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88章 就封你个齐天大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廷是有一部分铁矿,属于官方开采。

    但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还是给民间开采。

    日常没什么关系,一但急用,就要从民间购买。

    而那些铁矿,也不是你想开采就开采的,朝廷也是下发了开采公文的,你没这公文就属于私自开采。

    但能拿到这些公文的,肯定不是普通人,都是世家大族们。

    而梁师都之战后,按理说不该这么高的铁矿价格才对。

    但因为李世民在朝会表露出,想和突厥开战的态度,这些世家们就看到了这背后的巨大利益。

    这才导致了铁矿价格一直在增加。

    张路就向皇上出主意,想打压铁矿价格。

    他的办法就是收铁矿商税,只要而且是按照涨价幅度来征收,只要价格回到去年的价格,就不征收了。

    本来李世民是不想采纳的,因为李世民自己就是世家大族出身。

    知道这些铁矿背后,都是各种利益纠缠。

    自己还不想这么快,就让更多人起来反对朝廷。

    张路这个书呆子,自己以为这样就能压制铁矿涨价。

    但李世民不是这样的傻子,你加税,人家就加价,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是后来被李恪气疯了,非得想办法让逆子就范。

    不让逆子,让出厂房未来的利益不行。

    这也是李恪自找的,本来李世民都没打算要了。

    是他非要用李世民内帑,给自己的厂房造蒸汽器械。

    李世民不仅下令,工部不准再给蜀王造任何东西。

    还要求李恪自己想办法弄好,皇宫需要的器械。

    李世民觉得,如今铁矿价格这么高。

    那么李恪自己,去找民间制作的成本肯定会高。

    而且,李世民只让张路管长安东西市场,最多就是在长安一带折腾。

    不至于波及全国的铁矿,到时候就算出了什么大乱子,也能甩锅给张路。

    本来就是张路,他自己提出的这个方案。

    而且,李世民知道张路上次吃的亏。

    李世民还给了张路一个权力,他可以自己招募官兵帮忙。

    为了让张路能有和逆子李恪较量的本钱,还专门给张路弄了个京市监。

    类似于李恪的蜀王府一样,也允许张路自己招人。

    就在李世民出了这个诏书后,马上被御史周元方上奏。

    为什么一边裁减官员,一边还又建立新的衙门招人?

    这不是朝令夕改吗?

    户部尚书也上书,请求撤掉这个新衙门。

    因为他好不容易,省去一大堆的官员开支。

    又建立新的衙门,到时候又是一大堆官员。

    那前面省掉的开支,不就又回来了?

    而且“监”其实是和六部平行的,六部只有协调权,没有管理权。

    哪怕是工部的温大雅,当初也是听取了少府监的意见,这才没放马师傅离开。

    不然,他有个工部尚书,三品大员,没必要关注一个工匠的去留。

    六部之所以能管理到“监”,是因为这些“监”的主官,都是六部的官员,这才能显得六部比“监”大。

    当初“监”的产生,也是皇帝自己的意愿。

    比如隋炀帝时期,为什么十多个监,就是因为六部都是世家门阀的人。

    隋炀帝设立那么多“监”,职权都是和六部差不多,用的都是太监们或者自己的心腹。

    以管工匠的少府监为例,一把手就叫少府监,副手叫少府少监。

    但是很多人为了区别,就把一把手叫做少府太监,副手叫做少府少监。

    太监的称呼也就这么来了。

    所以,“监”机构,其实就是皇帝自己设立的内部机构。

    李世民给张路新立一个京市监,本来是打算绕过朝廷讨论的。

    没想到,反而还让这么多人反对,觉得李世民飘了。

    魏征更是写奏书,骂李世民学昏君。

    李世民就又加了个,京市监的人没有品级,而且经费自凑。

    李世民以为,这样就能少了麻烦。

    但其实,京市监的人看似地位低下,实际却给了张路无限大的权力。

    这样,张路就能随便拉人,谁都能进京市监,反正没品,经费自凑。

    薛世良和牛芳裕,就是最早加入的。

    他们的热情,连张路都没想到,不仅自己来,还不要钱。

    薛世良两人看来,这机构就是皇帝专门弄来给张路立功的。

    谁不知道张路是皇帝,在显德殿亲自点的官。

    一个金部司员外郎,

    还又给了个京市监机构。

    这都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

    和他有想法的不在少数,但很多人并没有加入,而是选择观望。

    张路说到底,就是个穷书生出身,还才是员外郎而已。

    只有薛世良这样的人,才会自降身份。

    吴王府。

    张路说到底,还是吴王的人。

    自己升官了,还想着回来向吴王说一声。

    吴王也没想到,这才一个月就升官了,觉得这小子有点能耐。

    而张路来吴王府,主要还是想向吴王借点钱。

    因为皇上不给钱,不给品级,还让他自己招人组建。

    张路只好来找吴王帮忙,希望吴王伸出援手。

    但吴王本来是想着,让张路对付李恪,自己好渔翁得利。

    现在让自己出钱,吴王就有点不大乐意。

    但吴王没脑子,不代表身边人没脑子。

    司马站出来劝吴王,这是一个借机赚钱的好机会。

    因为张路是专门管市场的,这样岂不是,长安的市场都是他说了算?

    吴王眼前一亮,他也知道怎么办了。

    第二天,全长安都知道了铁矿加税的消息。

    一天的时间,整个长安卖铁矿的店铺都涨价。

    卖原材料的都涨价了,那些铁匠铺打铁的也跟着涨价。

    铁器都这么贵了,老百姓更不乐意买了。

    张路这么打压铁矿,那些卖铁矿的也不能坐视不理。

    一时间,参张路的奏书成堆成堆的往李世民那里去。

    还好李世民有先见之明,提前告诉王德,但凡是参张路的都放一边不看。

    这本来就是李世民弄出来的,他才不会受这个罪。

    而李恪那里,也确实收到了影响。

    本来李恪是想着,反正自己现在都建好了炼钢的厂房,大不了自己来。

    但因为张路的骚操作,导致了铁矿价格翻三倍,自己买铁矿都觉得肉疼。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