徐晃,只给了三万战兵,和九万副兵的编制。

    而郭?的朔方自建兵团,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十六万人。

    这般多的兵力,都是拱卫河套,镇守匈奴的主要力量,

    李信重视河套,是有缘由的,比如夏军治下的,另一个地盘并州。

    自他入主并以来,几乎是沿袭了汉庭的原有制度,没有对其做出任何改变。

    相反,为了拉拢安抚,并州各地的世家大族,夏军也没少付出精力,但仍然不能让这些人真心归附。

    这种情况下,夏军对于并州的掌控力,有几何?

    若战事爆发,夏军又能调动,发挥其中几成力量?

    亦如此刻之大汉,若朝廷真能完全调动十三州之力,莫说黄巾,便是北部的鲜卑霸主,也要俯首。

    反之,若和连这名大单于,能统合鲜卑各部族人力物力,南下中原,入主神州,亦未尝不可。

    真正的统治,不是说挂个名,就能调动治下人力物力的...

    统治基础的牢固与否,关键在于,统治者能在治理的地方上,调动多少资源,调动多少人力物力...

    相较于并州这个干儿子,河套这个刚收服的亲儿子,则不一样。

    在经过逢纪的一番祸祸之后,匈奴原有的头人贵族制度,完全崩溃。

    夏军更是尽收河套牛羊,牲畜奴隶,等各种财力物力。

    郭图上任之后,又查缺补漏,行河套新法,释放生产资料,恢复地方生产,安抚各地民心。

    河套五部新设地区,上到郡府级长官,下到卫所乡级基层,皆是夏军心腹嫡系,其中掌控力几乎甩了并州几百里。

    既然河套新法如此显着,那夏军为何,不在并州也复制一遍呢,反而放任自流任各地世家主政。

    这其中复杂难言,不提李屠夫入主并州时,与各地的约法承诺,单是中原天下这个范畴概念,就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并州不似河套这些域外之地,它是大汉十三州之一,属于中原天下,属于天朝法统范畴内的地域。

    若李信敢在并州,行变法改革之莽政,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甚至不必等到大汉与黄巾分出胜负,各地世家也会出钱出力,派大军前来剿贼。

    这就是河套匈奴,与并州汉民的区别,不同的观念与待遇。

    前者乃是外域,李信胡作非为,朝廷百官,以及世家喉舌,最多就是舆论上谴责一番而已。

    而后者,则是大汉疆土,是中原的势力范畴,世家豪族联姻串联,关系网交织复杂,阻力重重...

    夏军在河套行事,改革乃至变法,其中的阻力只有匈奴,也只来自匈奴,自然没那么多顾虑,是怎么有利怎么来。

    且有了河套这个亲儿做后盾,不要两年,李信便能扎根北方,稳固根基...

    若发生战事,夏军从河套所调动的力量,几乎能碾压并州地区。

    这也是李信,日后与黄巾或大汉,争雄的根基所在。

    到时候就算黄巾胜出,亦或者朝廷责难,他也能从容应对!

    所以各部文武才会说,若尽得河套之力,则根基成,大业可期...

    ......

    当夏军在河套各地忙碌时,美稷大营却迎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

    李信一身戎装,斜躺在单于王座上:“吾大军攻灭于夫罗,占据河套,汝何还敢来投?”

    他俯视着下方,面色恭谨的匈奴青年,心中思虑,一时有些踌躇。

    按理说人才来投,李信本应欣喜接纳,却为何犹豫不定,这里面自有原因。

    下方青年不是别人,正是从洛阳归来,兵败洛水的匈奴左贤王刘豹。

    只是不知道,他为何跑到美稷,甚至口口声声的要投奔夏军效力...

    刘豹此人多有敏锐,明理识务,面对李信不咸不淡的发问。

    他定了定神,很快整理心中思绪道:“侯爷腹有乾坤,胸怀宽广,乃世之英雄!”

    “如今河套各地已入治下,诸夏百部皆表归附,阴山以南皆为夏土...”

    “前因旧怨已消,吾来投奔,想来以侯爷之广阔之心胸,必不会因前而责...”

    刘豹先是好言恭维一番,紧接着话锋一转道:“吾自幼生在河套,对诸夏各部内事,知之甚详!”

    “若侯爷愿意接纳,豹必赴汤蹈火,为夏军理顺河套军事政务....”

    “哦!”李信闻言,若有所思,左贤王的身份,在匈奴中还是很有威望和分量的。

    若是有刘豹在侧协助,那么郭图等人的压力,将会大大降低。

    说不定,用不着一年,三五个月,河套的改造战略,便能迅速完成。

    不要小看匈奴左贤王的作用,不管怎么说也是匈奴的二号人物,大单于的顺位继承人。

    这就像是,旧王已死,而储君带头臣服,其中的好处,简直是妙不可言...

    所以左贤王刘豹,在河套在匈奴的号召力很大。

    但正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又让李信心中忌惮,怕养虎为患。

    灭族之恨,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敢肯定,刘豹心中必然打着异样的心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同时对方的利用价值,也很大,可以为夏军省去很多时间,节省宝贵的人力物力乃至军力资源...

    值此关键时期,黄巾三张与大汉朝廷混战正酣,正是李信攻城掠地的大好时机...

    这其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争取的...

    更别说,还关乎着河套这个亲儿子的改造战略,关乎亲儿子的未来成长...

    李信心中踌躇,一时有些拿不住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侧手的两名谋士身上。

    逢纪面色阴沉,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他前番代理总管,掌管总督府,可谓是把匈奴人得罪的彻底。

    所以对于一些隐患,他是巴不得,全部弄死干净。

    这匈奴左贤王刘豹,就是一个隐患,若哪一天反复,又是一地鸡毛。

    而贾诩则面无表情不发一言,其实他心里,是侧向于接纳的。

    但亦如众人所想,灭族之恨,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

    心中有恨,刘豹此人必定怀有异志,若其掌权之后叛乱,一点也不稀奇,到时必定有所牵连。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明哲保身的毒士不会发言,人心这种东西,是经不起试探的!

    “也罢!”眼见两人不主动表态,李信只得道:“既然来投,汝且到郭图手下,混个差事!”

    “若有功勋,自有安排...”

    刘豹急忙叩首,恭敬表态道:“谢北侯,谢北侯接纳!”

    “豹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心就好...”李信摆了摆手。

    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了暂且接纳,废物利用一番。

    如今整个河套,都在自己手中,匈奴各部组织架构也被打散重编,只要小心防范不给其机会,想来不会出什么乱子。

    不管怎么说,只要这左贤王识趣,能为后续稳定河套节省些时间,哪怕心有异志,李信也敢用。

    如今正是争分夺秒的阶段,河套根基早日打牢,那自己以后的胜算便多一分。

    大不了,等河套真正稳定之后,直接找个由头卸磨杀驴...

    事实上左贤王的作用确实很大,在其投效后,东西南北的各部匈奴族人,也逐渐意识到了什么。

    匈奴族群内,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也慢慢依附在刘豹周围,积极配合大总管的政策指令。

    有了本土人才的配合,郭图的工作进展顺利,各地趋于稳定的同时,人心也彻底安定下来。

    随着河套平靖,在留下徐晃臧霸等人驻军之后,李信便着手班师回并州...

    因为,接下来,他要去幽州,教训教训有些不安稳的刘虞老狗...

    老子之前不鸟你,是因为精力有限,但不代表老子就会放任你,在家门口狂吠…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