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22章 主动出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皋,城内府邸,值此晨日,青石浴光草木伸腰,府内一片通明祥和。

    踏踏,脚步声响,典韦等一众侍卫簇拥着李信步入大厅。

    大厅内,早已等候多时的将领纷纷起身见礼:“大帅...主公...”

    “见过侯爷...”

    “拜见大将军...”

    人员不一,有叫大帅的,亦有口称主公的也有敬称侯爷将军的,不一而足。

    从这里也可以显示出夏军的复杂,比如贾诩逢纪等人口称主公,臧霸昌?等人尊大帅。

    而阎柔王雄等边地将领,敬称侯爷大将军,这些都说明,创业未半,而中道还需努力。

    “不必多礼!”李信踏步走到主位,然后示意诸将落座:“今日召集尔等议事,乃是为了北方战略上,为早日退胡谋划…”

    “太史慈和韩忠已经击溃慕容铁骑,占据武要重镇,在中段打开局面,将战线推至长城边外,与我军东西呼应…”

    “可以说初战告捷,完成战略规划,大涨我军士气...”

    “太史慈攻下了武要?”听此消息,众人反应不一,贾诩逢纪心无波澜,好似早有预料。

    臧霸面无表情,虽然看不惯,但对其能力还是很佩服的。

    而阎柔与王雄这些朝廷边将,则面露惊色:“太史慈北来前后不过三日,便破了武关,看来其人果然不可小觑…”

    武要城内有鲜卑驻军五万人,更有慕容精锐铁骑三万众,太史慈能在短时日内便攻破关隘,可见其中强悍。

    至少这些常年驻守北方的边将,自问没有太史慈那样的魄力。

    众人将破关之功安在了太史慈头上,然而他们却不知,其中战事大都是匈奴人在流血牺牲。

    若是众人明白前因后果,估计又是另一番场景了…

    李信将众人反应看在眼里,先是鼓舞一番士气,让众将知道鲜卑人没什么好怕的。

    然后他话音一转道:“然鲜卑势众,驻留关外与我军僵持,铁了心的要我等死耗到底!”

    “鲜卑人家大业大,底蕴深厚,不惧消耗,我军却不能再此徒耗下去…”

    “大军北上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粮草物资是天文数字,仅凭并州贫瘠之地,不足以支撑我等僵持...”

    如今幽州新平,河套新政初见成效,此番大战,夏军则是就近从并州各郡县,征调民夫物资。

    而并州在册人口不过九十多万,加上积贫已久,供给北方十几万大军消耗,这么看确实有些吃力。

    当然夏军真正的情况外人自然不知,王雄阎柔这些边军将领久居北地,对并州的情况多少是有所了解的。

    他们结合其中种种,以及往日里的固有印象,还真信以为真了。

    所以当王雄听到李信一番言论后,也表示认同道:“不错,以并州之力确实不足以长期供给北部战事,当速战速决...”

    “虽不知鲜卑人为何不愿退兵,但既然他们不识时务,那就把这些胡人打痛打残,让其不敢在南下劫掠...”

    边军将士与鲜卑人接触最多,对胡人没啥好感,这些人绝对是杀敌积极的主战派。

    看到这里,李信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向一旁使了个眼色:“文和,汝将作战规划与众人言!”

    “主公!”贾诩踱步出列,向众人拱手见礼后,直言道:“鲜卑人底蕴深厚,不惧消耗,加上长城多地要塞陷落,而北地边境连绵数千里,若处处设防还不如不防…”

    “所以主公欲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然后集重兵于武皋武要等,有利于我军之地…”

    “与敌人大战几场甚至决战,将鲜卑各部兵力吸引至中段关外,这样才能将战争的主动权握在手中…”

    战线的长短是相对的,幽并边境连绵上千里,如果一味的防守自然吃亏。

    但夏军若主动出击,战线过长对于鲜卑人来说,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夏军各部将领不畏惧战争,即使面对北方霸主同样不露怯色。

    像臧霸徐晃太史慈这些将领都是一路打过来的,大小战事数十场,自然不会一味龟缩。

    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虽说有很大风险,但是战争哪里没有危险,如果因为畏惧而不敢战,那就只能被动挨打。

    而贾诩正是知道军中将领的秉性,再加上主公也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才针对性的提做出了新的战略规划。

    贾诩顿了顿,接着道:“主公已下令太史将军率狼骑出关北上,沿途袭扰鲜卑后勤!”

    “同时歼灭其游离在外围的部族耳目,给和连大营施加压力,若其能将东部魁头主力引至中段…”

    “待徐晃军团到来,到时合兵北上,多路出击,未尝不能歼灭一部...”

    战略复杂,简单总结下来就是主动出击,让太史慈狼骑出关骚扰敌军后勤,剪除外鲜卑围兵力,然后武皋城内大军进攻鲜卑大寨,向和连施加压力。

    若和连顶不住伤亡或者其他原因,调魁头东部汇合,而夏军可以趁机半道截杀寻求决战。

    若胜,则东部魁头退兵,牵一发而动全身鲜卑此次会盟不了了之。

    若败,这一点就不好说了,到时可能会放弃长城以北,战略收缩…

    鲜卑人中西二部与王庭汇聚武皋城关,有利有弊,利就是力量集中兵势强盛,以点破面,避免被夏军寻到机会逐个击破的同时,还能以势压人。

    弊端就是力量集中的同时,却放弃了多地战线突破的优势,一点不破,则局势不明。

    相对来说,无疑分兵更有优势,至于鲜卑人为何放弃兵力优势而不用,这一点不但李信费解。

    就连时代智者五毒谋士贾诩,暂时也搞不大明了,只能感叹和连的无可救药...

    有这等蠢货领导的鲜卑,纵使占据草原大漠,纵使有兵百万众,领地千万里,亦不足为惧…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