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64章 木氏木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咳咳”

    储秀宫,西暖阁内,站在中央的翰林院学士刘?,轻轻咳了两声,清了清嗓门。

    每次都是这样,面对勤政好学,励精图治的朱皇帝,他们这些随从,就得讲解半天,嗓子发干冒烟。

    所以说,有时候,朱皇帝在后宫睡女人,反而是好事,侍从室就能少一点任务。

    “当然了”

    “丽江木氏,能有今日的实力,离不开木懿的老子木增”

    “这个木增,是上一代的土知府,应该也是丽江十四代土知府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没错,任何一个强横的势力,都离不开历代的积蓄。

    特别是土司,世袭几百上千年,经过历代的发展,到了王朝末世的时候,就能快速扩张大发展。

    丽江土司官木懿,胆敢对抗大明王朝,也是他老子的功劳,积蓄了大量的实力。

    “据礼部和云南布政使的记载”

    “木增在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木青,就因病去世了”

    “按照惯例,身为嫡长子的木增,就继承了丽江土知府”

    “那时候,木青刚刚去世不久,就有滇北的土司,犯上作乱,兵峰一度杀到了丽江城”

    “迫不得已,年仅11岁的木增,就亲自挂帅,出兵镇压叛乱,巩固了木氏在滇北的统治”

    “万历年间,青藏高原的外藩,屡次犯北疆边境,也是木增率兵反击,击退藏人的侵扰”

    “所以说,这个木增土官,也算是战功赫赫了”

    “那时候的朝廷,也按照惯例,先后册封其为云南、广西和四川的布政使司右参政”

    “到了崇祯十七年,因功升任云南的左布政使,晋太仆寺卿,位列九卿”

    哔哩吧啦的,刘?又说了一大堆,关于丽江木氏,上一代土司官。

    没错,这个木增,战功赫赫,才是真正的厉害人物。

    11岁就死了老子,接任了丽江土司官,成为了木氏家族的话事人。

    一个年仅11岁的娃娃,刚刚继承家业,就敢领兵亲征,干掉叛乱的土司。

    此后的几十年,战力不凡的木增,更是打败边境的藏人,立下无数的功勋。

    因此,得到大明朝廷的封赏,分别做过云贵川的布政使参政。

    尤其是,到了崇祯年间,天下崩溃,九州大乱,大明中央朝廷,更需要土司出力,维持川滇黔的稳定。

    于是,木增又升官了,做了云南的布政使,太仆寺卿,正二品的大官。

    “呵呵”

    “厉害啊”

    “了不得的木增,朕倒是第一次听说”

    “这要是生在中原,了不得啊,又是一方豪强霸主啊”

    “嗯”

    “这就对的上了”

    “难怪这个木懿,胆敢要布政使,五寺九卿,原来是有旧例的”

    “不过,都是一个样,都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完刘?的讲解后,惊愕了一下,感慨了几句,认同这个木增,还是蛮厉害的。

    了不得啊,11岁就能亲自挂帅,打败了叛乱的土司。

    后面的几十年,又屡次率兵,打退侵犯边境的北方藏人。

    这也就是在丽江啊,土司土王八,一个山旮旯的地方,丁口钱粮,严重不足而已。

    如果是换一个更开阔的地方,在中原某个州府,说不定就起势了,成为一方豪强霸主。

    同时,这也是那个木懿,为啥敢开口要官职了,原来是想效仿他老子。

    其实,怪不得朱皇帝,前世的他,不大喜欢看电视剧。

    后世有一部电视,叫木府风云的,剧情就是丽江木府土司,猪脚就是这个木增,女主还是个高丽棒子。

    “是的”

    “这个木增,去世以前,威望隆重”

    “在整个滇北地区,被人称之为丽江王,木天王,也被藏人达赖,封为法王的尊称”

    感受到朱皇帝的阴冷杀意,下面的刘?,咽了咽口水,低头拱手行礼,赶紧继续说下去。

    他要把自己知道的,尽快说完了,免得让朱皇帝误会,又要下旨赶尽杀绝。

    “据礼部记载”

    “丽江木氏十四代土司官,至少有十二位,曾进京面圣,进贡了十九次”

    “嘉靖年间,朝廷修缮宫殿,木氏贡献5千多两纹银”

    “万历年间,辽东战事频发,木氏再次进贡纹银2万两,用于军队的粮饷开支”

    “天启年间,天下战事更多,木氏进贡纹银一千两,用于军队阵亡将士的抚恤”

    “大明朝廷,三百年来,屡次在大西南用兵,木氏也是积极参与,出人出钱出力”

    “再有,木氏有祖训”

    “凡是木氏子孙,接受朝廷封赐的官职,拓守边城,不可动摇、叛乱,以致给中央王朝造成忧患”

    “凡是木氏子孙,要遵照朝廷世代相传的规矩,不能紊淆变乱,败坏木氏家族的家训传统”

    “木府的门匾上,甚至挂着诚心报国,崇德仁政的匾额,以示木氏的忠臣”

    哔哩吧啦的,刘?又是说了一大堆,话里话外的意思,丽江木氏,还是蛮不错的。

    丽江木氏,有过祖训的,依靠中原王朝,接受朝廷的册封,不得阴谋叛乱,为祸滇北国土。

    大明从开国,到天启年间,丽江木氏土司,都是对中央朝廷,非常的恭敬顺从。

    朝廷有难的时候,丽江木府,也会捐献钱粮,用于朝廷的征伐粮饷。

    大西南土司动乱的时候,滇北木氏,更是出人出力,积极参与朝廷的平叛,否则木增也不会得到那么多官职。

    “呵呵”

    “丽江王,法王,木天王”

    “刘学士,你是翰林院的学士啊,可别被蒙蔽了”

    “现在,是丽江木氏,要抵抗朝廷大军,千万不可屁股坐歪了”

    上面的朱皇帝,瞥了一眼刘?,呵呵一笑,点拨了他几句,别屁股坐歪了。

    他的侍从室,都是一群小年轻,大部分都是20到25岁,资历浅,更是谈不上威望二字。

    唯一的总负责人,也就是下面的翰林院学士刘?,差不多35岁左右。

    所以,朱皇帝不希望,这个侍从室,能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左右朝局的大是大非上。

    这方面的观点,朱皇帝认为,有朝廷六部就够了,那帮人才是真正的老学究,经验丰富的很。

    “朕问你啊”

    “丽江木氏,进京面圣,朝贡朝廷,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对吧”

    “那都是天启年间,以前的事情了,之后还有吗?”

    “朕要是没猜错的话”

    “先帝入大西南的时候,那个木增应该就不在了,真正的掌权人,应该就是这个木懿”

    老辣的朱皇帝,两世为人,可不会被刘?糊弄了,直截了当的开始质问。

    丽江木氏,千里赶赴京城,入宫面圣,朝贡粮饷,那都是以前的事情,猴年马月了。

    朱皇帝听了半天,也就回过味来了,以前的事情,根本不能作数的。

    否则的话,现在的丽江木氏,也不会抵抗朝廷,抗拒大西南的土司大整改。

    一朝天子一朝臣,土司土鳖采用世袭制,也是土皇帝一个,每一任对朝廷的态度,也是不一样啊。

    “朕再问你啊”

    “这个木懿,可有来昆明府,入宫面圣,或是输送粮饷,出兵资助朝廷,反击满清鞑子?”

    “再有,刚刚说的沙普之乱,朕听了半天”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朝廷征调的土司,都是元江龙氏那氏,宁州禄氏,阿迷州普氏”

    “川滇黔的土司,阴谋叛乱自立,霍乱了大西南几十年,可有丽江木氏的影子?”

    老辣的朱皇帝,洞悉世事,看着略微尴尬的刘?,继续反问中。

    如果这个丽江木氏,真的是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忠贞不渝。

    那很简单啊,永历朝廷,鼎砥大西南,十几年了,一直就在云贵两省。

    可是呢,这个丽江木氏,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更别提什么入昆明府,求见朱由榔了。

    以前,从滇北山区,千里迢迢的,赶赴大明京城,就是为了面圣表忠心。

    现在的大明朝廷,就在昆明府啊,这么近的距离,反而不愿意来了。

    更何况,明末的时候,大西南的土司,祸乱几十年,到处都是反贼,也没见丽江木氏,出兵参与平叛啊。

    “朕告诉你吧”

    “这个丽江木氏,之前的恭顺,屡次入京面圣,进贡朝廷赋税”

    “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实力犹存,军队还是很能打的,他们才有畏惧之心”

    “崇祯末年,弘光帝,隆武帝,邵武帝,甚至在昆明的先帝,木氏可有什么入宫面圣?”

    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稳如泰山,看着踌躇的刘?,点了点头,继续用言语敲打他。

    看事不能看表面,丽江木氏,前面的两百年,恭顺敬畏,那是有原因的。

    再怎么说,他们这些土王八,也是接受朝廷的册封,才能坐稳自己的土皇帝。

    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即便是到了万历末年,大明的军队,也是很能打的。

    就像那个萨尔浒之战,浑河之战,建州鞑子,即便是赢了,也是伤亡不小,损失惨重。

    因为明军战斗力不错,不是崇祯十七年的军队,一触即溃,猪突狼奔。

    所以说,木氏前面的恭顺,刚好印证了,后面的跋扈和土皇帝,风吹两边倒。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