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421章 原始积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吃晚饭时,嬴政都在沉浸在思考里。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还会干出什么蠢事来?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造反,能在短时间内席卷近半个天下,这绝对不止是他们两个反叛者的单方面力量,背后是整个唐朝许多问题的集中爆发。

    唐朝开国时,唐太宗肯定也不会想到,当时在他看来完美的制度,会在未来有那么大的祸患。

    那寡人自己的大秦呢?

    李缘说过,制度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改革永不停止、随着时间而做出变化,王朝才能延续得更久。

    后世的经验不可能全部照搬,其他朝代的也只能做个参考,大秦能在未来做好吗?

    一侧。

    看着嬴政拿着筷子盯着面前的餐食陷入沉默,王后熊栀瞄了眼正在大吃特吃的李缘。

    貌似大王有好几次都是这样。

    和国师待了大半天之后都会陷入这种近乎魔怔的情况……

    他们俩究竟谈了什么?

    “母后,我吃完了。”

    身边,扶苏放下碗筷,对着熊栀说了一声后就看向了李缘:“国师,积木我拼完了!”

    李缘嘴里还叼着一个卤味鸡爪,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扶苏说的什么。

    是自己去年给他的那个大型航母模型。

    “拼完了?你确定?”

    “嗯!”

    “除了蒙恬还有谁帮你了吗?”

    “没有了。”

    吃完饭后,他带着扶苏去了太子宫。

    一个一米多的航母模型在大殿内摆放着,周围多出来了一堆零件……

    等等!

    多出来的?

    李缘走了过去,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都是一些哪怕不装在航母上也看不出太大影响的小零件,比如可倒桅杆。

    “为什么这些不装上?”

    “我们觉得这个没必要。”扶苏走过来,鼓起勇气说道。

    李缘没反对,在不熟悉航母的扶苏和蒙恬看来,有些东西装上去确实没必要;他中学时第一次看到航母时,他也曾奇怪为什么航母前面会有两排棍子?

    “国师,你当初说我拼成功了有奖励的!这算成功吗?”

    “虽然少拼了一些,但也算你过关了。”李缘看向他:“你想要什么奖励?”

    扶苏跑到一旁的一间偏殿里。

    这里面全是李缘送给他的玩具,被分门别类的放了好几个房间,还没放满。

    李缘疑惑的跟来,看到扶苏拖出来了一个小单车——后轮旁有两个辅助轮维持平衡的那种。

    “我想把这两个小的轮子给去掉,再要一个大的。”扶苏说:“我不需要这两个小轮子啦!”

    “可你弟弟妹妹需要,你可以给你弟弟妹妹们。”

    “我给他们打造了两个,就让宫里的工匠。”扶苏说:“我也是打算把这两个小轮子拆下来装到他们的小车上,因为我觉得国师你打造的东西,比工匠的好。”

    用木头和少部分金属,复刻出这样的单车不成问题。

    但李缘疑惑的是,扶苏既然都可以让工匠给他弟弟妹妹们复刻了,为什么不直接拆?

    “我怕弄坏它。”

    扶苏看向这个塑料单车的眼神中有着止不住的喜爱:“这是个宝贝,弄坏了就是我的过错了。”

    李缘欲言又止。

    要是历史上的那个你有现在这股小心谨慎的劲该多好啊,哪至于连消息真伪都不确定就……

    虽然这个扶苏已经被他教得慢慢变好了,可一想到历史上那个……算了。

    “这个只是小条件,你还有什么要的吗?”

    扶苏想了想,摇了摇头。

    “国师你看着给就行,最好是能和那艘船一样好几个人一起玩的。”

    “你觉得那积木怎么样?”

    “很好呀!”

    “那我再送你一个难十倍的大家伙如何?”

    扶苏:“……”

    ……

    汉中郡。

    这里是此时秦国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区域范围内到各边界距离最为均衡的位置。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汉中郡南部几乎还是秦国的边界。

    在司马错入蜀、秦国将巴蜀之地也纳入版图后,汉中郡才变为了内陆地区。

    可即便是内陆地区,这里的交通依旧不太方便。

    理由也很简单,地形太复杂、道路太难。

    如今,随着秦国科学院带来的一些新技术,秦人似乎打算从这里挑战一下自然。

    试图造一条通往蜀郡的水泥道路。

    在以前,从这里进蜀地的道路崎岖难行,有些地方甚至只有栈道。

    所以当道路基建计划下发到汉中郡时,汉中郡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们,其实是有些难受的。

    这还能怎么修?

    难不成把山炸了?

    “对,就把山炸了!”

    一条主干道在一座山面前戛然而止,只有山峰上的一条两人宽的小路通往山那边的蜀地。

    而在主干道尽头,一个科学院来的研究员正斩钉截铁的对着面前的人说道。

    “拓宽靠人力挖是不够的,那样要挖掉的土石太多了,运输也是大问题,还有危险,一旦搞不好堵塞道路还要多加工程。”他说:“我的计划是,以道路内沿为准,把道路下方的山体整体炸掉一部分,哪怕炸掉半座山都行!”

    “你疯了吧?”

    随行前来的工局局长一脸震惊:“动用火药开山先不说效果怎么样,军队也不会答应的!”

    “是啊,这难度太大了,还不如选邻县那条路呢,那有现成的栈道,我们直接用水泥和钢筋加固造桥还好一些。”

    “炸山,太疯狂了,大不了就用匈奴奴隶嘛!”

    “……”

    同行的人里没人同意他的意见。

    因为如果只是这一座山,那用火药开路炸山拓路也没什么。

    但他们的任务是要为接下来通往蜀郡的道路做一个整体方案,可这一路上的山多了去了,难不成一路炸过去?

    看到同伴们反应这么大,那个研究员一副为难的表情。

    “既然这样,我还有一个方案。”

    “在山内挖一个洞出来,就如同矿山里面那些矿洞一样,只是我们用水泥做顶来加固。”

    “这样需要少量火药,水泥的量就大一些,其余的可以用人力解决。”

    “就是……花费可能也大了点。”

    众人沉默了下来。

    经过一番探讨后,他们隐约觉得,这个方案和上一个炸山的方案各有优缺点。

    但两者也有一个共同点——花销极大。

    当众人将对这条路的规划做成计划书上报之后,汉中郡郡守看着面前的几份文件,一时间感觉有些心脏疼。

    不仅是一个计划,而是好几支同时派出去勘察道路的小队,提交上来的计划全都是‘超级工程。

    要么炸山、要么开隧道,甚至还有架桥、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然后用船的……

    而与此同时。

    和他有同样烦恼的,还有蜀郡、巴郡、黔中郡等等好几个郡守。

    凡是地形复杂的郡,技术人员在面对需要修路的情况时,提交上来的计划一律都很大、很疯狂。

    对此,李缘在听取了廷会的报告后,很是平静。

    “这很正常嘛,有了水泥、火药,人们在思想上也大爆发了,大想着一步登天,思想跃进一点,没有错。”

    面对李斯的欲言又止,李缘接着说:“当然,我们不能错。”

    “我的态度是:直接回复各郡郡守,如果这个度都把握不好,那就别干了。”

    “一郡郡守,居然连这点理智都没有?”

    其实那些郡守不是没有理智。

    他们当然也知道,底下那些技术人员提交上来的方案太过离谱;只是他们想着借此来试探下咸阳的态度,看有没有可能真的通过。

    不需要完全通过,只要咸阳同意了某一个方案、哪怕有些改变,他们也能从这当中看出咸阳对地方各郡的宽容范围。

    这对于各郡的工作计划有很大帮助。

    “是有人觉得之前给咸阳交的计划太难了?”李缘坐在国师府的躺椅上,语气漫不经心。

    “估计是。”李斯说:“臣接到密信,有些地方的水泥原料都快不够了。”

    李缘暂时没说话,他在想政哥是什么意思。

    让李斯来向自己汇报这个问题,李斯又说原料不够……

    怕不是要我去找原料?

    “你先去前厅等一会,我找张苍拿点资料。”

    他想不出来,干脆不想了。

    直接问张苍不好吗?

    然后张苍给了他一个无语至极的回答:“大王是觉得您太闲了,该动一动了。”

    “……”

    于是接下来,李缘上午去太子宫教扶苏,下午去科学院或者一些工厂视察。

    当官员们都对国师突然而来的勤政感到疑惑时,李缘却再次闭关了。

    而且一闭关就是一月。

    这一月内,秦国各地依旧在按照廷会制定的计划稳步发展。

    资源开采,农闲带来的工厂扩张,各地的基建推进,六国的商铺向更多的城市下沉——这只是个幌子,实际只是秦国为了借商铺之名发展影响力而已。

    而且随着许多民间商行的兴起、工厂的开工,匈奴人开始大规模进入秦国境内。

    但这一次,他们是被那些民间商人招来打工的。

    找秦人太贵了,朝廷给工人规定了最低工钱、加班还要多发钱,一旦发现违法商人直接没收所有财产,本人和家人全部拉去挖矿。

    一月内,已经有七十多个民间商人倒在这上面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秦国贵族们的亲戚或白手套。

    或许这也有咸阳想要打击传统贵族势力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有些贵族官员也因此向咸阳提过与此事相关的意见,但回复他的不是廷会,而是嬴政。

    【保证工人权益、让大秦百姓按劳得钱,这是寡人和国师写进大秦律法里的,商人们违法在先、无良欺压百姓在后,合该有此惩罚!】

    与嬴政的亲笔回信一同去的,还有玄衣卫的调查组。

    针对那个官员及其家族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让那个向咸阳提出过意见的官员从副郡守降到了县令。

    李缘和嬴政说过,社会发展必然会带来阶层欺压问题。

    若不在一开始就严厉处置,一旦有发展机会、哪怕是因某些经济情况或者国策试图缓和,那些通过欺压他人获得收益的人一定会愈演愈烈,直至将整个秦国拉入到一个改正不过来的不良风气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