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刚中状元,大周要亡了? > 第9章 得头筹,名画到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迁走了,带着他的不甘和怨恨,但并没有人在意,除了始作俑者杨临。

    杨临知道他刚读的是首反诗,但大周没有文字狱,上头最多就给你穿小鞋。

    反正他都已经被贬到流放之地了,还有啥好怕的。

    “好,好诗!”

    司马文一马当先,看着杨临眼冒金星。

    “杨兄不愧状元之才,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却十分深刻,发人深省。”

    顿了顿,司马文忽然露出有些哀伤的神色,走到凉亭中间。

    “大周共十三州,北至代州,南至越州,西至蜀州,东至吴洲,我都去过,所见所闻正如杨兄诗中所言。

    许多百姓辛苦种满了田地,到头来饭都吃不饱,更有甚者为了一口吃的,不仅卖了田地,还卖儿卖女。”

    司马文的话就像平地惊雷。

    震惊了这些平日里只会舞文弄墨,恃才傲物,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子才女们。

    “岂有此理,当地官员竟如此无能!”

    “百姓的粮食去哪了?莫非让官吏豪绅占了去?”

    “若将来我等出仕,定要为百姓讨个公道!”

    “……”

    看着一个个义愤填膺的人才,杨临差点笑出声来。

    宝子们,百姓的粮食都在你们家粮仓里屯着呢!

    现在你们是年轻气盛,情绪被调动了而已,过了今天,估计还是该干嘛干嘛。

    事实上,杨临小看了他今天的这番言论。

    一只看不见的蝴蝶已经悄然振动起翅膀。

    后面的讨论杨临就没有听了,自顾自的在那吃东西喝茶。

    宫女又给他上了两盘不知名,但看起来很有食欲的糕点,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这盘比别人的都要多。

    不多时,第一场作诗结束,杨临胜出。

    打了个嗝,摸了摸浑圆的肚皮,杨临心满意足地离开座位。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弯月挂上枝头。

    湖岸边点起了不少的灯火,将整个岸上照得光彩明亮。

    “灯船来了!”

    有人惊呼一声。

    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大楼船,有上下两层,上面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看样子容纳几十人不是问题。

    杨临不由得惊叹,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还是可以的啊。

    不知道海船技术怎么样,楚州临海,以后自己肯定要把海船搞起来的。

    船只靠岸,众人都在等着长公主先上船。

    只见长公主迈着盈盈碎步,来到杨临身前。

    “杨状元,可否同本宫一起登船?”

    长公主的桃花眸子弯成了月牙状。

    “荣幸之至,先前还未谢过殿下的带路之恩,殿下请。”

    杨临很绅士得做出了请的动作,待长公主先踏上舷梯后,才跟了上去。

    这一幕看得其他人眼红不已。

    之前坐杨临隔壁,还跟他说过话的公子哥,一手搭上了冯玉麟的肩膀。

    “冯兄,我们认识长公主这么久,都没用正眼看过我们,流放状元一来就能和长公主一同登船,你气不气?”

    冯玉麟回头看他了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能不气吗?这小子敢当街羞辱我妹妹,要不是公主在这,看我不打他一顿!第二场诗会,决不能让他胜出!”

    冯玉麟乃长公主的头号追求者,他老爹是文信侯,论家世他也算配得上。

    跟在长公主后面,其实杨临心里很不是滋味。

    眼前的女子估计也就十七八岁,在蓝星还是读高二高三。

    本来这个年纪本早应出嫁了,但刚才听别人说起,长公主之前因母妃去世,导致婚事一直搁置,直到现在要被当成玩物送给异族。

    有宋朝的前车之鉴,杨临知道,眼前的女子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那将比下地狱还要残忍!

    “杨状元似乎有心事?”

    到了船上,长公主忽然停下脚步,回过身来面对杨临。

    “呃……没,没什么,只是在想长公主第二题会出什么。”

    杨临随口应付了过去。

    “等会儿杨状元就知道了。”

    长公主留下一句后,先一步走上二楼的台阶。

    很快所有人都上了船,杨临发现船上没有准备糕点,只有水果和茶酒。

    湖面上的风凉飕飕的,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鱼腥味,吹在身上扫清了一身疲惫。

    不得不说还得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会享受。

    泛舟、吟诗、赏月、品茗。

    一个字,绝。

    可惜没有鱼竿。

    灯船开动,缓缓朝着湖中心驶去。

    “本宫不日便要离开京城,所以第二道题,就以送别为题,望能得一佳作,也好在路上有个念想。”

    长公主神色有些没落,不经意间又抓了一把樱桃。

    话音落下,才子才女们先是一阵议论,紧接着开始冥思苦想。

    送别诗相对于山水诗来说,会更难一些,因为它需要写“情”,恰到好处的“情”。

    送别?

    杨临眉头一挑,突然有想唱歌的想法。

    真要是把“长亭外,古道边”唱出来,估计得唱哭他们。

    不过现在唱并不应景,一没有长亭,二没有古道,三没有芳草。

    是不太合适。

    见已经过了一刻钟,杨临还在沉默,冯玉麟与那个公子哥暗自窃喜。

    小子,终于难住你了吧!

    正当他们想要作诗时,杨临却突然先一步开口。

    “殿下,在下这首诗名为,寄明月送长公主北行。”

    杨临清了清嗓音,独望明月,背对众生。

    “桃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佳人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卿直到燕州西。”

    一首诗读完,全场再次安静。

    杨临很紧张,这首诗仙的诗被他魔改了,不知道能不能行。

    “李白大哥,我十万两的画就靠你了,成功了给你烧点版权费!”

    然而令杨临没想到的是,在座的无一不用看怪胎的眼神看他。

    仿佛在用眼睛说:

    什么时候作诗这么简单了,这不是应该反复推敲琢磨的吗?

    还有不是说今年的状元是皇上随便点的吗,是浪得虚名的吗?

    怎么一上来就这么强?相比之下,同为一甲的探花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探花是丞相的远亲后辈,要说浪得虚名,这位更是。

    “妙!妙!妙!”

    早已被杨临折服的国子监郭先生,连说了三个妙字。

    好像翻译员一般,开始分析杨临的诗。

    “在桃花落尽,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佳人要经过五溪。杨状元郎作得妙呀,现在正值暮春,桃花散落,子规鸣叫,而中州与燕州之间,正好有五条溪流合并称之为五溪。”

    郭先生说到一半,轻轻抚摸着胡须,看了眼一旁的翰林院白先生。

    白先生会意,眯着眼接着说道: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燕州以西。杨状元所意,人终有别,但寄托了我之心思的明月,能一直相伴你左右,如此,即便不在身旁,也胜似相随相伴。妙!”

    “嘶——”

    才子才女们均倒吸一口凉气,这首诗,写得也太好了!

    不仅应景,还应情。

    在众人还沉浸其中时,公子哥狂拉冯玉麟的衣袖。

    “冯兄,你不是作好了吗,快读啊!”

    “我作你妹呀!”

    冯玉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要给他一个月时间琢磨还好,临时做的诗实在惨不忍睹。

    在杨临之后读出来,岂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果然之后出现的几首诗都非常一般。

    直到确定没有人再作了之后,长公主宣布今日诗会,由杨临胜出。

    那幅唐辰的龙凤图也到了杨临手中。

    长公主让杨临把诗写在了纸上,收好后,对众人说道:

    “诗会头筹已出,本宫还有要事在身,便先行一步,诸位可先抄录诗句,等船只靠岸。”

    说完,长公主就登上了一艘早就候在一旁的小乌篷船。

    “恭送长公主殿下!”

    众人异口同声,纷纷行礼。

    唯有杨临,抱着装有画的木匣,做出了要跳上乌篷船的动作。

    “殿下,我也有事,能否搭个便船啊?”喜欢我刚中状元,大周要亡了?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